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浑浊

所属科室:二阴症状
所属部位:二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11:39:15 AM

【小便浑浊概述】
小便浑浊,简称尿浊,又叫溺浊。指尿液浑浊不清,色如泔浆,而排尿时并无尿道涩痛的症状。尿浊而色白如泔浆者称为白浊,初尿不浑,留置稍长,沉淀呈积粉样者亦属本症。本症病位在下焦,主要涉及肾、膀胱、脾等脏腑。多由于下焦湿热,膀胱泌别失职:肾阴亏虚,阴虚内热,热移膀胱,清浊不分;脾虚气陷,精微下渗;肾阳不足,失于固摄所致。临床虚多实少,主要有下焦湿热、肾阴亏虚、肾阳虚衰、脾虚气陷、脾肾两虚五种证型。 本症涉及现代医学的丝虫病、肾痨、精浊、肾系癌瘤,小儿外感或内伤,胸腹部创伤或手术等。

【症状】

(1)下焦湿热:小便浑浊如米泔,时夹滑腻之物,或小便黄赤而浑浊不清,常有尿频尿短,或小便灼热疼痛,或伴轻度疼痛,兼见身热烦躁,胸满脘闷,口于不欲多饮,大便秘结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肾阴亏虚:小便浑浊如泔浆,尿量不多,或有涩痛,兼见头晕,耳鸣,耳聋,咽干,颧红盗汗,骨蒸劳热。
(3)肾阳虚衰:小便浑浊,尿频数清长,伴面色淡白,头晕无力,精神委靡,腰痠膝软,畏寒肢冷,阳痿,舌淡苔白,常有齿痕,脉沉弱。
(4)脾虚气陷: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日久不愈,或尿时不甚浑浊而沉淀呈积粉样,尿有余沥,兼见面色萎黄,精神疲倦,语声低怯,腹胀纳减,少腹坠胀,大便溏薄,或有内脏下垂,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5)脾肾两虚:小便浑浊,尿频数清长,头晕耳鸣,面色萎黄,纳食减少,气短神疲,肌肉消瘦,四肢不温,腰腿痠软,舌淡苔白滑,脉虚缓。

【病因分析与鉴别】

(l)下焦湿热尿浊与肾阴亏虚尿浊:二者皆有热象。下焦湿热尿浊为实热证,下焦湿热影响膀胱气化,泌别失职,故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夹有滑腻之物,或小便短赤,伴尿频,尿急、尿痛;湿热内蕴,见胸满脘闷,口渴不欲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等。肾阴亏虚尿浊为虚热证,阴虚内热,热移膀胱,气化失司,清浊不分,故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小便黄赤,但尿频、尿痛少见,阴亏火旺,则见头晕耳鸣,颧红盗汗,虚烦不寐,腰膝痠软等之征。
(2)肾阳虚衰尿浊与脾虚气陷尿浊:二者均有尿频量多,属虚寒证,鉴别点为:肾阳虚衰尿浊以肾阳虚为主,膀胱泌别失职,脂液失约,故小便浑浊,但色淡不浓。多见于年高休弱者,肾虚不温,常兼有面色淡白或晦黑,头晕耳鸣,精神委靡,四肢不温,阳痿,腰膝痠软等症。脾虚气陷尿浊以脾气虚为主,脾虚气陷,约束无力,精微下流,故小便浑浊,排尿时虽尿液浑浊不甚,然静置后常有积粉样沉淀,劳累后症状加剧;脾虚失运,常兼有纳减便溏,少腹坠胀,或伴脱肛等症。
(3)脾肾两虚型:脾不升清,肾失封藏,膀胱失约导致小便浑浊。其特点是:兼有脾虚气陷(体倦神疲,少腹坠胀,纳减便溏)和肾阳虚衰(头晕耳鸣,腰膝痠软,阳痿)的表现。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关元5460单穴
曲骨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照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志室5450双穴
复溜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命门5460单穴
天枢545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神阙5460单穴
第6天膈俞5450双穴
京门52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7天大肠俞5440双穴
水道54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8天章门5240双穴
阴谷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9天期门5240双穴
悬钟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艾灸对本病有改善症状的作用,临床当根据尿浊的病种与证候进行论治,若对以尿浊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暂以尿浊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治疗。

【湿热内蕴】

小便混浊或夹凝块,上有浮油,或带血色,或夹有血丝、血块,或尿道有热涩感,口渴,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程氏草藓分清饮加减。

【脾虚气陷】

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小便混浊如白浆,小腹坠胀,尿意不畅,面色不华,神疲乏力,消瘦,劳倦或进食油腻则发作或加重,舌淡,脉虚数。

[治法]健脾益气升清固涩

[方药]补中益气汤

可加苍术以健脾化湿浊;若尿浊夹血者,酌加小蓟、藕节、阿胶、旱莲草;若脾虚及肾而见肢冷便溏者,可加附子、炮姜。

【肾元亏虚】

尿浊迁延日久,小便乳白如凝脂或冻胶,精神萎靡,消瘦无力,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偏于阴虚者,见烦热,口干,舌质红,脉细数;偏于阳虚者,面白不华,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沉细。

[治法]偏肾阴虚者,宜滋阴益肾;偏肾阳虚者,宜温肾固涩。

[方药]偏肾阴虚者,用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偏肾阳虚者,用鹿茸补涩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