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概述】
腰腿痛,是腰痛和腿痛的合称。是以腰、腿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本病既可以腰痛或腿痛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且临床所见居多。腰腿痛多继发于临床各科诸多疾病中。
【症状】
腰痛一侧或双侧的脊柱正中疼痛、灼痛、刺痛,或伴腰酸胀,僵硬发板感,或影响屈伸转侧,痛连骶宽,牵引及腿,也可仅表现为腰痛或腿痛。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腰部疼痛点 | 47-52 | 50-70 | |
腰阳关 | 47-53 | 50-60 | 单穴 | |
委中 | 42-48 | 40 | 双穴 | |
阴交 | 48-54 | 90 | 单穴 | |
第2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腰部疼痛点 | 47-52 | 50-7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照海 | 42-48 | 40 | 双穴 | |
腰部疼痛点 | 47-52 | 50-7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环跳 | 47-52 | 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风池 | 42-48 | 40-50 | 双穴 |
悬钟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6天 | 承扶 | 45-50 | 40-50 | 双穴 |
承山 | 42-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患者应多食营养均衡的食物,平时注意防滑保暖,适当锻炼。
【案例】
摘自《马氏温灸法》
张××,男性,23岁,1960年4月24日初诊。
病史及症状:于3年前患腰及左侧腿痛,病症于1年前加重,去天津第二医院手术治疗,但未找到病灶,手术未成功,仍诊断不明,以后腰痛渐加重,腰椎渐呈后突。现症:腰部后突,不能直立,腰及下肢至小脚趾部均疼痛,已不能行走及仰卧,每天只能拱腰趴在床上。检查:第8椎及第2、3、4腰椎均有压痛,第2、3、4腰椎肿粗(动手术处)。
治疗:嘱其自灸:1日,第2、3、4腰椎处各30分钟;2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3日,肾俞30分钟,照海20分钟;4日,大肠俞、昆仑各25分钟;5日,承扶、委中各25分钟;6日,胆俞25分钟,承山30分钟;7日,环跳、阳陵泉各25分钟;8日,风市、申脉各25分钟;9日,风池、悬钟各25分钟。以上9日穴循环灸,每日加灸脐及关节紧痛处各30分钟。灸至1个月,腰腿疼痛始减轻,嘱1天灸2次;灸至40余天,腰痛大为减轻,腰椎肿粗好转,腰已能挺直并可下地行走,灸至4个月,诸病愈,行走15km,抬煤75kg也未再出现腰痛。
【针灸治疗】
[取穴]
足太阳经型: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阳经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足临泣。
[加减] 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
[治法] 诸穴均用提插捻转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
【耳针】
[取穴] 坐骨神经、腰椎、骶椎、臀、膝、肾、盆腔、神门。
[治法] 每次选2~3穴,毫针用中等刺激,留针20~30分钟,间隙行针,或用电针刺激。也可用耳穴埋针或压丸,每隔两小时按压一次,1~7天后换穴。
【三陵针】
[取穴] 肾俞、八髎、环跳、阿是穴、白环俞、承扶、殷门、承山、风市、阳陵泉、悬钟、丘墟、足临泣。
[治法] 每次选用2~5穴,用消毒三棱针横穿过穴位下,提起皮肤并摆动几下,拉断肌纤维,反复挑拉,以将皮下白色纤维挑尽为度。所选穴位逐一挑完为一次,每周挑一次,3次为一疗程。
【寒痹型】
[症状] 腰部剧痛,不能转侧,行走困难,遇寒则剧,得热则缓,脉沉,苔白。
[药方] 麻黄3克,当归9克, 赤芍、制川乌、制乳香、制没药、威灵仙、川牛膝、木瓜各4.5克,广地龙6克,防己12克,三七粉4克。
[用法] 三七粉不和其他药同煎,以煎好的药液将其送下。
【风痹型】
[症状] 腰痛或腰腿酸痛,酸胀不舒,游走不定,痛无定处,弯腰欠利,下肢麻木,行乏力,脉浮,苔白。
[药方] 防风、独活、秦艽、赤芍、川芎、威灵仙、五加皮各4.5克,防己12克,当归、川牛膝、桑生、川续断各9克。
[用法] 水煎服。
【肾阳虚型】
[症状] 腰腿酸软无力,隐隐作痛,劳累后尤甚,神疲气短,面色无华,小便清利,苔白质淡,脉微无力。
[药方] 党参、黄芪、当归、白芍、杜仲、甜苁蓉、淮牛膝、川续断、狗脊各9克,川芎、秦艽、千年健、独活各4.5克。
[用法] 水煎服。
【肾阴虚型】
[症状] 腰腿酸软,神疲乏力,疲劳尤甚,面色潮红,眼圈微黯,小便黄赤,尖红,脉洪而数。
[药方] 党参、黄芪、生地、当归、白的、枸杞子、川续断、狗脊、淮牛膝、杜仲、鸡血藤各9克,川芎、威灵仙、秦艽各4.5克。
[用法] 水煎服。
【随证加味】
下肢麻木,加老鹳草9克,威灵仙、秦艽各4.5克;腰痛胀满,连及胸肋,加香附4.5克, 佛手、郁金各9克,茴香2.4克;脾胃困乏,加陈皮4.5克,谷芽、芽藿香、佩兰各9克;日久,痛如针刺,舌质暗红,脉涩,加甲片、刘寄奴各9克,全蝎4.5克,蜈蚣1条。同时可配合外敷膏药,治疗期间应卧硬板床。
【三七地黄瘦肉汤】
[食材] 三七12克,生地黄30克,大枣4个,瘦猪肉300克。
[做法] 将三七打碎,与生地黄、大枣、瘦猪肉一起入沙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1小时至瘦肉熟烂,放调盐适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效] 活血化瘀,定痛。
【三七炖田鸡】
[食材] 肥田鸡2只,三七15克,大枣4个。
[做法] 将肥田去皮、头、内脏,三七打碎,大枣去核,同入炖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1-2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 益气活血,消肿止痛。
【三七猪脚筋汤】
[食材] 猪脚筋200克,精瘦肉50克,三七15克,大枣4个。
[做法] 将猪脚筋、精瘦肉50克煮沸,捞入沙锅,加入打碎后的三七、大枣,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煮1-2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 活血定痛,强筋壮骨。
【乌头粥】
[食材] 川乌5克、蜂蜜适量、生姜2片、粳米50克。
[做法] 将研末后的川乌、与蜂蜜、生姜、粳米同入沙锅,加适量水慢火熬成稠粥。早、晚服食,每日一剂。
[功效] 祛风,散寒,除湿。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 当归、生姜各30克,羊肉500克,红枣10个
[做法] 将当归、生姜切大片,羊肉煮沸,晾凉,切块。羊肉、当归、生姜、红枣同入沙锅,加适量水共煎,沸后撇沫,改小火慢煮至羊肉熟烂。随量饮汤吃肉,隔日1剂。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