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失禁概述】
小便失禁是指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患者不能控制排尿,或因咳嗽、喷嚏、行走、直立、用力、心情急躁、激动、大笑、高声呼叫、受到惊吓或听到滴水声时,致使尿液淋漓不尽或不自主外溢的症状。多由于劳伤、忧思、疲劳、病后气虚、老年肾亏等,使下元不固、膀胱失约而致。其他如湿热、瘀血积于膀胱、产后伤膀等亦可致尿失禁,临床虚多实少,主要有下焦瘀滞、肺脾气虚、膀胱蓄热,肝肾阴虚,肾气虚寒五种证型。
尿有余沥指排尿仍可控制,仅尿后有少量尿液自行滴出,不属本症范围。
本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尿失禁,可分为充溢性尿失禁、无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性尿失禁五类。涉及尿道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尿道梗阻,尿道瘘,妇女妊娠,产后、子宫脱垂,男子前列腺手术后等。
【症状】
(1)肾气虚寒:小便失禁,随时自遗,尿频而清长,神疲怯寒,倦怠乏力,面色咣白,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四肢不温,或见滑精早泄,阳痿,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2)肺脾气虚:产后或病后,小便失禁而频急,时有尿自遗,甚至咳嗽、直立、喷嚏、谈笑等均可使小便失禁,伴咳喘气怯,神疲体倦,纳呆腹胀,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
(3)膀胱蓄热:小便失禁.滴沥而出。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尿时灼热.时有尿液自遗.小腹重坠不适,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4)肝肾阴虚:小便失禁,尿量短涩而色黄,尿道灼热,常伴有头晕耳鸣,两颧潮红,口渴心烦,腰痠腿软,骨蒸盗汗,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5)下焦瘀滞:小便不禁,小腹胀满隐痛,或可触及肿块,舌质黯或有斑点,苔薄,脉弦涩。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肾气虚寒小便失禁与肺脾气虚小便失禁:二证皆属虚证,肾气虚寒小便失禁,多因阳虚火衰,气化不能,制约失职所致,兼见小便清长,形寒肢冷,腰痠膝冷,阳痿等.肺脾气虚者,肺气损而失治节,脾气陷而失固摄,致膀胱气化失常而小便失禁,兼见尿频而量少,咳嗽喘逆,纳差便溏,食后腹胀等肺脾气虚表现。
(2)膀胱蓄热小便失禁与肝肾阴虚小便失禁:膀胱蓄热小便失禁为实热症,为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司,约束不利所致,故起病较急,见尿赤尿黄,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滴沥而出,肝肾阴虚小便失禁为虚热症,为阴亏内热,虚热下扰,膀胱失约所致,发病较慢,兼见头晕耳鸣目眩,胁肋隐痛,腰痠腿软,五心烦热等。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曲骨 | 54 | 60 | 单穴 |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下脘 | 54 | 50 | 单穴 |
天枢 | 54 | 50 | 双穴 |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然谷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5天 | 膀胱俞 | 54 | 50 | 双穴 |
上脘 | 54 | 50 | 单穴 | |
中极 | 54 | 60 | 单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6天 | 大肠俞 | 54 | 40 | 双穴 |
水道 | 54 | 5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艾灸体会】
艾灸治疗小便失禁有很好的疗效,但应注重对原发病的治疗。临床选穴多以俞募穴相配,远近穴相配,方法多采用针灸并用,以温补下元。小便失禁,可见于寒、热、虚、实等不同证候,临证时应细心辨析。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经常作收腹、提肛练习。
