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概述】
化脓性中耳炎古称脓耳。临床以耳内反复流脓为特征。本病病程缠绵,且常反复发作,尤以儿童为多见。多因泪水、奶水、呕吐物、洗澡水或游泳使水殃及中耳,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的酸性分泌物沿耳道咽管进入中耳道等因素,以致耳鼓室发炎所致。
【症状】
急性则耳内呈搏动性跳痛,体温升高,听力减退,一旦鼓膜穿破,使脓液从外耳道流出则疼痛减轻,慢性则多由急性失治迁延而来,患耳反复流脓,听力减退,每遇外感则耳痛加剧,且或伴有全身性症状。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翳风 | 45-48 | 40 | 双穴 |
外关 | 42-45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听宫 | 45-48 | 40 | 双穴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中渚 | 45-50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肩井 | 45-50 | 40-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配合药物氧氟沙星滴耳液效果更佳。
【按语】
艾灸是最常选用的保守治疗之一,配合药物氧氟沙星滴耳液效果更佳。本病治疗应针对病因,积极治疗鼻咽部和鼻腔疾病:现已证实诱发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咽部感染如腺样体肥大等,这些疾病常影响咽鼓管功能。
【案例】
罗某,男,32岁。
主诉:左耳反复流脓20余年,曾诊断左侧慢性中耳炎治疗,一周前左侧流脓,听力下降,左侧耳痛,左侧面部疼痛,PE:左眼外展受限,左侧外耳道脓性分泌,洁耳后可见左侧鼓膜表面肉芽组织。 诊断:左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施灸,再外滴氧氟沙星滴耳液。处方:1日,灸翳风、外关各50分钟;2日,灸听宫、合谷各50分钟;3日,灸风池、中渚各50分钟;4日,灸肩井、阳陵泉各50分钟;5日,灸肾俞、太溪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治疗半月流脓减少,面部疼痛消失。治疗3月症状悉数消失,患者痊愈。
【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为耳内剧痛,有的则痛到患侧的头部,听力减退或耳鸣,耳道内流脓水。
治疗原则以清热泻火为主。
主穴:听宫,翳风,外关,合谷。
配穴:有发热加曲池,有肿痛厉害的加耳门。久痛的加太溪,有口苦的加丘墟。
每天一次,捻转后留针40分钟,急性的五天—疗程,慢性的十天一疗程。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听会、翳风、丘墟、外关。
配穴:曲池、足三里、合谷、耳门、太溪。
(二)治法
主穴为主,如发热、疼痛不能控制可酌配配穴。每次取3~4穴,局部穴位取患侧,远端穴位取对侧或双侧。均采取捻转加提插法,中强刺激,留针20~50分钟,其间行针2~3次。急性期每日1次,缓解后隔日1次,5~7次为一疗程(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者可延长到10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
1、痊愈:发热耳痛消失,流脓停止。耳镜检查:外耳道干燥清洁,外耳道及鼓膜充血消失。
2、有效:热平痛止,脓液明显减少。耳镜检查:外耳道及鼓膜充血减轻。
3、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治疗超过10次。
共治81例,平均有效率为95.06%。53例按上述标准评价,痊愈38例(71.7%),总有效率94.3%。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腕骨、外关、合谷、昆仑、足临泣、足三里。
(二)治法
主穴均选,仅取患侧,双耳病者可取两侧。得气后用补法,以进针2~5分钟后患者感觉耳内部发热为佳,留针1小时,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81例,均获痊愈,一般而言,病情轻者,留针20分钟患耳内即有脓液排出,病情重者,第2、3次针后可有脓液排出。
【风热犯耳证】
【病因】中耳属肺之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早期,多因外感邪毒侵袭,肺系不清,风热壅盛,与气血搏结于耳所致。
【病证】小儿正处于发育阶段,其咽鼓管短、宽而平直,咽口位墨较低,鼻咽部的分泌物及细菌容易经此进入中耳腔。如哺乳或乳食过饱时,身体平卧或侧卧,或进乳太多太急,吞咽不及,乳汁返流,挟带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腔,亦可诱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表现为病初起,发热,耳痛,鼓膜潮红充血,苔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用《温病条辨》翘荷汤加减。
