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流涎

所属科室:头项症状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9:41:58 AM

【口流涎概述】
口流涎是指口角自流清涎。口流涎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中风后遗症,小儿惊风,面瘫等病。 舌为心苗,舌藏于口,唾、涎出于舌下。因此,心神的疾患亦可反映于唾涎,如心脾两亏,神不归舍的疾患。常有涎多唾漏征兆。此外,肝藏魂,主疏泄,肝郁疏泄失职,唾涎会变少。而肝虚疏泄无制又致流涎,流涎还常是一些遗传性精神病的征兆,流涎而伴有弄舌者,常为大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的预兆。 《灵枢•口问》 :“黄帝曰:人之涎下者,何气使然?歧伯曰: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补足少阴”。此外,早孕胞脉盛,血壅冲逆,津液随冲气上升,故呕恶频作,涎溢满口,尤其晨起多涎为早孕先兆。

【症状】

(l)风中于络:口角流涎,面部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恶风寒,迎风流泪,舌苔白,脉浮弦。
(2)风痰上涌:口中流涎,半身麻木不遂,口眼歪斜,伸舌偏,言语不清,或见神志不清,头晕目眩,喉中痰涎壅盛,舌苔厚腻,脉弦滑。
(3)脾虚不足:口角流涎不知,食少纳呆,面色苍白,神怯,或腹胀满闷,或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4)脾胃热蒸:口中流涎,舌痛或口中糜烂溃疡,口干,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心烦,食少纳呆,舌尖红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l)风中于络口流涎与风痰上涌口流涎:二证均因风邪所致,均见口眼歪斜。但风中于络之口角流涎乃因经络空虚,外感风邪,风邪乘虚侵袭阳明之脉,经筋不利,口眼不能闭合,津液溢于外所致,属风中经络的轻症,为感受外风;后者多见于中风,多因为体内风盛,内风挟痰浊上扰。前者口角流涎症状较轻一般仅见口眼歪斜,并无肢体症状;而后者病情较重,症见口眼歪斜,伸舌偏,言语不清,或见神志不清,头晕目眩,喉中痰涎塑盛,舌苔厚腻等痰浊壅盛之象。
(2)脾胃热蒸口流涎与脾虚不足口流涎:二者病位均在脾,但病因病机各不相同。脾胃热蒸口流涎多因素有蕴热或过食肥甘,导致脾胃之火上蒸,迫津外溢,故见流涎。而脾虚不足口流涎是由于脾胃虚弱,或过食生冷,或虫积为患,耗伤脾胃,导致脾气虚弱,不能布散津液,又气虚固摄无力,不能固摄津液,津液外溢而见口角流涎。前者常伴有舌痛或口中糜烂溃疡,口干,口苦,小便赤涩,大便秘结,心烦失眠,舌尖红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实热之象。后者常伴有食少纳呆,面色苍白,神怯,或腹胀满闷,或便溏,舌淡苔薄,脉弱等脾虚之象。常见于小儿。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脾俞5450双穴
阴陵泉4830双穴
内庭4830双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涌泉5260双穴
第4天颊车4830双穴
承浆4830单穴
合谷4830双穴
第5天风池5230双穴
廉泉4840单穴
地仓4830双穴



【案例】

灸疗偏方
小儿流涎症:偏方1:取地仓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脾俞穴,进行艾条灸,每穴每次悬起灸10~15分钟或实按灸4~6壮(施灸前术者应在自身实按灸之,测温确定垫布的层数,以免烫伤),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偏方2:取地仓穴、合谷穴、足三里、廉泉穴、颊车穴,进行艾炷隔姜灸,每穴每次施灸5~7壮,艾炷如黄豆大小,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偏方3:取地仓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廉泉穴、颊车穴,艾炷无瘢痕灸,每穴每次灸7~10壮,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小,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艾灸体会】

肝藏血主筋,其脉络于舌本,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舌短失灵,伴随流涎。脾开窍于口,经脉连舌根,散舌下,脾的运化功能与舌密切相关。肾藏精主水,其液为睡,阳虚失其温化之职,则上泛而唾。故舌实际是脏腑的一个缩影,为调整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艾灸能调节心、肝、脾、肾四经功能,疏通经络,改善大脑循环,使人体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运行正常。

【脾胃虚寒】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漉薄。治当温脾燥湿。(一)

处方:理中汤。由人参(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组成。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二)

处方:鹿角屑末。

用法:鹿角屑末每次用0.5克左右,水饮服1盅。(三)

处方:温脾散。由附子、干姜、白术、甘草组成。

用法:上药白术2份,其余各1份,研为细末,每次1.5克,米汤送服,每日2次。(四)

处方:摄涎汤。由益智仁10克,鸡内金10克,白术6克组成。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五)

处方:益智仁30克,土炒白术40克。

用法:取药加白面粉400克,再过细筛后,加食盐和炒芝麻各10克,水适量和面烙焦饼40板。用前放灶上烤焦后再食。1~2岁每日2次,每次半板;3~4岁,每日2次,每次1板;5岁以上每日3次,每次1板。

【脾胃湿热】口角流涎,涎液稠粘,口干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治宜清热燥湿。(—)

处方:灯心3克。

用法:将灯心切细调入鸡蛋内,加盐少许,用猪油炒熟,空腹服。(二)

处方:焦栀子。

用法:研末,加糯米粉适量,用开水调成膏,贴神阙穴。外用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三)

处方:黄连1.5克,生石膏25克,豆腐适量。

用法:共煮开半小时,去药渣,喝汤吃豆腐,味苦可加白糖。适用于脾胃积热患儿。(四)

处方:白矾9克。

用法:热水一脸盆,入白矾9克,频洗两足,连洗1~4日有显效。(五)

处方:雪梨汁50毫升,青果10克,石斛15克,灯心草2克,生地15克。

用法:将青果、石斛、生地、灯心草共放锅内加清水4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渣,与雪梨汁混合。每日1剂,1次服完,连服7~10天。1~2岁小儿酌减。


  摄涎饼
【原料】 炒白术20-30克,益智仁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面粉适量。
【制作】 ①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②把鲜生姜洗净后捣烂绞汁,再把药末同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约15-20块。③把小饼放入锅内,如常法烙熟,备用。
【服法】 每日早晚2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7-10天。
【功效】 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
【宜忌】 对于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用。

大枣陈皮竹叶汤

【原料】 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5克。
【制作】 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服。
【服法】 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

益智粥

【原料】益智仁30-50克,白茯苓30-50克,大米30-50克。

【制作】先把益智仁同白茯苓烘干后,一并放入槽内研为细末;将大米淘净后煮成稀薄粥,待粥将熟时,每次调入药粉3-5克,稍煮即可;也可用米汤调药粉3-5克稍煮。

【服法】每日早晚2次,每次趁热服食,连用5-7天。

【功效】益脾,暖肾,固气。适用于小儿遗尿,也可用于小儿流涎。

【功效】 健脾益气,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

灯芯草粥

【原料】灯芯草6克,石膏10克,山栀子3克,粳米30克。

【制作】先煎石膏、山栀子、灯芯草,久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共煮成粥。

【服法】每日2次服食。

【功效】清热泻脾。适用于小儿流涎、口舌生疮、烦躁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