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综合征概述】
梅尼埃综合征是以内耳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疾病,属疑难症。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即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病因一般认为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本病属中医耳眩晕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肝火上炎;或由劳伤过度,伤及气血,血虚生风;水湿内停,痰湿中阻而致眩晕。
【症状】
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为主症。肝肾阴虚伴听力下降,腰酸腿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痰浊上扰伴见耳鸣隆隆,恶心胸闷,头身不敢转动,动则晕甚;肝阳上亢见眩晕频作,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恶心。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中渚 | 45-50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肩井 | 45-50 | 40-50 | 双穴 |
足临泣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肝俞 | 45-52 | 40-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脾俞 | 48-52 | 6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6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7天 | 百会 | 45-50 | 30-40 | 单穴 |
涌泉 | 45-53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本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可以在无明显诱因及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故不要登高,并注意少饮水,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充足,饮食要清淡,头部不要左右摆动,尽量不做转体活动,以免诱引晕眩。
【案例】
摘自《马氏温灸法》
裘××,男性,40岁,住天津市红桥区火神庙。1966年10月26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于两个月前开始有严重的头晕、目眩、呕吐。在头晕时,身体不愿动作,目眩时两眼旋转不停,且不愿睁眼,呕吐物为食物及稀痰样胃内容物,不想进食,进食后即口干,须急饮水,而后打呃5~6声,如不饮水则不能打呃,胃脘遂胀满难受,易怒、伴两胁胀,左侧尤甚,肠胀气,大便干,色黑,左耳鸣,手临左耳时感觉耳中嗡嗡作响,全身无力。在天津南开医院确诊为本病。
治疗:嘱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期门30分钟,太冲25分钟;3日,不容、下脘各30分钟;4日章门30分钟,气海60分钟;5日,肝俞、巨阙各30分钟;6日,乳根25分钟,天枢30分钟;7日,膈腧、上脘各30分钟;8晶,脾俞、三阴交各25分钟;9日,肾俞30分钟、关元60分钟。以上9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并嘱其于便秘时灸承山及左大横。灸10天后,矢气渐多,每日最多达30余次,头晕随之减轻;灸至1个月,两胁不胀,也不再爱生气着急,大便转正常,手临左耳已无响声,但还有微鸣。嘱可多灸左章门穴并加2日穴:1日,风池、悬钟各25分钟;2日,厥阴俞、申脉各25分钟,同前穴循环灸;灸至2月余,耳鸣止,只是在变天气时感觉左胁下胀。以后患者又连灸数月,身体状况日益显好,未再犯病。
取穴:①足三里-足三里;②气海-关元;③太冲-涌泉;④内关-内关;⑤大椎-长强;⑥风池-风池。
【足三里】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
【气海】脐下1.5寸。
【关元】脐下3寸。
【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涌泉】足底中线的前、中1/3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呈凹陷处。
【内关】腕关节掌侧,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间。
【大椎】低头,颈后下正中高大的隆突(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风池】颈后枕骨下两侧,斜方肌上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中。
