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概述】
远视,是指目能视远但不能视近,或视远较视近清楚而言。
《证治准绳•七窍门》称为“能远祛近症”,《目经大成》始称“远视”;《诸病源候论》:夫目不能远视者,由目为肝之外候,腑脏之精华,若劳伤腑脏,肝气不足,兼受风邪,使精华之气衰弱,故不能远视。《医学纲目》:通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元气之来也徐而和,细细如线。邪气之来也,紧而强,如巨川之水,不可遏也。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贵其无水,法当补肾。
若先天生成者,非针药之力所能及,不在本文讨论范畴。
【症状】
(1)阴精不足:视远清楚,视近模糊,不能久视,久视则目珠痠痛,腰膝痠软,遗精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甚则牙齿松动,舌红少苔,脉细数。
(2)阴虚火旺:视远清楚,视近模糊,不能久视,久视则目珠痠痛,眦角隐隐发赤,头晕耳鸣,潮热颧红,夜多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绛,脉弦细数。
(3)气血两虚:视远较视近清楚,久视则两目痠痛,甚则痛连两眶及前额部,面白无华,心悸怔仲,头晕失眠,胸闷气短,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淡少苔,脉细无力。
(4)阴阳两虚:目力减退.但视远较视近略清楚,伴见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病因分析与鉴别】
(1)阴精不足远视:多由形体劳倦,房劳过甚,饮食不节,悲伤过度,耗伤阴精,不能上承目窍而敛聚光华而致视近模糊。阳火发越于外,故远视尚清。《此事难知》说:“目能远视,责其有火。不能近视,责其无水,法当补肾。”肾主藏精,阴精虚则里热肆扰,故五心烦热,咽干口燥,遗精盗汗。舌红少苔,脉细弱。
(2)阴虚火旺远视:多由水衰不能制火,虚火上炎所致,症见两眦部白睛淡红,目发干涩,常随劳累思虑而加重,兼有午后低热,颧红,咽干口燥,盗汗等阴虚火旺之象。
(3)气血两虚远视:多由气虚血亏,光华散乱所致。主要表现为视远清楚,视近模糊,不能久视,久视则眼珠及眉棱骨角痠痛。兼见面白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少等症。
(4)阴阳两虚远视:多由阴精亏耗,光华不能聚敛,故视近较模糊,又因阳气虚弱,神光不能发越于外,故视远亦昏蒙。但视远较视近稍好。常伴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
一般说来,前三者多见于青壮年,可根据症情采取适当治法,而阴阳两虚,惟宜注意调摄,以延缓其发展。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肝俞 | 54 | 40 | 双穴 |
章门 | 52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筋缩 | 54 | 40 | 单穴 |
命门 | 54 | 60 | 单穴 | |
曲泉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瞳子髎 | 48 | 30 | 双穴 |
丘墟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6天 | 头临泣 | 52 | 40 | 双穴 |
光明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7天 | 巨髎 | 48 | 30 | 双穴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8天 | 颈四椎旁 | 52 | 40 | 双穴 |
中渚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9天 | 风池 | 52 | 30 | 双穴 |
上星 | 50 | 30 | 单穴 | |
印堂 | 48 | 3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10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照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艾灸体会】
远视性屈光参差是影响儿童双眼视功能发育和造成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双眼屈光差别较大时,配戴框架眼镜易造成双眼影像大小不等,患儿常不能耐受戴镜矫正。配戴角膜接触镜虽不会造成明显的物像大小不等,但患儿不能很好地配合,且接触镜又有潜在角膜感染的危险,所以很多屈光参差患者放弃对低视力眼的治疗,造成了永久性弱视。我们认为针灸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视力,恢复和建立双眼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针刺
