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重概述】
身重是指肢体沉重,活动不利,难以转侧的症状。本症又称“体重”、“四肢重”。
本症多与湿邪有关,如《张氏医通》:“身重多属于湿”。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得之则肢体沉重。
【症状】
(1)湿著肌表:身重疼痛,转侧不利,发热恶寒,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呕恶,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腻,脉濡缓。
(2)风水相搏:身重,面目浮肿,畏风怕冷,发热头痛,肢节痠楚,咳嗽,咽痛,尿少,舌苔薄白,脉浮
(3)阳虚水泛:身重不痛,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纳呆便溏,神倦肢冷,腰痠重,小便短少,舌淡而胖,苔白滑,脉沉细缓。
【病因分析与鉴别】
(l)湿著肌表身重与风水相搏身重:两证均属外感表证,早期便可出现身重疼痛、发热恶寒等症状。但前者多由外湿入浸肌表,湿性黏滞沉着,故见身重。辨证要点:头胀如裹,皮肤无浮肿,兼有胸闷纳呆、舌苔白腻等湿阻的症状;后者由于风邪袭肺,肺失通调水道,影响膀胱气化,邪在肌表,塞遏经遂,故见身重,肢节痠楚。辨证要点:身重稍轻,且有面目浮肿,兼有恶寒发热,咽痛咳嗽等风邪袭肺的症状。
(2)阳虚水泛身重:本证由脾肾阳虚则水湿泛滥,故肢体沉重。辨证要点:身重而不痛,肢体倦怠乏力,下肢浮肿.兼有而色萎黄或苍白无华,纳呆便溏,尿少,腰疲等症状。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2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脾俞 | 54 | 50 | 双穴 |
水分 | 54 | 50 | 单穴 | |
阴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第3天 | 肺俞 | 54 | 50 | 双穴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第4天 | 肩髃 | 50 | 30 | 双穴 |
曲池 | 48 | 30 | 双穴 |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
第5天 | 髀关 | 48 | 30 | 双穴 |
风市 | 48 | 30 | 双穴 | |
阳陵泉 | 48 | 30 | 双穴 |
【案例】
周德祥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骨质疏松症
寒湿痹阻:症见腰背痛或全身骨痛,遇寒加重,身重困倦,或关节屈伸不利,舌苔白滑,脉滑。治宜温化寒湿,基本方肾俞、脾俞及原穴太溪、太白、绝骨,骨会大杼及筋会阳陵泉加阴陵泉,重灸关元。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身重症效果肯定,但需结合表里虚实辨证论治,若因水湿引起重症,心肾功能低下者,需要综合治疗。
主穴:上肢:肩髑、曲池、合谷;下肢:髀关、风市、阳陵泉、足三罩.
配穴:湿著肌表身痛加肺俞、中脘;湿热加阴陵泉;风水相搏身重加三焦俞、中极、气海;阳虚水泛加脾俞、肝俞、肾俞;头重身痛加风池.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施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方义:身重症多与湿邪有关,"身重多属于湿".
因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感之则肢体沉重.故在局部取穴通经活络除湿,外加肺俞、中脘宣肺健脾除湿,加阴陵泉健脾化湿,增强疗效,配三焦俞、中极、气海通调水道;脾胃虚弱,取其背俞穴以健补脾胃;肝肾不足取其背俞穴,滋养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