【常用药物】金银花8g,连翘、炒栀子、绿豆皮、桔梗、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前胡各6g,薄荷、甘草各3g。
【功效】连翘、薄荷、炒栀子、绿豆皮疏风清热﹔金银花、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之类清热解毒﹔桔梗、前胡肃肺化痰﹔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肝胆湿热熏耳证】
【方义】明·薛铠《保婴撮要》卷四说:“耳者心肾之窍,肝胆之经.....肝胆主外症,风热有余.....或胀痛,或脓痒者,邪气客也。”若外感表证失治,传于肝胆,致肝胆湿热内盛,循经上蒸,内外热毒搏结于耳,化腐成脓。
【症状】多表现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期或早中期,耳内疼痛剧烈,甚则如钻似刺,牵引头脑,听力减退,鼓膜红肿外突;若已穿孔,脓液黄稠或带血,呈搏动性流出〈则耳痛、头痛、发热有所减轻〉,伴发热或高热,口渴,口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泻肝胆,解毒排脓,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物】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当归、泽泻、车前子各10g,金银花、野菊花、生地黄各15g,甘草、木通各6g 。
【加减】耳内痛甚者,加牡丹皮、赤芍药,或乳香、没药之类活血止痛﹔鼓膜穿孔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或穿山甲之类活血排脓﹔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之类泻火通便。
【气虚邪恋耳窍证】
【病因】此证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久病脓耳,脾胃亏虚,气血不足,驱邪不力,湿浊之邪久滞于耳所致。
【症状】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耳内流脓,脓液黏黄或黏白,量时少时多,无臭味,听力轻度减退或时轻时重。耳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黏膜肿胀。面色不华,倦总乏力,舌质淡胖,苔白微腻,脉缓无力。
【治宜】扶正祛邪,用《医宗金鉴》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药物】黄芪20g,党参、白术各12g,当归、白芍药、川芎、白芷、皂角刺各10g,茯芩、金银花各15g,桔梗10g,甘草6g。
【功效】方中黄芪、当归、白芍药、川芎、党参、白术补益气血,健脾扶正﹔茯芩、白芷化湿浊﹔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以清余热之邪﹔佐以皂角刺、桔梗排脓。
【加减】临证酌加石菖蒲化浊通窍﹔脓液黏黄量多加黄芩、蒲公英之类清热﹔脓液稀白量多加薏苡仁利湿排脓。
【阳虚寒凝耳窍证】
【病因】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之复杂型。久病脓耳,阳气不足,肾虚骨弱,浊阴上干,蚀损耳骨肌膜。
【症状】证见耳内流脓量少味臭,耳鸣,耳聋,鼓膜边缘性穿孔,鼓室或有肉芽、息肉,或有胆脂瘤。或伴形寒肢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肾散寒,解凝化浊,用《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汤。
【常用药物】熟地黄20~30g,麻黄3g,肉桂各3g(兑服),鹿角霜10~15g,白芥子、干姜炭各6g ,炙甘草6g 。
【加减】临床证时,酌加乳香、没药、丹参之类活血化瘀﹔山慈菇、夏枯草之类解毒散结﹔穿山甲、皂角刺之类排脓通窍。
【阴虚痰凝耳窍证】
【方义】《疡科心得集》卷三说:“所谓虚火耳痈者,或因肝胆怒火遏郁,或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盛而发”。耳属肾之窍。久病脓耳伤肾,阴精亏损,虚火上炎,与邪毒互结,灼损耳骨肌膜,以致阴虚痰凝耳窍。
【症状】证见耳内流脓量少而臭,耳鸣,耳聋,鼓膜边缘性穿孔,鼓室或有肉芽、息肉,或有胆脂瘤。或伴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口干咽燥,舌质偏干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清热滋阴化痰,用知柏地黄汤。
【常用药物】熟地黄30g,淮山药20g,山茱萸12g,茯苓、泽泻各10g,牡丹皮12g,知母10g,黄柏6g 。
【加减】舌质干红有裂,重加生地黄、天门冬生津育阴﹔分泌物臭秽,胆脂瘤,酌加山慈菇、夏枯草以解毒散结;舌质有瘀红点,酌加桃仁、红花,或丹参、归尾之类活血化瘀﹔听力受损明显,酌加穿山甲、皂角刺之类活血通窍;大便秘结加紫草泻火通便或火麻仁、润肠通便。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一)四黄液
(1)药物组成:黄连15g,黄柏、黄甍各9g,黄栀子6g。
