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概述】
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粒细胞缺乏症。中医无此病名,多属于中医虚劳、气血虚范畴。
【症状】
白细胞减少(持续低于4×109/L),常伴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食欲缺乏、低热、失眠等,或无自觉症状。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脾俞 | 48-52 | 60 | 双穴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食窦 | 42-48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内关 | 42-47 | 40-50 | 双穴 |
阴陵泉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本病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感受外邪而发病。对起病急骤的白细胞减少症,应及时送血液科抢救。
【案例】
彭某,女,45岁。
主诉:头晕疲惫,两腿沉重,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年余。多次查血白细胞波动于3000/mm左右,低时只有1000/mm,曾用各种升白药物,均无明显效果;时有肢体麻木不适,失眠多梦。
查:面色黯黄乏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艾灸治疗。1日,灸大椎、膈俞、血海各50分钟/次;2日,灸脾俞、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次;3日,灸肾俞、关元各50分钟/次;4日,食窦、三阴交各50分钟/次;5日,内关、阴陵泉各灸50分钟/次。每日1次,5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次。灸2个月后,症状逐渐减轻,白细胞逐渐上升至6500-7500/mm。嘱继续巩固灸2月,复查多次,稳定在5000/mm以上。
【方一】
[取穴] 膈俞、膏肓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悬钟。
[治法] 令患者取俯卧位于治疗床上并将背腰部充分暴露,在膈俞、膏肓俞、大椎、脾俞、肾俞穴上各放-约5毫厚、直径约4厘米中间用针刺有10余个针眼的鲜姜片,接着将做成如半粒花生米大小的艾绒柱放于鲜姜片上,用线香于艾柱上端点燃令其自燃至成艾灰后鲜姜片不动只去艾灰,再如前法施灸至患者有温热感向局部肌肉内渗透、但不致灼痛、烫伤为度。达到预期效果后将鲜姜片拿掉令患者换取仰卧位,将一侧下肢膝关节以下暴露,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1.5寸;血海、三阴交、悬钟直刺1寸,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捻针一次。下肢穴位左右隔日交替施术,每日一次, 10次一疗程。
【方二】
[取穴] 分2组。
甲组:主穴.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膈俞;配穴.太冲、太溪。
乙组:主穴.大椎、脾俞;配穴.足三里、三阴交。两组交替使用。
[治法] 上二方选其一,两组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多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6~10天为一疗程。
【脾肾阳虚型】
[症状] 面色跳白,精神不振,失眠,头昏,倦怠气短,不思饮食,大便稀据,或黎明即泻;小便清长,畏寒肢冷,腰际酸楚,阳事不举,精冷,带下。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处方] 鸡血藤、仙灵脾、黄芪各30克,补骨脂15克,炮甲珠10克,茯苓18克。
[加减] 偏脾虚者加白术或淮山药;偏肾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官桂。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肝肾阴虚型】
[症状] 眩晕、倦怠,耳鸣,面色少华,心烦失眠,消瘦;腰膝酸软,遗精盗汗,月经不调。舌红或淡红,苔少,脉细数或细弱。
[处方] 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鸡血藤、淮山药各30克,丹参、生地各15克,15克,陈皮、当归各9克,炙甘草1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气血两虚型】
[症状] 头晕,少气懒言,倦怠疲乏,面色滞暗或恍白。舌胖色淡,脉细或虚大无力。
[处方] 黄芪60克,肉桂、升麻各6克,炙首乌、鸡血藤各30克,枸杞子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气虚血瘀型】
[症状] 神疲懒言,腹满纳差,面色晦暗,或眈白无华,头发枯槁稀疏,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舌有瘀点或瘀斑,脉沉涩无力。
[处方] 当归、川芎、丹参、党参、黄芪各15克,红花8克,鸡血藤30克,赤芍20克,白术、山楂、厚朴、陈皮各10克,谷芽15克。
[加减] 肾阳虚加肉桂10克,制附片、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各15克;伴感染加蒲公英、野菊花各20克,千理光30克,蚤休8克,豆根10克,板蓝根、贯仲各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女性月经期暂停服中药3 ~ 5天。
【气血两虚型】
[香炸山药圆]
配方:鲜山药700克,芝麻50克,糯米粉250克,鸡蛋2个,千豆粉30克,白糖300 克,菜油1000克。
做法:将鸡蛋打散,加于豆粉,调成稀蛋糊,芝麻洗净待用。山药上笼用武火蒸熟后剥去皮,晾凉,捣成泥状,放在碗内,加白糖、糯米粉拌匀,做成一个个直径约3厘米大的圆子,粘上蛋糊,滚上芝麻。将锅置火上,倾入菜油,待油温烧至八成热时下入山药圆,炸至浮起,沥去油,装盘。佐餐食用。
[地黄甜鸡]
配方:生地黄250克, 母鸡1只,饴糖1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
做法:将母鸡由背部颈骨至尾部剖开,去内脏、爪、翅尖,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待用。将生地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用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于钵子中,大枣去核放在钵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旺火蒸2~ 3小时,待其熟烂取出,加白糖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炒胡萝卜酱]
配方:胡萝卜100克,瘦猪肉3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
做法:将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熟猪油炸透。猪肉和豆腐干分别切丁,海米泡透,备用。将锅用武火加热,倒入熟猪油,放入肉丁炒,炒至肉丁内的水分已尽,颜色变浅时,放人葱末、姜末和黄酱,不断翻妙,待炒到肉中有酱味时,加人料酒、味精和酱油,稍炒后加入胡萝卜、豆腐干和海米,再妙后淋上香油,炒匀即可。佐餐食用。
[猪蹄汤]
配方:猪蹄筋100克, 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于各15克。
做法:将猪蹄筋与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丁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煮1 ~ 2小时,即可。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
【脾肾阳虚型】
[龙马童子鸡]
配方:海马1只(约25克) ,仔公鸡1只,虾仁50克。
做法:将仔公鸡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剁成小块分装在七个碗内(每碗约125克),海马、虾仁温水洗净,浸泡10分钟,分七份放在鸡肉上。加少量葱段、姜块、料酒、盐,清汤适量,上笼蒸熟。 鸡出笼后,拣去葱段、姜块,把鸡扣入碗中,原汤倒在勺内,烧开去浮沫,用味精、盐调味,豆粉芡收汁,浇在鸡面上即成。佐餐食用。
【肝肾阴虚型】
[首乌酒]
配方:制首乌150克,生地黄150克,白酒1000毫升。不宜多饮。.
做法:首乌洗净闷软,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生也黄切成薄片,待晾干水气同放入酒坛中,将白酒缓缓注入坛内,搅匀后封闭浸泡。每隔3日搅1次10~ 15日之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饮用。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10~20毫升。不宜多饮。
[红杞乌参鸽蛋]
配方:枸杞子15克,乌参2只,鸽蛋12个,食盐5克,绍酒30克,胡椒面3克,酱油15克,花生油500克,猪油、鸡汤、普通汤、生姜、葱、淀粉各适量。
做法:海参用凉水泡胀后,将内壁膜抠干净,用普通汤焯两遍,洗净,肋尖在腹壁切成姜形花刀,注意不要切透。鸽蛋加冷水文火煮熟,捞出放入凉水内,去壳备用。在烧热的炒锅内注入花生油,将鸽蛋滚满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待用。炒锅烧热注入猪油50克,待油温八成热时下葱姜煸炒,随后倒入鸡汤,煮2~3分钟去葱姜,再加入酱油、绍酒、胡椒面和海参,烧沸后去浮沫,移文火上煨40分钟,加人鸽蛋、枸杞子,再煨10分钟,即可。佐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