【聤耳概述】
聤耳,是指耳内流出脓性分泌物的症状和体征。多因肝胆火热、脾虚湿困、肾阴亏虚所引起。本症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之为“聤耳”。历代医家按脓的颜色不同而命名,如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第八册》云:“曰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有风耳毒,常出红脓;有缠耳、常出白脓;有耳疳、生疮臭秽;有震耳,耳内虚鸣、常出清脓。”《冯氏锦囊秘录》将清脓称“囊耳”。《医宗金鉴》又将红脓称“风耳”。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
【症状】
(1)肝胆火热:发作急骤,耳部胀痛剧烈,脓出痛减,流脓较多,色黄质稠,伴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发热,口苦,咽干,急燥易怒,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2)脾虚湿困:耳内流脓,量多,质清稀,日久不愈。伴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无力。
(3)肾阴亏虚:耳内流脓,时作时止,缠绵不愈,脓液有秽臭味,混有豆渣样物。伴头晕,耳鸣,耳聋,腰痠乏力,面色潮红,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胆火热:外感六淫失治,火热炽盛,内传肝胆,循经上扰耳窍,灼烁鼓膜,故耳部疼痛剧烈。热邪化血肉为腐,故流脓较多。发热、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皆为肝胆火热之象。
(2)脾虚湿困:脾虚失运则水湿内生,泛溢耳窍,流脓清稀,甚者如水样,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苔白腻、脉细弱,皆为脾虚湿困之象。
(3)肾阴亏虚: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犯耳窍,日久腐败成脓,脓液污浊或如豆腐渣样,味臭秽。肾虚而髓海不足,故头晕、耳鸣、耳聋。舌质红、苔薄,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头窍阴 | 52 | 30 | 双穴 |
翳风 | 48 | 30 | 双穴 | |
听宫 | 48 | 30 | 双穴 | |
第2天 | 行间 | 48 | 30 | 双穴 |
侠溪 | 48 | 30 | 双穴 | |
听会 | 48 | 30 | 双穴 |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太溪 | 48 | 30 | 双穴 | |
耳门 | 48 | 30 | 双穴 | |
第4天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阴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下关 | 48 | 30 | 双穴 |
注: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
【艾灸体会】
针灸治疗聤耳在未化脓前止痛、消炎的作用较好,若已化脓,虽疗程稍长,仍有较好疗效,可以促进炎症吸收。针灸前应清除外耳道脓性分泌物,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部分患者的病情与饮食有关,故对鱼虾等腥物,要适当少服或勿服
【穴位】下关穴
[定位] 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解剖] 当颧弓下缘,皮下有腮腺,为咬肌起始部;有面横动、静脉,最深层为上颌动、静脉;正当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最深层为下颌神经。
[主治]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歪斜。
[配伍] 配翳风治耳疾。
[刺灸法] 直刺0.5~1寸。
[附注] 足阳明、足少阳经交会穴。
1. 二味消毒散(《外科大成》卷一)
【药物组成】白矾、明雄黄。
【制法】上为末,茶清调化。
【用法】鹅翎蘸扫患处。
【功能】除湿止痒。
【主治】红肿痛痒流水;聤耳。
2. 干胭脂膏(《婴童百问》卷四)
【药物组成】干胭脂、白龙骨、白矾(煅)、白石脂(研)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枣,如枣核大。
【用法】以绵裹l丸,纳耳中,一日换叁次。
【功能】收湿生肌。
【主治】小儿聤耳,常出脓水不止。
3. 大黄散(《太平圣惠方》卷叁十六)
【药物组成】川大黄15g,黄连末7.5g,龙骨末7.5g。
【制法】上为末。
【用法】每用少许,绵裹纳耳中。
【功能】泻火燥湿,收敛生肌。
【主治】耳有恶疮,时流脓水。
4. 白龙散(《外科精义》卷下)
【药物组成】寒水石120g(烧半白,研),乌贼鱼骨(研)、滑石(研)各30g,硼砂9g,轻粉3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用于掺;耳中痛者,油调如煳,滴红于耳中。