(2)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排脓。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制用方法:将上药洗净,加水300ml,浸泡24~36小时,文火煎沸60分钟,待冷去渣,过滤2次,加入2%甲醇防腐备用。清洁患耳,拭净外耳道内的脓痂及分泌物,将头侧转、患耳向上,滴药液4~5滴,保持此姿势10~15分钟。每日3~4次。
(二)清热化浊汤
(1)药物组成:芦根15g,金银花12g,石菖蒲6g,苍耳子、紫苏、黄芪、白芷、生甘草、辛夷各10g。
(2)功效主治:清热化浊,行气通窍。主治慢性中耳炎经常发作。
(3)应用要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内出脓,色白或清或微黄,时轻时重,质黏如涕,无臭。伴鼻塞流涕。平素易于感冒或咳嗽痰多。水煎服,每日1剂。
(三)自拟枯香散
(1)药物组成:枯矾30g,冰片3g,麝香0.9g。
(2)功效主治:燥湿收敛,消肿止痛。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制用方法:上药混合研成极细末,过120目筛,灭菌装入瓶中密封备用。取喷粉器一具,装入备好的枯香散。用棉棒蘸3%双氧永清洗耳道,再用干燥的棉签拭干,将枯香散0.1g喷入至鼓膜部位,取出喷粉器,再用耳镜观察,以药粉分布均匀为宜。隔日1次,4次为1疗程。
(4)注意事项:此方宜应用于慢性期;急性期严禁使用。喷粉器喷入的枯香散量宜少,以薄薄一层为宜,以防撒入药粉过多造成药物与分泌物胶合,阻碍引流,防止发生不良后果。孕妇禁用。此法较为复杂,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能掌握者切勿自行操作。
(四)单味黄柏煎波
(1)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制用方法:取20%或30%黄柏煎渡(滤过冷藏)滴耳。先用3%双氧水清洗耳内脓性分泌物,拭干,然后滴入药液5~10滴,仰卧10分钟。每日3~4次。
(五)单味大蒜汁
(1)功效主精:解毒杀虫。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制用方法:将大蒜捣烂,用纱布包裹,压出蒜汁,加水配成20%大蒜乳剂。每天滴耳1次。
(3)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如目疾,口、齿、喉、舌诸患以及时行病后均忌用。
(六)耳底药
(1)药物组成:猪胆汁、冰片、白矾各适量制成散剂。
(2)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湿止痒。适用于脓耳、耳疮、旋耳疮。
(3)制用方法:散剂每瓶重3g。每次以少许涂于患处,或用油调涂于患处。
(4)注意事项:忌食鱼腥之物。
(七)泻肝排脓汤
(1)药物组成:燕胆草6g,夏枯草、熟地各15g,木通、黄柏、知母、路路通各10g,细辛、甘草各3g。
(2)功效主清:泻火解毒,通窍排脓。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制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同时配合西药外用: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4%酒精硼酸甘油滴耳,每日3~4次。
(八)苍耳消毒汤
(1)药物组成:党参、黄芪、生地、熟地、麦门冬、苍耳子、防风、夏枯草、天花粉、黄芪各10g,生甘草5g。
(2)加减变化:脓性分泌物稠厚者加紫花地丁12g,野菊花10g。
(3)功效主治:益气托毒,通窍排脓。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久治不干者。
(4)制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
(九)黄芪建中汤
(1)药物组成:生黄芪20~30g,桂枝、饴糖、连翘各10g,生白芍、丹参各15g,赤芍12g,柴胡、大枣各5g,生姜3片。
(2)加减变化:耳内分泌物量多质稠厚者加龙胆草6g,车前子、双花各15g;脓汁腥臭者加黄柏10g,川黄连6g,破酱草15g;脓汁多而稀薄者重用生黄蓖30~50g,加当归、白术各10g,苡仁30g;头痛甚者加川芎、蔓荆子各9g,白芷、佩兰叶各6g;头晕恶心者加防风6g,白蒺藜、竹茹、半夏各10g。
(3)功效主治:益气活血,托毒排脓。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4)制用方法上药以水煎取汁300ml,分3次温服,每日1剂。
(十)耳炎宁滴耳液
(1)药物组成:黄连30g,黄柏90g,大黄60g。
(2)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制用方法:以上药物接溶液制备工艺制成300ml滴耳液备用。先用3%双氧水冲洗耳内脓性分泌物,拭净后以耳炎宁滴耳,每日3次。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 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用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