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概述】
腹痛是指以腹部胃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的症状。这里主要探讨小儿胃肠功能失调所致的功能性腹痛,外科急腹症如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等,过敏性紫癜性腹痛,虫积腹痛等都不属于本症的范围。
本症常见于西医的小儿肠麻痹、小儿肠痉挛等病。
【症状】
(l)寒凝:突然腹痛,阵阵发作,痛处喜嗳,得温则舒,遇寒痛甚,肠鸣漉漉,或兼吐泻。痛甚者,额冷汗出,面白唇紫,手足发凉,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紧。
(2)食积:脘腹胀满疼痛,按之痛甚,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或腹痛欲泻,时有呕吐,吐物酸馊,吐泻后觉舒,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苔厚腻,脉滑。
(3)实热:腹痛胀满,疼痛拒按,面唇红赤,烦躁哭闹,口渴饮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
(4)虚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神倦纳少,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5)气滞:脘腹胀痛,走窜攻冲,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小腹,嗳气或矢气则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
(6)血瘀:腹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或腹部触之有包块,按之痛甚,舌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
【病因分析与鉴别】
(l)寒凝腹痛与虚寒腹痛:腹痛都因寒而作,痛而喜按,但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前者由于感受风冷寒邪,搏结肠间,或由于饮食当风,或过食生冷,使中阳受遏,以致寒凝气滞,寒主收引,不通则痛,故有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寒气散,阳气暂通,故有痛处喜暖,得温则舒,寒伤脾胃,运化失常,故有肠鸣漉漉,或兼吐泻;遇寒则气血更凝,故有遇寒痛甚,额冷汗出,面色苍白,唇色紫黔,手足发凉;舌淡红,苔多白滑,脉沉弦紧为寒凝之象。后者由于小儿素体中气不足,脾阳不振,或病后体弱,脾胃虚寒,或过食寒凉,脾阳受损,不能温运水谷,以致寒湿停滞,气机不畅,故有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脾阳不振,水谷运化失司,气血不足,失于温养,故有神倦纳少,手足清冷,或食后作胀,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细。
(2)食积腹痛与实热腹痛:两者均为实证,都有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前者由于乳食不节,饱食过度,或摄入肥甘炙博等难消化之物,致使乳食壅滞肠中,气机壅塞不通,故有皖腹胀满,疼痛拒按;乳食停滞,化腐作酸,故有不思乳食,嗳腐吞酸;积滞中阻,脾胃升降失常,故有呕吐腹泻;吐泻之后,积滞暂去,故吐泻后觉舒;食积胃肠,胃不和则寐不安,故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苔厚腻,脉滑为食积之象。后者多由于积滞不化,郁久化为燥屎,或感受暑热之邪,热结肠胃而致腑气不通,故腹痛胀满,疼痛拒按;郁热上蒸,故面唇红赤;热扰神明,则烦躁哭闹;热郁津伤,则口渴饮冷,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均为热结肠腑之象。
(3)气滞腹痛与血瘀腹痛:气滞与血瘀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滞可致血瘀,血瘀亦可致气滞,但两者又有有形无形之别,气滞腹痛以胀痛,痛无定处为特征.血瘀腹痛以刺痛,痛有定处为特点。前者多由于情志不畅,肝木乘脾,或因过食产气食物,气滞于肠,气机不畅,故脘腹胀痛,走窜攻冲,痛引两胁,或痛引小腹;气从体内排出,通则不痛,故嗳气或矢气则痛减,后者多由于小儿腹部受伤,或手术后,致经络损伤,气血凝滞,故有腹痛经久不愈,痛如锥刺,固定不移,瘀结黏连,凝于一处,难以消散,故腹部触之有包块;且兼有舌紫黯或有痛点、瘀斑,脉涩等血瘀之象。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外陵 | 50 | 50 | 双穴 |
神阙 | 50 | 60 | 单穴 | |
第2天 | 天枢 | 50 | 50 | 双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第3天 | 腹结 | 50 | 40 | 双穴 |
关元 | 50 | 60 | 单穴 | |
神阙 | 50 | 60 | 单穴 | |
第4天 | 期门 | 50 | 40 | 双穴 |
中极 | 50 | 60 | 单穴 | |
神阙 | 50 | 60 | 单穴 | |
第5天 | 肾俞 | 50 | 60 | 双穴 |
照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0 | 60 | 单穴 | |
第6天 | 命门 | 50 | 60 | 单穴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0 | 60 | 单穴 | |
