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肺俞 | 47-52 | 50 | 双穴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印堂 | 42-48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印堂 | 42-48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印堂 | 42-48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涌泉 | 45-53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
【案例】
楼某,女,56岁。
主诉:头前额疼,扩散至巅顶、脸颧、双太阳穴处疼,鼻塞嗅觉不敏,常感鼻中腥臭,易患感冒,流出黄脓样浊涕,已经三年,医院检查诊断为付鼻窦炎。
刻诊:鼻塞、流涕、头痛、口苦咽干,伴心烦失眠,记忆力减退。
艾灸:余予以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肺俞、合谷、印堂各50分钟;2日,灸中脘、足三里、印堂各50分钟;3日,灸期门、太冲、印堂各50分钟;4日,灸肾俞、关元、涌泉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灸三日后头疼减轻。灸7日后从鼻在口腔通窍处,咯出脓血条索状物。灸20日全愈。
1.肺经风热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发病初期或慢性鼻渊因外感而急性发作,鼻塞,涕多白粘或微黄,伴头痛、咳嗽、哈痰,苔薄白,脉浮数。检查见鼻粘膜充血,鼻甲肿大。
证候分析 民热袭肺犯鼻,病在初期,热势不甚,故涕多白粘或微黄。风热灼伤鼻窦,涕滞鼻道,伤及粘膜,故粘膜充血、鼻甲肥大。肺失情肃,肺卫失宣,故出现咳嗽哈痰、脉浮数等表证。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通窍。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大为主。
处方 尺泽 会谷 迎香 印堂 风池
随证配穴 眉棱骨痛者,加攒竹。咳嗽频者,加天突、风几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尺泽可刺络出血。
方义 取手太阴经子穴尺泽、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以宣肺清热。迎香位于鼻旁,印堂位于鼻根,以利鼻通窍。配风池疏流风解表。
2.胆经郁热
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急性鼻渊或慢性鼻渊急性发作,鼻塞头痛,涕黄粘稠如脓样,量多,有臭味,伴身热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检查可见嗅觉缺失,鼻粘膜充血明显,且肿胀,鼻腔内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
证征候分析 胆腑郁热,循经上炎,蕴结鼻窦,熏腐粘膜,故见涕黄而浊、量多有臭味、香臭不闻。热灼鼻窍,故肿胀红赤。胆火上攻头目,清窍不利,故鼻塞头痛,并有身热口渴、便燥、舌红、苔黄减、脉弦数等热象。
治法 泻热利胆,疏通鼻窍。以足少阳肥经穴为主。
处方 风池 侠溪 上迎香 上星 印堂
随证配穴 兼有目眩头痛者,加头临泣、百会。头昏头沉挟湿者,加三阴交、阴陵泉。鼻渊日久不愈者,可用小艾拉灸印堂、卤会、上星、百会、迎香等穴。
刺灸方法 针用泻法。上迎香、上星、印堂可用三校外点刺出血。
方义 风池为胆经穴,侠溪为足少阳之弟穴,两穴治胆利鼻。取督脉的上星及近处的上迎香、印堂,通经活络而利鼻窍。
【肺经风热型】
【证见】鼻塞、流黄涕或黏白鼻涕,量多,嗅觉减退,头痛兼有发热、出汗、咳嗽、痰多等症状。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处方】双花10克,连翘15克﹐薄荷10克,拮梗10克,甘草5克,鱼腥草30克﹐苍耳子 10克﹐辛夷 15克,白芷5克,菊花15克,黄芩15克﹐瓜蒌10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
【胆腑郁热型】
【证见】鼻流黄脓涕,量多,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兼有头痛剧烈、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清泻胆热惇利湿通窍。
【处方】黄芩20克,胆草15克,栀子 15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甘草15克,辛夷15克,苍耳子10克,菊花15克,生地15克,车前子15克,薄荷10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
【脾胃湿热型】
【证见】鼻塞重而持续流黄脓涕,量多,嗅觉减退,头昏头胀重,兼有身体倦怠、胸部及上腹部胀满、食不知味、小便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化浊通窍。
【处方】黄芩2克,连翘1克,藿香1克,石菖蒲20克,薄荷10克,滑石20克,茵陈15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菊花15克,鱼腥草20克,甘草10克,苍耳子10克,川芎15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惇早晚分服。
【肺气虚寒型】
【证见】鼻塞或轻或重鼻涕黏白,稍遇风冷则鼻塞加重,鼻涕增多时有喷嚏,嗅觉减退,头昏头胀,兼有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苍白、自汗、畏风寒、咳嗽痰多等症状。
【治疗原则】温补肺脏﹑散寒通窍。
【处方】党参25克,荆芥15克,细辛5克,诃子15克﹐桔梗15克。辛夷15克,白芷15克,川芎15克,冬瓜仁15克,黄芪25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
【脾气虚弱型】
【证见】鼻塞较重,鼻涕黏白或稠黄,量多,嗅觉减退,头昏重或头闷胀兼有食不知味、腹胀、大便不成形、困倦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治疗原则】健脾利湿﹑益气通窍。
【处方】党参25克,北芪20克,白术20克,茯苓25克,甘草10克,薏苡仁 15克,半夏10克,辛夷15克,苍耳子―10克,石菖蒲15克,藿香10克,川芎15克。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200毫升,早晚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