【功能】生肌止痛。
【主治】聤耳;耳中猝然大痛。
5. 白龙散(《不知医必要》卷二)
【药物组成】枯矾1.2g,龙骨4.5g。
【制法】上为末。
【用法】先用绵杖搅净脓水,然后将药少许吹人,一日二叁次。
【功能】收湿生肌。
【主治】耳有脓水不干。
6. 白矾灰散(《太平圣惠方》卷叁十六)
【药物组成】白矾灰7.5g,白龙脑22.5g,乌贼鱼骨7.5g,蒲黄15g。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每次1.5g,纱布包裹,塞耳中,日叁易之。
【功能】解毒收湿。
【主治】聤耳出脓水,延久不愈。
7. 白矾灰散(《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药物组成】白矾灰、黄柏(锉)、乌贼鱼骨、龙骨各15g。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以绵缠柳杖,展去脓血尽,干掺药末于耳内,一日二叁次。
【功能】清热解毒,收湿止血。
【主治】小儿聤耳有脓血,疼痛不止。
8. 红玉散(《医级》卷八)
【药物组成】枯矾、黄丹各1.5g,水龙骨(即底老油灰)3g(煅,研),海螵蛸3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以绵梃子搅尽耳内脓水,用药少许,掺灌耳中,每日二次。勿令风入。
【功能】收湿敛疮。
【主治】聤耳流脓。
9. 红绵散(《普济方》卷五十五)
【药物组成】枯矾6g,胭脂1.5g,炉甘石(研)6g,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棉杖子缠缴耳中,令脓汁尽,别用棉杖子蘸药入耳,或干吹少许亦可。
【功能】祛湿生肌。
【主治】聤耳出脓及黄汁。
10. 红绵散(《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药物组成】枯矾、海螵蛸各3g,麝香少许,干胭脂1.5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先清洗耳中脓水,再用吹药管将药吹入耳中。
【功能】祛脓生肌。
【主治】聤耳有脓及黄水。
11. 红棉散(《寿世保元》卷六)
【药物组成】枯白矾1.5g,干胭脂粉0.75g,麝香少许,片脑0.3g,熟炉甘石1.5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先以绵杖子搌干脓水,另将鹅翎管子送药入耳底。
【功能】祛脓生肌。
【主治】聤耳生脓并流黄水。
12. 花胭脂丸(《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药物组成】花胭脂、白龙骨、白矾灰、白石脂各15g,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枣核大。
【用法】用时以绵裹1丸,纳入耳中,一日换叁次。
【功能】收湿生肌。
【主治】小儿聤耳,常出脓水,久不止者。
13. 吹耳散(《青囊秘传》)
【药物组成】功劳叶(烧炭)、枳壳(烧炭)、梅片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吹入耳中。
【功能】除湿清热。
【主治】耳中流脓。
14. 青矾散(《疡科选粹》卷叁)
【药物组成】枯矾3g,龙骨0.6g,黄丹0.6g,麝香0.09g。
【制法】上为末。
【用法】干掺。
【功能】收敛生肌。
【主治】脓耳。
15. 香矾散(《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药物组成】白矾、胆矾、红花各3g,麝香少许,蛇蜕1条(烧留性)。
【制法】上为细末,瓷瓶收贮。
【用法】先用新绵缠细箸头搌干耳中脓,然后挑药少许入耳中。次日用斡耳子擀去昨日药,再用上法,以愈为度。
【功能】祛风活血,燥湿解毒。
【主治】久患聤耳不愈,耳中有脓,时发痒痛。
16. 矾黄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药物组成】矾石(熬令汁枯)15g,雄黄7.5g。
【制法】上为极细末。
【用法】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干,却滴生麻油一二点入耳内,仍以绵杖子粘药末少许在耳内。不拘久近,只一二度愈。
【主治】耳内脓水,疼痛不止。
17. 珍奇散(《凡台玉案》卷六)
【药物组成】珍珠、炉甘石(煅)、紫草茸各9g,麝香、枯矾各0.6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次少许,吹耳内。
【功能】解毒燥湿,生肌敛疮。
【主治】耳疮并耳内流脓。
18. 香附散(《普济方》卷五十五)
【药物组成】香附子末9g,干胭脂3g,密陀僧3g,轻粉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用少许,吹入耳中。
【功能】收湿敛脓。
【主治】耳内有脓水不干。
19. 禹余粮丸(《太平圣惠方》卷叁十六)
【药物组成】禹余粮7.5g(烧,醋淬七遍),乌贼鱼骨7.5g,龙骨7.5g,釜底墨7.5g,伏龙肝7.5g,附子1枚(去皮、脐,生用)。
【制法】上为末。每用如皂荚子大,以绵裹。
【用法】纳耳中,一日二次。
【功能】敛湿祛脓。
【主治】聤耳有脓者。
20. 胚矾散(《普济方》卷五十五引《海上方》)
【药物组成】枯白矾、乌贼骨各3g,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