第7天 | 意舍 | 50 | 40 | 双穴 |
膻中 | 50 | 50 | 单穴 | |
气海 | 50 | 60 | 单穴 |
【案例】
段瑛春神阙艾灸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案。石某,女,5岁,于1995年5月6日就诊。其母代诉,阵发性腹痛半年,以脐周疼痛为主,痛甚时难以忍受,揉按不减,曾多次就医查便常规未发现虫卵,并与情志不遂有关,查体:舌质略隐青、脐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便常规正常。诊断:儿童功能性腹痛。将艾条点燃,置于神阙穴上,以皮肤能耐受热为度,使局部潮红,时间10分钟,治疗1次后疼痛大减,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连续治疗5天,疼痛消失,半年后随访无反复。
【艾灸体会】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胃薄弱,易为外界因素所干扰。因此应使患儿避免感受风寒,注意保温,以免寒邪直中脏腑而引起腹痛,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油腻之物。
1.取穴: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针刺加灸。寒证配合神阙隔盐灸。
2.推拿寒痛则补脾经,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捏揉一窝风,拿肚角;伤食痛则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方,揉中脘,揉天枢,分腹阴阳,拿肚角:虚寒痛则补脾经,补肾经,推三美,揉外劳,揉中脘,揉脐,按揉足三里。
【腹部中寒】
【主证】腹部疼痛,阵阵发作,得温则舒,面色苍白,额冷汗出,或食生冷而引起呕吐,腹泻,小便清利,舌淡质,苔薄白,脉沉弦或紧。治法:温中祛寒,行气止痛。
【方药】养脏散加减。木香6克,丁香5克,沉香5克,当归6克,川芎5克,肉桂3克,白芍10克,藿香6克(后下),甘草5克。
【方解】木香,丁香,沉香,藿香为芳香散寒之品,调理气机;当归,川芍温通血脉;肉桂温中散寒,使寒邪得温则散,气血运行;白芍舒缓拘急。
【加减】如呕吐加法夏8克,和胃降逆止呕;挟滞加炒谷芽15克,陈皮3克开胃,醒脾。
【乳食积滞】
【主证】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口气酸臭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或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呕吐,夜卧不安,时时啼哭,舌红,苔厚腻,脉弦滑,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导滞,行气止痛。
【方药】保和丸合香砂平胃散。苍术6克,陈皮3克,厚朴5克,砂仁3克,香附6克,枳实6克,山植6克,神曲5克,麦芽10克,白芍8克,甘草3克。
【方解】苍术、陈皮、砂仁、香附、枳壳理气行滞,山植、神曲、麦芽消食化积,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加减】大便不通,泻下痛减,加槟榔8克、莱服子10克攻下食积;食滞发热、烦躁不安、口渴饮水、便秘可去苍术、砂仁加大黄5克(后下),玄明粉10克以清热通腑,荡涤肠胃积滞。
【脏腑虚冷】
【主证】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按喜温,得食痛减,面色白,精神疲倦,四肢清冷,胃纳减,食后腹胀,大便烂,舌淡苔白。
【治法】温中补虚,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桂枝5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北芪10克,大枣4枚,炙甘草5克,生姜2片。
【方解】桂枝温经和营;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大枣,党参,白术甘温补中;生姜温中法寒。全方有温中补虚、散寒止痛作用。
【加减】气不足可加黄芪12克以补气;血不足可加当归5克以养血;呕吐加丁香5克、吴荣萸5克以温中降逆。
【气滞血瘀型】
【主证】院腹胀闷,痛拒按,痛如针刺,痛有定处,面色晦暗,舌紫暗,有瘀点。治法:理气行滞,散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肉桂3克,干姜2克,小茴香5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赤芍6克,川芎6克、当归6克,元胡6克,没药6克。
【方解】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通脉;蒲黄、五灵脂、赤节、川芎、当归活血散瘀;元胡、没药理气活血、软坚止痛。全方有理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加减】气滞胀痛加川悚子10克,乌药6克理气止痛;如触及包块,加三棱8克,载术8克,穿山甲15克以散瘀化症。
1、白萝卜500克,蜂蜜150克。将萝卜切丁,放于沸水中煮熟捞出,晾晒半日,再放锅内加蜂蜜用小火煮沸,调匀,冷却后装瓶,每日服3汤匙。适合于胃部胀痛、嗳气、反酸的患儿食用。
2、牛奶220ml,蜂蜜30克,鹌鹑蛋1只。将牛奶先煮沸,打入鹌鹑蛋,再煮数分钟后加入蜂蜜即成。每早服用。适合胃痛、口渴、纳呆、便秘的患儿用。
3、饴糖20克,冲入豆浆250毫升内,煮沸后空腹饮用。适合胃部隐痛、手足不温,怕冷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