说明:施以中刺激,最高频率,一组穴位1~3分钟,每日治疗1~2次,太冲-涌泉这组穴位为同侧组穴,左右侧分别治疗。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经络治疗对本病疗效很好,特别是在急性发作期,对控制症状颇为有效,有的一次治疗即可痊愈或显效。
处方一
梅尼埃综合征方1(叶氏经验方)
杭菊花9克,黄芩9克,钩藤9克(后下),天麻12克,车前子12克,磁石15克,茯神9克,木通9克,山栀子9克,珍珠母15克,炒决明子9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体格与体质偏于壮实者。头晕目眩,时而头痛,颈背发硬,烦躁易怒。面红目赤,两耳鸣响,心悸亢进,失眠多梦。口苦咽干,欲食冷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弦数。
处方二
梅尼埃综合征方2(叶氏经验方)
半夏12克,胆南星6克,白菊花9克,白术9克,厚朴6克,天麻12克,泽泻9克,桂枝6克,茯苓9克,钩藤6克(后下),陈皮9克,竹茹9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体型肥胖,眩晕发作时不能站立,视物困难。恶心呕吐,口黏多痰。心悸亢进,头胀耳鸣,脘腹痞闷,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
处方三
梅尼埃综合征方3(叶氏经验方)
刺五加12克,枸杞子6克,杭菊花9克,知母9克,黄柏6克,生地黄12克,茯苓9克,丹皮6克,山萸肉9克,天麻12克,麦门冬12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气短懒言。睡眠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心悸亢进,神疲体倦,腰腿酸痛。口渴欲饮,夜间盗汗,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苔少或无,脉细数。
处方四
梅尼埃综合征方4(叶氏经验方)
丹参12克,干地黄9克,当归6克,赤芍9克,参三七6克,虎杖9克,川芎6克,桃仁12克,红花3克,合欢皮6克,夜交藤9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眩晕头重,耳鸣脑鸣,傍晚或夜间更甚。头部时有针刺一般的疼痛,恶心呕吐,精神不安,健忘失眠。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脉弦或弦涩。
处方五
梅尼埃综合征方5(叶氏经验方)
刺五加12克,灵芝9克,当归6克,黄芪9克,红景天9克,茯神9克,酸枣仁9克,何首乌12克,远志9克,桑椹9克,甘草3克,大枣4枚,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头晕目眩,两耳鸣响,心悸亢进,睡眠不安,恶心呕吐,疲劳后症状加重。面色咣白,体重倦怠,气短少言,唇甲苍白。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或沉细。
处方六
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
半夏6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3克,大枣3枚,生姜3片,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头晕目眩,时而眼前发黑。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气喘,咳嗽痰多。身重倦怠,形寒肢冷,不得安卧。
处方七
五苓散(《伤寒论》)
泽泻12克,茯苓9克,猪苓9克,桂枝6克,白术9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全身浮肿,恶心呕吐,头痛眩晕。口渴欲饮,尿量减少。腹诊可闻心窝部有振水音。
处方八
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多用于体力相对比较低下之人。心悸亢进,胸闷气短,头痛头重。直立性头晕,身体时而晃动。腹诊可闻心窝部有振水音。
处方九
杞菊地黄丸(《医级》)
枸杞子120克,菊花60克,地黄150克,山萸肉120克,山药120克,丹皮9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以上8味共研细末后拌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次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面部潮红,头晕目眩,两眼干涩,视物不清。怕光羞明,迎风流泪。两耳鸣响,口干舌燥,腰腿酸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大便偏干,小便短赤。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舌质偏红,苔少,脉细弦或细数。
处方十
归脾汤(《济生方》)
