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冷概述】
背冷,指背部自觉冷冰凉感的症状,本症在《伤寒论》 中称为‘背忍寒”。《金匮要略》 中将其称为“背寒冷”。
背冷一症,表证里证均可出现,以其部位而言,五脏六腑之俞穴皆在背,而脏腑之气血都注入背俞穴,背部又为督脉和诸阳经所在,故脏腑之气皆与背相通。背冷多与外感风寒和脏腑阳气衰微有关。现代医学对背冷胀痛相应病证多考虚为胸腹腔占位性病变,如:胃痛、肺癌、纵隔肿瘤、胸腺癌、胆囊癌,肝脾种大等的早期表现和脊柱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病变所致,还考虚胆石症、胆囊炎、慢性胃炎、胰腺炎也可能出现。
【症状】
(l)风寒束表:背冷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背恶寒,手足不温,发热,苔薄白,脉浮紧。
(2)阳虚寒盛:背冷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沉迟。
(3)痰饮内伏:背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饮而不多,腹胀纳少,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l)风寒束表与阳虚寒盛皆因寒致病,其不同点,一为表证一为里证,一为外寒一为内寒。
(2)外感风寒者多因外感初期,风寒侵袭肌表,寒邪外束,则见背恶寒、发热、头痛等症。本症的特点为背冷,背恶寒,必兼有表证,如发热、头身痛、脉浮等。
(3)阳虚寒盛多因素体虚弱,阳气衰微,寒从内生,故见背冷,肢冷,脉沉迟等阴寒之象。本症特点为:背冷喜暖,得热痛减,兼见阳虚寒盛之证。如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苔白滑腻,脉沉迟等。
(4)痰饮内伏者多发于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之入,脾肾阳气不足,脾阳一虚,健运失司,而水湿停留,凝聚成饮,痰饮留积之处,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饮留而阳气不达,则见背心一片冷病。共临床特点为背恶寒,冷如冰。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椎 | 52 | 40 | 单穴 |
命门 | 54 | 60 | 单穴 |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2天 | 肺俞 | 54 | 50 | 双穴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3天 | 肺俞 | 54 | 50 | 双穴 |
阴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丰隆 | 48 | 30 | 双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
第4天 | 夹脊 | 54 | 60 | 选三点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压痛点 | 54 | 60 |
【艾灸体会】
艾灸通过其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治疗背冷具有较好疗效,亦可采用灸法治之。平时还应往意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注意背腰部的保暖。
取穴:①中脘、神期、气海、关元。②肺俞、脾俞、肾俞。交替用。方法: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5~7壮。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一)风寒束表
1,临床表现:背冷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浮。
2,病因病机:风寒束表,首犯太阳,阳气受阻遏,无以敷布。
3,治法:解表祛风散寒。
4,方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加减。
药物:羌活10g,防风10g,苍术10g,细辛3g,川芎6g,白芷10g,麻黄3~6g,炙甘草6g。
方义: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祛风,麻黄、细辛解表散寒,苍术燥湿,甘草调中。
加减:口渴心烦加黄芩、生地清热。
5,变通法:如有化热者,可用大羌活汤(《此事难知》)加减,药用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生地、知母、川芎、白术等,解表散寒、燥湿清热。
(二)痰饮内伏
1,临床表现:背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而不多,腹胀纳少,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多发于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之人。
2,病因病机:水湿停留,凝聚成饮,痰饮留积之处,阳气被阻遏而不能敷布,故背冷。3,治法:温化痰饮,通阳化气。
4,方剂:苓桂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茯苓12g,桂枝6g,白术6g,五味子6g,干姜6g。细辛3g,甘草6g,半夏6g。方义:白术、茯苓、半夏健脾和胃,桂枝通阳,五味子、干姜、细辛温化痰饮,甘草调中。
加减:脾阳虚衰明显,四肢不温、腹痛便稀者,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呕吐痰涎量多,院部冷痛,加生姜、吴萸降逆和胃。
5,变通法:脾阳虚者以健脾除饮法,可用茯苓饮<《外台秘要》)合茯苓丸(《指迷方》)。有肾阳虚者用肾气丸(《金匮要略》)合指迷茯苓丸,温肾化饮。
(三)中气虚亏
l,临床表现:背冷侵寒,时作时止,乏力倦怠。舌质嫩红,苔薄白,脉虚软。2,病因病机:脾气不足,清阳不升,阳气不足以温煦于背而致。
3,治法:盘气升阳。
4、方剂:益气升阳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5~30g,党参10~15g。炙甘草10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6g,白芍6g,柴胡5g,泽泻6g,防风3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柴胡、防风升清阳,泽泻、茯苓降浊阴,半夏和胃,白芍养血。
加准:背冷畏寒甚者加附于、干姜温阳散寒。5,变通法。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四)阳虚寡盛
1,临床表现:背冷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2,病因病机:阳气虚亏,阴寒内盛,不足以温养背部。
3,治法:温阳散寒。
4,方剂:附子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子12g,茯苓10g,人参5g(另煎,兑服)。白术10g,白芍10g。方义:附子温阳。人参益气,茯苓、白术健脾,白芍敛阴。
加减:背冷喜暖甚者加桂枝、干姜温阳散寒。
5,变通诸:可用附子理中汤(《局方》)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