【用法】先用绵杖拭去脓汁,后将药吹入耳内。
【功能】敛疮排脓。
【主治】耳中脓出。
21. 蚕香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药物组成】蚕纸(已出者,烧灰)、乌贼骨(去甲)、染胭脂各3g,麝香(研)1.5g。
【制法】上为散。
【用法】满塞耳中,不动,候自落;未愈再用。
【功能】收湿生肌。
【主治】耳中流脓久不愈。
22. 莫愁汤(《辨证录》卷叁)
【药物组成】白芍、生地各15g,当归30g,炒栀子、天花粉、香附各6g,甘草、苍术各3g,炒荆芥9g,枳壳1.5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疏肝清火。
【主治】妇人经来之时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乳房胀闷,寒热往来,小便不利。
23. 黄矾散(《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药物组成】黄矾15g,乌贼鱼骨7.5g,黄连7.5g(去须)。
【制法】上为细末。绵裹,如枣核大。
【用法】塞耳中,一日换叁次。
【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敛脓。
【主治】小儿耵耳,出脓水。
24. 润胆汤(《辨证录》卷叁)
【药物组成】白芍30g,当归30g,柴胡3g,炒栀子6g,玄参30g,天花粉9g,菖蒲2.4g。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润胆开窍。
【主治】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创变为脓血。
25. 清肾汤(《寿世保元》卷八)
【药物组成】防风、天花粉、贝母、黄柏(盐水炒)、白茯苓、玄参、白芷、蔓荆子、天麻、半夏(泡)各1.5g,生甘草0.75g。
【制法】加生姜3片,水煎,去滓。
【用法】分二次温服。
【功能】清肾化痰。
【主治】耳热出汁作痒。
26. 麝香散(《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八)
【药物组成】蜘蛛1个,坯子胭脂、麝香0.15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以绵捻子搌耳中脓尽,用药少许,掺入耳内。
【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脓汁。
27. 舒胆汤(《慈幼新书》卷二)
【药物组成】当归、白芍、玄参、花粉、炒栀子、柴胡、石菖蒲。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行气舒胆,清热解毒。
【主治】两耳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
28. 蛸矾散(《仙拈集》卷二)
【药物组成】海螵蛸、枯矾各3g,麝香0.3g,干胭脂1.5g。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用少许,吹耳内。
【功能】收湿生肌。
【主治】耳出脓水。
29. 鼠黏子汤(《古今医鉴》卷九)
【药物组成】连翘、黄连(酒炒)、玄参、桔梗、栀子(炒)、生甘草、牛蒡子(炒)、龙胆草(炒)、板蓝根。
【制法】水煎,去滓。
【用法】食后服,随饮酒适量。
【功能】清泄肝胆,消肿止痛。
【主治】耳内肿痛。
30. 蔓荆子散(《仁斋直指》卷二十一)
【药物组成】蔓荆子、赤芍药、生地黄、桑白皮、甘菊花、赤茯苓、川升麻、麦门冬(去心)、木通、前胡、炙甘草各3g。
【制法】用水300ml,加生姜3片,红枣2枚,煎至150ml。
【用法】食后服。
【功能】疏风清热。
【主治】耳出脓汁。
31. 犀角饮(《诚书》卷七)
【药物组成】菖蒲、犀角、赤小豆、赤芍药、木通、玄参、甘菊花各3g,炙甘草1.5g。
【制法】加生姜,水煎,去滓。
【用法】温服。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耳门肿痛,脓水流出。
32. 解疮散(《普济方》卷五十五)
【药物组成】赤芍药、白芍药各15g,木鳖子仁、当归、甘草各30g,大黄汁1升,黄芩、防风各7.5g。
【制法】上为末,每次15g,水煎,去滓。
【用法】食后、临卧服。
【主治】耳内闭痛,脓血流出。
33. 聤耳明矾散(《景岳全书》卷六十)
【药物组成】枯矾、龙骨(研)各6g,黄丹(飞)4.5g,干胭脂2.1g,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先以绵杖拭去脓,别用棉杖,蘸药引入耳中。
【功能】收湿敛疮。
【主治】脓耳。
34. 蝎倍散(《普济方》卷五十五)
【药物组成】五倍子30g(炒),全蝎9g(烧存性),白矾(枯)3g。
【制法】上为末,人麝香少许。
【用法】吹人耳中。
【主治】聤耳,脓出不止。
35. 麝红散(《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药物组成】蝎梢7枚(去毒,烧干,取末),坯子胭脂1.5g(别研),乳香0.3g(别研),麝香1.5g(别研)。
【制法】上并研末令匀。
【用法】每日以斡耳子挑少许入耳中,一日夜叁四次。
【功能】祛脓定痛,收湿生肌。
【主治】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