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概述】
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简称胃痛,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胃脘气机郁滞,胃失于温煦及濡养而发为疼痛。
本症在《素问》中称“胃脘当心而痛”;《寿世保元》中称“心胃痛”。按其病因病机,可分为虚痛、气痛、热痛、寒痛、瘀痛、食痛、虫痛等。
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黏膜脱垂,胃癌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症状】
(1)寒邪犯胃:胃脘疼痛较甚,得温痛减,痛时常兼恶寒,或呕吐白沫,口不渴或喜热饮,舌苔白,脉紧。
(2)饮食积滞: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臭,恶闻食气,恶心呕吐,吐后痛减,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3)肝郁气滞:胃脘胀满,攻冲作痛,连及两胁,胸闷痞塞,善太息,食少纳呆,嗳气吞酸,或见呕吐,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4)肝火燔灼:胃脘烧灼疼痛,病势急迫,疼痛拒按,喜冷恶热,嘈杂吞酸,口干口苦,甚则呕吐苦水,或兼见吐血,便血,烦躁易怒,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5)瘀血留阻:胃脘疼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定处而拒按,可兼见吐血便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6)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绝,食少纳呆,泛吐清水,喜暖喜按,饥饿时痛甚,得食稍减,遇冷加剧,畏寒肚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滑,脉沉迟。
(7)胃阴不足:胃脘隐隐灼痛,嘈杂如饥,或饥而不欲食,干呕呢逆,甚则噎膈反胃,口干唇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l)寒邪犯胃胃痛与脾胃虚寒胃痛:二者皆属寒证,疼痛可得热而减轻,但有虚实之别。前者为寒从外侵,内犯脾胃,且有感受寒冷或恣食生冷的病史,胃痛暴作,病程较短。其疼痛特点为胃脘绞痛,痛势较剧,苔白脉紧呈寒实之象;后者多由素体气虚或久病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胃失温养,其疼痛特点为胃痛隐隐,得按则减,舌脉呈虚寒之象。
(2)饮食停滞胃痛:属实证。多有暴饮暴食的病史,症见胃脘胀痛拒按,兼见恶食、嗳气腐臭或酸腐、舌苔厚腻等伤食症状。
(3)肝郁气滞胃痛与瘀血留阻胃痛:二者皆属实证。前者主要是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机阻滞,不通则痛,痛无定处,其特点为痛而兼胀,并伴有胸胁胀满,嗳气等症。后者为肝郁气滞不愈,久必及血,或胃痛迁延损伤络脉,瘀血留阻,因而痛处固定不移。其特点为痛如针刺,并伴有呕血便黑,舌紫等症象。
(4)肝火燔灼胃痛与胃阴不足胃痛:二者皆属热证。可见口干,便秘,舌红,脉数等症。但病因病机有所不同,前者或由肝郁气滞胃痛转化而来,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犯胃;或因嗜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过用温热药物,蕴成内热;或感受六淫之邪,化热内传胃腑,热壅脉络,气血失调,发为胃痛。后者多由胃病迁延日久,损及阴血;或热病耗伤胃阴所致。二者的辨证要点为:前者因火性急迫,故胃痛发作较急,病势甚剧,常兼口渴引饮,面红目赤,呼吸气粗等实热症象。后者多因阴津亏损,胃失濡养,脉络拘急不舒所致。故胃痛隐隐,痛势较缓。常兼见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等阴虚症象。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52 | 4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下脘 | 54 | 50 | 单穴 |
天枢 | 54 | 50 | 双穴 |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胃俞 | 54 | 40 | 双穴 |
不容 | 54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肝俞 | 54 | 40 | 双穴 |
章门 | 52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6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7天 | 乳根 | 52 | 30 | 双穴 |
大陵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8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膻中 | 54 | 50 | 单穴 | |