【临床表现】
在清醒状态下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或因咳嗽、喷嚏、行走、直立、用力、心情急躁、激动、大笑、高声呼叫、受到惊吓或听到滴水声时,小便自行流出。
小便常规检查一般正常。膀胱尿道造影可确定有无梗阻、梗阻部位及程度。
1.肾气不固小便不禁,尿液清长,神疲怯寒,腰膝酸软,两足无力,舌质淡、苔薄,脉沉细无力。
2.脾肺气虚尿意频急,时有尿自遗,甚则在咳嗽、谈笑时也可出现尿失禁,小腹时有坠胀,面白气短,舌淡红,脉虚软无力。
3.湿热下注小便频数,排尿灼热,时有尿自遗,溲赤而臭,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滑数。
4.下焦瘀滞小便不禁,小腹胀满隐痛,或可触及肿块,舌质暗或有紫斑、苔薄,脉涩。
1.基本治疗
治则:肾气不固、脾肺气虚者补气固本,针灸井用,补法;湿热下注、下焦瘀滞者清热化湿、通瘀固腭,针刺为主,泻法。
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
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
方义:中极、膀胱俞为俞募配穴法,可调理膀胱气机,增强膀胱对尿液的约束能力;肾俞补肾固涩;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脾、肝、肾的气机。四穴相配,共奏益肾固腭之功。
加减:肾气不固加关元、命门补肾固本;脾肺气虚加肺俞、脾俞、足三里补益肺脾;湿热下注加阴陵泉、行间清利湿热;下焦瘀滞加次谬、太冲活血行滞。
操作:刺中极、关元时针尖朝向会阴部;肺俞、脾俞不可直刺、深刺;关元、命门多用灸法;其他渝穴常规针刺。
2.其他疗法
(1)耳针:取膀胱、尿道、肾。毫针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电针:取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腹部三穴针刺时要求针感放射至前阴部。电针用疏密波或断续波刺激30分钟。每日l~2次。
【盐炒补骨脂小茴香丸】
盐炒补骨脂、盐炒小茴香各等份。两种药材分别研细末,混合,用酒调糊为丸状,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50粒。饭前温酒或盐水送服。补骨脂昧辛、性苦,可温肾助阳、纳气、止泻,适用于治疗肾虚作喘、腰膝冷痛、五更泄泻、尿失禁、小便失禁。
【菟丝子茯苓莲子丸】
菟丝子150克,白茯苓90克,石莲子(去壳)60克。所有材料研成细末,白酒适量,同药末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粒,饭前用盐水送服。菟丝子性温、味甘,可滋补肝肾、固精缩尿、止泻。本方运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胺酸软者,适用于脾肾阳虑、小便频数,余淋不尽者服用。
【益智仁丸】
巴戟天(酒浸泡煮熟,晒干)、益智仁(酒浸泡煮透,晒干)、桑蠕蛸、菟丝子各等份。所有材料一起研末,久煮为糊制为丸状,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饭前用盐水送服。巴戟天味辛、甘,性温。适用于肾虚阳痿、女子宫冷不孕、小便频数、肾虚小便失禁等。
【银杏覆盆子汤】
银杏果(白果)6枚,覆盆子10克,猪膀胱150克,食盐少许,先将银杏去壳后炒熟,猪膀胱洗净切块,与覆盆子一同入锅,加水炖至熟烂,吃肉饮汤。此汤具有补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小便失、老年多尿症等。
1.酸石榴烧存性,每次服6克。
⒉.香菇100克泡发洗净,猪瘦肉100克切薄片,白糖、酱油、盐、淀粉适量和黄酒5克调成芡汁。食油烧至九成熟时把肉片和香菇下锅爆炒15分钟,然后倒入芡汁炒匀。佐餐食。
3.猪小肚150克用盐将外壁洗净,白果5枚去壳,覆盆子10克。同入沙锅内,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煮约2小时。饮汤食肉。补肾缩尿。
4.黄牛肉100克洗净、切块;覆盆子50克,洗净,用黄酒湿润。铁锅加食油翻炒牛肉5分钟,加黄酒、酱油4匙再焖5分钟,加覆盆子和少许茴香,再加冷水浸没牛肉,烧开后改小火炖2小时。佐餐,食肉饮汤。
5.党参核桃煎:党参15克,核桃仁10克,浓煎饮汁食肉。此方有益气固肾功效,对老年人小便不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