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太息概述】
善太息俗称“叹长气”、“叹气”,是指患者自觉胸中憋闷,每以长声嘘气为舒的一种症状。
太息常伴胸闷,而胸闷常因气机不利所致,肝郁则失其条达,致气机郁滞,气虚则气运不能舒展致气机不利。本症与“暖气”不同,嗳气是指胃气上逆嘎然有声的表现,太息则是气机郁滞不舒,而得长叹为快的症状.
【症状】
(l)肝郁气滞:胸闷不舒,长嘘叹气,胁肋胀满,神情默然,纳少,口苦,眩晕,苔白,脉弦。
(2)气虚:常欲叹息,短气自汗,倦怠乏力, 纳少食呆,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细。
【病因分析与鉴别】
肝郁善太息与气虚善太息:气虚善太息,由劳伤过度,或久病失养,而致气虚;气虚则宗气不展,欲得叹息而后快。临床除常叹息外,兼有短气自汗,神倦乏力,舌质淡,脉细等气虚症候。肝郁太息由于情志所伤,所欲不遂,或强烈精神刺激,肝气郁滞,失其条达。故见胸闷抑郁,每欲叹息则胸气得舒。临床尚有情绪低落,神情默然,胁胀纳呆等肝郁症候。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膏肓 | 54 | 60 | 双穴 |
膻中 | 54 | 50 | 单穴 | |
内关 | 48 | 30 | 双穴 | |
第4天 | 肝俞 | 54 | 40 | 双穴 |
大包 | 54 | 40 | 双穴 | |
行间 | 48 | 30 | 双穴 |
【艾灸体会】
善太息一症,过去多见于中年妇女。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过份痛爱和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善太息之症发生增加。究其病机系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治疗当以疏肝解郁法为主。
服“二山”汤
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熟地10克,丹皮15克,云苓15克,柴胡6克,龟板15克,黄精15克,甘草5克。水煎去渣服用,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有滋阴补肾、益气养心等功效。
喝养肾粥
粳米25克,胡桃肉5克,黄芪9克,山药9克,黑芝麻(研粉)5克,红枣5枚。洗净后,入锅熬粥食用,每日3次,每次1小碗。有养阴补肾、调气益脾作用。
饮滋阴茶
枸杞3克,菊花3克。用沸水冲泡后,每日饮用。有滋阴养肾、益气安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