巨阙 | 54 | 4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9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照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艾灸体会】
艾灸对胃脘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患者应坚持治疗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本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饮食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冷暖适宜,少量多餐,忌食酒辛辣、肥甘厚味之品,以免生热化燥损伤脾胃;保持精神乐观,忌忧思恼怒,戒烟酒。
1.脾胃虚寒
【主证】
疼痛喜温,喜按,若食生冷则疼痛加剧,呕吐清水,食物不化,口不渴,或肢体欠温,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脉濡缓无力。
【治则】
温中健脾。
【取穴】
左内关,右足三里。
【穴解】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通于少阳经,少阳乃气机之枢纽,有助于脾胃之气升降,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治疗脾胃消化不良病的要穴,二穴相合具有温补脾胃之功。
⒉肝气犯胃
【主证】
胃院走窜疼痛,时有胀满,嗳气和矢气后能缓解,吞酸,情绪抑郁或精神激动时发作更甚。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
疏肝理气。
【取穴】
左内关、右足三里、中院。
【穴解】
内关及足三里同前。中院为胃之募穴。居于胃腹部,具有和胃疏理中焦气机之功。三穴相合疏肝和胃,理中止痛。
3.肝胃郁热
【主证】
胃肮灼痛剧烈,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则】
泻热和胃。
【取穴】
左内关,右足三里、梁门。
【穴解】
梁门具有泻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与内关、足三里相配,可以清理肝胃,调和中焦,止痛消胀。
4.食积停滞
【主证】
胃院闷胀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伴有腹泻,舌苔厚腻,脉滑。
【治则】
消食导滞。
【取穴】
上、中、下三腉,天枢。
【穴解】
上脘可消,下院可导,中院可和,三院相合使内停食积得以消导。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胃肠气机,有助三脘化食消滞。
5.阴虚胃痛
【主证】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或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
【治则】
养阴益胃。
【取穴】
中脘、内关、足三里。
【穴解】
同前。
制酸定痛散
【组成】生黄芪250g,延胡索250g,广木香150g,海螺蛸100g,甘草100g,高良姜200g,白及150g,鸡蛋壳粉15g,附子50g
【制用法】将上药洗净晒干,粉碎过筛备用。每次6g,日服3次,姜汤冲服。
【功效】胃脘痛,吐酸水、烧心(胃十二指肠溃疡)。
【注意事项】缺酸性溃疡、萎缩性胃炎不宜用。
【出处】《偏方妙用》
行气止痛方
【组成】草果仁15g,元胡12g,乳香3g,没药3g,酒炒五灵脂6g,广木香3g,肉桂3g,良姜6g
【制用法】取水2碗,煎至1碗,分2次饭前温服。如制散剂即原方剂量加大10倍,每次冲服10g,每日3次饭前服。无论汤剂或散剂均以黄酒1匙为引。
【功效】遇寒胃腕部疼痛,或食生冷食物后胃肠痉挛不止。
【出处】《偏方妙用》
瓦甘散
【组成】瓦楞子20g,炙甘草20g,炒白术20g,延胡索15g
【制用法】研末。每日3次,每次3g。饭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儿童酌减。7日为1疗程。
【功效】胃腉痛。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胃复散
【组成】白术10g,陈皮10g,川楠子10g,五灵脂10g,蒲黄10g,元胡15g,黄连15g,吴茱萸9g,乌贼骨30g,瓦楞子20g,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日3~5g,分3次口服。寒凝气滞加荜澄茄,香附;饮食停滞加砂仁,焦三仙;肝郁气滞加柴胡,木香;瘀血阻络加丹参,桃仁,红花;脾胃虚寒加黄芪,生姜,大枣。
【功效】胃院痛。
【出处】天津中医
胃复散
【组成】白术10g,陈皮10g,川楠子10g,五灵脂10g,蒲黄10g,元胡15g,黄连15g,吴茱萸9g,乌贼骨30g,瓦楞子20g,
【制用法】共研细末,每日3~5g,分3次口服。寒凝气滞加荜澄茄,香附;饮食停滞加砂仁,焦三仙;肝郁气滞加柴胡,木香;瘀血阻络加丹参,桃仁,红花;脾胃虚寒加黄芪,生姜,大枣。
【功效】胃院痛。
【出处】天津中医
步氏和胃方
【组成】连皮茯苓、冬瓜皮、干百合、浮小麦各30g,法半夏12g,青竹茹24g,生姜、陈皮、炙甘草、炒枳壳各10g,台乌药15g,大枣8g
【制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胃胱胀痛,发无定时,大便秘结,苔白腻或黄腻,脉沉弦。【出处】《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解痉止痛方