主穴:晴明、攒竹、阳白、太阳、外关。
配穴:印堂、迎香、地仓、风池、合谷、太冲、足三里,手法:面部穴位取患侧,四肢穴位取双侧。轻度或中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15次为1疗程。
2.刺血
取穴:攒竹、太阳、百会及颊粘膜咬殆线上、下充血处。
方法:局部消毒后(皮肤用75%酒精消毒,颊粘膜用红汞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每周1~2次,6~3次为1疗程。
3.麻痹肌肉直接针刺
1~2%地卡因表面麻醉后,用针刺毫针自眼球表面进针,沿麻痹肌肉方向刺人,手法要轻巧,切不可刺伤眼球壁,更不能刺穿眼球。
【辨证治疗】
1.气血虚弱,风邪袭络
临床表现:素体虚弱,突然视物昏花,头晕恶心,口眼喝斜,视一为二,患侧面部肌肤不仁。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立法:补益气血,疏风通络。
主方:补阳还伍汤(《医林改错》),酌加钩藤、威灵仙、秦艽、羌活。加减:年老体衰,视物昏花者,如石决明、菊花。
2.脾虚湿停,风痰阻络
临床表现:素体多痰,胸闷咳喘,食少纳呆,脘腹胀满,目珠突然偏斜,转动失灵,视一为二,头晕目胀。舌胖,苔白膩,脉弦滑。
立法:健脾除湿,化瘦通络。
主方:二陈汤(《和剂局方》)合正容汤(审视瑶函》)加减。
加减:头晕头痛,去松节、南星、干姜,加白芷、川牛膝、钩藤;食少纳呆,加焦三仙、生山楂;痰涎壅盛,加全瓜蒌、浙贝母。
3.新阳上扰,风热壅络
临床表现:寒体壮盛,突然目珠偏斜,转动不利,头晕耳鸣,视一为二.目昏眼胀,口苦咽干,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立法:平肝潜阳,疏风通络。
主方: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
加减:目胀干涩,头晕耳鸣,加丹皮、知母、黄柏、元参;头痛,目珠胀痛,大便干结,加大黄、花粉;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加当归、生地、白芍、五味子。
4.外伤损目,瘀血阻络
临床表现: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目睛偏斜,难以自由转动,视物戒双,日久则头亦歪斜,偏头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沉细。
立法: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主方: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
加减:头痛较重,加乳香、没药、元胡、白芷;目珠偏斜日久不愈+加黄芪.党参、花粉.茺蔚子。
一、黑豆粥
【原料】黑豆、粳米,浮小麦(未成熟的小麦)。
【做法】将浮小麦用纱布包好与黑豆一起入锅加水煎煮,待黑豆煮开花后,取出装有浮小麦的纱布包,再加入粳米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每天早、晚各食用一次。
二、枸杞子炒肉丝
【原料】枸杞子,瘦猪肉。
【做法】先将枸杞子洗净,装入碗中上笼(或隔水)蒸熟待用。将瘦猪肉切成丝,入锅加植物油炒至快熟时加入蒸熟的枸杞子,再熘炒片刻即成(可加入食盐等调味品)。此菜可每天佐餐食用。
三、胡萝卜苹果豆浆
【原料】胡萝卜、苹果,豆浆,柠檬汁。
【做法】将胡萝卜、苹果切碎,与豆浆同时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混合汁,再在此混合汁中加入柠檬汁,搅拌均匀即成。此饮料可早、晚各饮一次。
四、枸杞叶猪肝汤
【原料】枸杞叶,猪肝,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枸杞叶洗净待用。将猪肝洗净切片,放入煮沸的汤锅中,再加入料酒、葱花、姜末等调料,煨煮30分钟,待猪肝煮熟后加入洗净的枸杞叶,再煮10分钟左右即成。此菜可每天佐餐食用。
【食疗方一】
【材料】枸杞子10克、黄菊花10克、桑椹子10克、红枣10个、蜂蜜2匙。
【制法】上五种除蜂蜜外加水煎,煮沸30分钟,取头汁。如上法,取二汁。
【吃法】每日2次,头、二汁相隔3-4小时,分开服,服时加蜂蜜1匙,并吃红枣。本方需常服。
【食疗方二】
【原料】枸杞子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个、红枣10个、莲子20粒、蜂蜜2匙。
【制法】枸杞子与陈皮一同放入用两层纱布制成的袋内,并与桂圆肉、莲子、红枣共煮,约1小时,使红枣、莲子软熟后,去枸杞子、陈皮袋,并加蜂蜜。
【吃法】当早点与午点,分2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