黄芪9克,茯苓9克,人参9克,白术9克,当归6克,木香6克,远志6克,酸枣仁9克,龙眼肉9克,甘草3克,大枣4枚,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体质虚弱之人,颜面少华,全身倦怠,贫血,血压偏低。心悸亢进,精神不安,睡眠不佳,夜间盗汗。健忘乏力,食欲不振,或伴有吐血,便血等症状。
处方十一
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人参9克,黄芪9克,白术9克,当归6克,柴胡3克,升麻3克,陈皮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体力相对比较虚弱,体型消瘦,内脏下垂,感冒,流行性感冒,咳嗽,低热。也用于手术后或放疗前后的全身倦怠,食欲不振,味同嚼蜡,盗汗,动悸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处方十二
温脾汤(《千金方》)
大黄3~9克,附子9克,桔梗9克,甘草6克,干姜3克,水煎服。
【适应证】梅尼埃综合征。颜面少华,四肢不温,大便不调,排泄困难。腹中冷痛,腰膝酸冷,喜温畏冷。小便清长,夜间尿频,尿后淋漓不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处方十三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当归9克,生地9克,赤芍9克,川芎6克,柴胡3克,枳壳6克,桃仁12克,红花3克,桔梗9克,牛膝9克,甘草3克,水煎服。
【陈皮薏米粥】
配方: 陈皮9克,薏米30克,竹茹9克,珍珠母20克。
制法: 先把陈皮、竹茹、珍珠母用布包好,加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与薏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 健脾化痰,平肝潜阳。
用法: 每天1剂,顿服或分2次服食。可连用1周。
【白菊花茶】
配方: 白菊花5克,绿茶10克。
制法: 白菊花、茶叶一起放入杯内,开水冲泡。
功效: 清肝泻火,祛风止眩。
用法: 代茶频饮。
【葡萄芹菜汁】
配方: 葡萄、芹菜各适量。
制法: 把葡萄、芹菜洗净,捣烂取汁。
功效: 滋阴养阴,清热平肝。
用法: 以上汁液用温开水送服,每天3次,连用1周。
【天麻钩藤羹】
配方: 天麻9克,钩藤12克,石决明15克,藕粉20克。
制法: 前三味用布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用煮沸的药液冲藕粉,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 平肝潜阳,熄风止眩。
用法: 每日1剂,连用4~5日。
气血不足
临床表现 眩晕反复发作,病程较久,伴呕吐,耳鸣耳聋,面色萎黄或苍白,心悸怔忡,疲倦乏力,失眠健忘,食少乏味,舌质淡,少苔,脉细弱。
【黄芪洋参丝瓜汤】
配方: 黄芪30克,西洋参片3~4片,丝瓜200克。
制法: 丝瓜切成小块或小片,加入黄芪,西洋参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钟左右。
功效: 益气养阴,升清降浊。
用法: 喝汤,吃洋参片、丝瓜。
【乌梅桂圆饮】
配方: 乌梅15克,当归10克,山药10克,酸枣仁10克,桂圆肉10克,白糖20克。
制法: 将乌梅、当归、山药、酸枣仁四味加水400毫升,煮沸后改文火煮20分钟,滤去药渣,加入桂圆肉、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 益气养血,安神定眩。
用法: 每天1剂,分2~3次饮服。
【山药虾仁豆腐】
配方: 山药30克,茯苓20克,嫩豆腐400克,鲜虾仁200克。
制法: 先将鲜虾仁加入生粉、食盐、料酒各适量,腌渍10分钟左右;嫩豆腐切成丁,山药茯苓切成薄片。豆腐置于白色碗内,山药、茯苓铺在豆腐周围,隔水蒸约10分钟,将虾仁、麻油倒在豆腐上面,撤上葱花、姜末,再蒸10分钟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升阳止眩。
用法: 佐餐食用。
【肝肺汤】
配方: 猪肝、猪肺各1副,陈皮、青盐各125克。
制法: 猪肝、猪肺如常法冲洗干净,加入陈皮、青盐,下锅煮至肝肺熟烂。
功效: 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用法: 饮汤吃肝、肺。
【首乌大枣粥】
配方: 何首乌50克,粳米90克,大枣4枚。
制法: 将何首乌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与粳米、大枣共同煮粥,粥成时调入冰糖。
功效: 养血补肝,健脾益气。
用法: 每天早晚分食。
痰湿中阻
临床表现 眩晕阵作,伴耳鸣,恶心呕吐,胸闷不适,心悸多寐,胃纳不佳,晨起咯痰,形体肥胖,舌苔腻,脉弦滑。
【白术香酥饼】
配方: 白术10克,陈皮10克,鸡蛋2只,面粉300克。
制法: 将白术、陈皮水蒸使软,切成碎末;鸡蛋打至起泡沫,用小苏打、香精、猪油、盐、白糖适量拌和,再与白术末、陈皮末及面粉揉和,捏成油酥面团。将面团摊成薄饼,放在油锅内煎烤15分钟左右,表面成为金黄即成。
功效: 健脾化痰,益气止眩。
用法: 可作早、晚餐主食。
【赤豆茯苓粥】
配方: 茯苓15克,赤小豆18克,粳米60克。
制法: 先把赤小豆、粳米加水适量,如常法煮粥;茯苓研成粉,等粥将成时加入调匀。
功效: 益气健脾,化痰除眩。
用法: 早晚分食,连用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