【组成】柴胡6g,川楠子9g,炒元胡9g,制香附12g,佛手片9g,生白芍9g,甘草2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如受寒加紫苏9g,生姜3g;内寒加木香6g,吴茱萸2g;郁火如丹皮9g,炒山栀9g;胸闷加炒枳壳9g,砂仁粉2g,(吞服);呕吐去柴胡,加制半夏9g,炒黄连1.5g;嗳酸加煅瓦楞子15g;便秘加瓜萎仁9g,枳实9g;肠虚便秘者加麻仁丸9g,(吞服);食滞加炒麦芽9g,焦山楂9g;胃阴虚加沙参9g,麦冬9g;久痛入络加路路通9g,或炒九香虫4.5g,炒刺剌猬皮9g,甚者用失笑散9g,(包煎);脾胃虚加炒党参9g,炒白术9g。
【功效】胃神经痛。
【出处】《袖珍中医处方》
调胃止痛方
【组成】苏梗9g,广郁金10g,制香附12g,路路通9g,瓦楞子12g,佛手片9g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胁胀加柴胡6g;食滞加炒谷麦芽各10g;腹胀加广木香9g;内寒加高良姜9g;内热加炒山栀9g。
【功效】消化性溃疡(以疼痛为主症)。
【出处】《袖珍中医处方》
安胃止痛方
【组成】大党参15g,吴萸5g,黄连炭5g,法半夏10g,陈皮10g,乌梅炭10g,白芍10g,炙甘草10g,白茯苓10g,厚朴10g,生姜3片
【制用法】水煎,每剂分数次服,每次服半杯。2日服1剂,可继服10剂为1疗程。
【功效】胃院部疼痛,每于食后发作,痛处拒按,有痛剧发呕者,有时止时发,多年不愈者。
【出处】《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
滋胃饮
【组成】乌梅肉6g,炒白芍10g,炙甘草3g,北沙参10g,大麦冬10g,金钗石斛10g,丹参10g,炙鸡内金5g,生麦芽10g,玫瑰花3g
【制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加冷水浸过药面,15分钟后即行煎煮,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20分钟,滤取药液约300毫升服之。
【功效】阴虚虚胃痛。症见胃腕部痞胀隐痛或灼热而痛,食少乏味或嘈杂如饥而不欲食,甚至厌食不饥,或以进食酸味、甜味为舒,干呕泛恶,口干渴,大便干燥,舌干质红,苔薄欠润或苔少无津,脉细无力
【出处】《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
抑癌散
【组成】白术、半夏、瓦楞子各30g,木香、血竭各9g,雄黄6g,
【制用法】将上药研极细末和匀,分成30份,每次1份,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并同时服蛋白斑螯素1剂。其制备方法是:取鲜鸡蛋1个,将蛋一端打1个直径约0.5厘米的小洞,用1只筷子插入洞内把蛋内容物搅散后,放人7只去足斑螯虫。再用潮湿的草纸包裹蛋,并涂上1层黄土浆,置炭火上烘烤,烘到黄土干裂蛋熟为度。服用时打开蛋,去掉斑螯虫,服蛋之内容物,每日3次,每次1个。
【功效】晚期胃癌疼痛。
【出处】《急难重症新方解》
胃气痛片
【组成】良姜、香附、乌药、青皮、木香、郁金、肉桂、公丁香、大茴香、乳香、没药、白芍、五灵脂各等量
【制用法】制成片剂,每次5片,日服2次。
【功效】胃寒疼痛,心胸郁闷,呕吐酸水者。
【出处】《上海市药品标准》
九气拈痛丸
【组成】良姜、香附、延胡索、木香、陈皮、郁金、槟榔、蔑术、五灵脂、甘草各等量
【制用法】制成丸剂,每服6g,每日服2次
【功效】胃肮疼痛、两胁胀满者。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四舒肝和胃散
【组成】海嫖蛸、浙贝母、红豆蔻、郁金、鸡内金、甘草、莨若粉各等量
【制用法】上方制成散剂,每服3g,日服2次。
【功效】肝胃不和之胃脘痛伴吞酸者。
【出处】《实用中医学》
舒胃片
【组成】鸡蛋壳、延胡索、枯矾、橙皮油、蜂密笑昌
【制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服4~6片,日服3次。
【功效】胃痛、胃酸过多者。
【出处】《上海市药品标准》
参砂舒胃方
【组成】丹参15g,赤芍12g,炒枳壳9g,制半夏9g,姜竹茹9g,陈皮9g,砂仁壳4.5g,(后入)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津伤去陈皮,加北沙参12g,麦冬10g;呕吐较频者加旋覆花9g,(包煎),代赭石12g;疼痛较甚加九香虫4.5g,炒刺猬皮9g,或失笑散9g,(包煎);大便秘结者枳壳改用枳实,加制大黄9g。
【功效】消化性溃疡(以疼痛和食入即吐为主症)。
【出处】《上海市药品标准》
安胃散
【组成】乌贼骨、乳香、没药、陈皮、花椒、甘草、川贝各适量
【制用法】将上药制成散剂。每服3g,日服2~3次。
【功效】胃腕疼痛,呕恶泛酸者。
【出处】《中医外科学》
1、炖猪肚治胃院隐痛
方剂猪肚(猪胃)200克,鲜姜50克,肉桂5克。
制用法猪肚洗净切丝,同姜与肉桂放在碗内,隔水炖至熟烂,分2次吃完。功效补益脾胃。疗脾胃阳虚或胃寒所致的胃院隐痛、喜热畏寒、吐清水.口淡不渴等。
验证据多名患者反映,用上方效果奇佳。
2、土豆治胃胱隐痛不适
方剂土豆(不去皮)250克,蜂蜜少许。
制用法将土豆洗净,切成丁,用水煮至成粥状。服时加蜂蜜。每日晨空腹食用,连服半月。
功效和中养胃。用于胃脘隐痛不适。
验证孙xx,男65岁,久犯该病,后常食上方,渐愈。
备注禁用发芽的土豆,吃后轻者导致泻痢,重者中毒呕吐,应特别注意。3、白砂糖水治中虚院痛
方剂白砂糖150克。
制用法加水煎煮至汤浓为度。饮用。
功效降浊解毒。治中虚胧痛、食鱼蟹引起的反胃不适及吃蒜口臭等。验证经编者多次观察,该方确有良效。
4、洋白菜粥治胃脘拘急痛
方剂洋白菜50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洋白菜洗净,切碎煮半小时,捞出菜不用,下米煮粥。日食2次。功效缓急止痛。用于胃脘拘急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