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脱垂

所属科室:消化系统病症
所属部位:

更新时间 : 2/4/2021 2:44:18 PM

【胃粘膜脱垂概述】
胃黏膜脱垂是指胃窦黏膜脱入十二指肠所引起的一系列证候。属中医胃脘痛、呕吐范畴。本病好发于40~60岁,尤以30~40岁壮年人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症状】

胃黏膜脱垂。X线钡剂检查可明确诊断。胃脘痛,左侧卧位则痛缓解。并发幽门梗阻时则痛剧,上消化道出血前则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胀满,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内关42-4740-50双穴

中脘48-5450-70单穴

足三里45-5250-6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2天至阳47-5250单穴

期门45-5050双穴

太冲45-4850双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第3天膈俞47-5350双穴

血海42-4840-50双穴

巨阙45-5050单穴

神阙48-5550-70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坚持施灸,效果甚佳。若配合吃补中益气丸,可提高疗效。

【案例】

黄某,男,39岁。
主诉:胃痛持续2年余,百药罔效。医院钡餐检查诊为胃溃疡及胃黏膜脱垂症。
查体:痛有定处,如锥刺刀割,胃部坚硬拒按,大便色黑。舌质紫暗、边有淤斑,脉弦涩。
灸疗:用隔物灸仪在家自灸:1日,内关、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2日,至阳、期门、太冲各50分钟;3日,膈俞、血海、巨阙各50分钟。3日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60分钟。灸疗5次后胃部坚硬感消失,半月后胃痛已止,大便转黄。嘱继续灸,1个月后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进食加剧,反胃或出血,伴消化不良。以健脾理气,和胃降逆为主。

取穴:中腕,内关,足三里。腹痛加梁丘,梁门。有出血加血海。消化不良加脾俞,胃俞。

隔日一次,留针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五天一疗程。


【升提活血汤功能主治】

【功能】补气升提,温中化痰。

【主治】胃粘膜脱垂。

【处方组成】黄芪30克、党参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细辛5克、蒲公英10克、枳实10克、肉桂10克、红花12克、蒲黄1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三棱10克、获术10克、丹皮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合并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加白笈12克、白芷10克、延胡索8克、儿茶10克,或用锡类散3克,饭后2小时服,每日3次;伴有疣状胃炎或肥厚性胃炎者,加炮山甲8克、王不留行12克;合并有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蛙5克或土鳖10克;伴有食道炎者,饭后吞服黄连素粉。4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不能多喝水)。

【临床疗效】治疗77例,治愈7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剂,最多120剂。

【升阳收膜汤】

【功能】益气升阳,养血柔肝,缓急止痛。

【主治】胃粘膜脱垂。

【处方组成】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乌贼骨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升麻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兼脾胃虚寒者加挂技、炮姜;兼胃热或肝火者加姜黄连或左金丸;兼呕吐者加姜夏、枳壳或竹茹、枇杷叶;兼吐血者加参三七、白技。

【临床疗效】治疗3例,均痊愈。

【处方来源】周午平。

【胃溃疡汤】(方源)《福建新医药》

【组成】吴茱萸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木香10克,乌药10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一日服2剂,连服3周为一疗程。

【功效】温中益气,散寒止痛。

【主治】胃脘痛(溃疡病、胃粘膜脱垂等)。

证见胃院胀痛,吐清水,腹中有冷感,喜热饮,嗳气频作,喜按喜温,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无力。

【按语】本方iiE~2胃院痛,喜温喜按,吐清水,脉弦为辨证要点。

【固膜汤】(方源)《湖南中医杂志》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5克,姜半夏12克,厚朴10克,枳壳10克,沉香6克,丹参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2煎,水煎取汁300毫升,分3~6次空腹月艮用。

【加减】脾阳虚者加干姜、桂枝;胃阴虚者加麦冬、白芍;腹胃湿热重者加黄连、苍术、藿香;呕吐甚者加砂仁、白蔻仁、藿香;肝郁者加香附、佛手;便秘者加桃仁、大黄。

【功效】健脾温中,和胃止呕,通降腑气,活血通络。

【主治】胃粘膜脱垂。证见胃院痞满,时有恶心呕吐,食后尤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时有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形休消瘦,四肢不温,胃院按痛,舌质淡,苦白腻,脉弦无力。

【按语】本方证以胃院痞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对有完谷不化,面黄体瘦,四肢不温,胃按痛,舌淡,苔腻祛寒湿中药,脉弦为辨证要点。本方用以治疗胃粘膜下垂。

【升陷降逆汤】(方源)《中医杂志·周念兴》

【组成】黄芪18克,党参18克,枳实10克,白术10克,乌梅10克,柴胡10克,佛手12克,升麻8克,炙甘草6克。

【用法】上方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1月为1疗程。

【加减】呕逆严重者加半夏、藿香;腹痛明显者加木香、元胡;食欲呆滞者加谷芽、麦芽;幽门梗阻者重用黄芪、枳实、乌梅;合并出血者加荷叶炭、仙鹤草。

【功效】益气升陷祛寒湿中药,健脾和胃,升降并调。

【主治】胃粘膜脱垂。证见胃痛、嗳气、泛恶、呕吐、痞满、纳呆、乏力,便溏等胃气上逆之症和脾气不足之象。

【香砂保和丸加减】(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蒲辅周》

【组成】法半夏30克,茯苓30克,陈皮30克,炒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鸡内金(炮),30克,草蔻仁15克,香橼皮15克,制香附15克。山楂15克,炒麦芽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饭后服2克,白开水送下。

【功效】化湿消滞,调和肠胃。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证见胃脘痛食纳欠佳,无嗳气及吐酸,大便偏燥,2-3天1次。手心常出汗,睡眠不宁。脉弦缓有力,舌淡苔秽腻。

【清肝和胃降逆方】(方源)《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夏度衡》

【组成】姜黄连9克,吴茱萸2.4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3克,香橼皮9克,陈皮6克,焦白术9克,茯苓12克,瓦楞子30克,(先煎),石决明18克(先煎),乌白片18片(分3次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肝柔肝,和胃降逆。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证见院腹隐隐作痛,食后更剧,泛酸,口苦腹胀,大便秘结,脉弦细,苔黄腻。

(按语)本案用芍药甘草汤合左金丸加味治疗。芍药、甘草和中缓急﹔黄连、吴茉萸清热降逆止呕。两方合用起到清肝柔肝,和胃降逆的作用。根据临床观察,胃粘膜脱垂的主要表现是气虚,中气不足者应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案有肝郁化火的症状,故先清肝、柔肝、疏肝,后用香砂六君子汤调理以补其气,使病得痊愈。

【升提活血汤】(方源)马山等验方《中医杂志》

【组成】黄芪3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蒲公英10克,枳实10克,肉桂10克,蒲黄10克,三棱10克,茂术15克,丹皮10克,细辛5克,红花12克,川芎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合汁分2次温服,每日服1剂。(功效)温中化瘀,补气升提。

【主治】胃粘膜脱垂症。

【胃潴留―大承气汤加味】(方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大黄10克,芒硝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黄连12克,槟榔12克,牵牛子12克,载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功效】荡涤积滞,消痞除满,消炎泻下。

【主治】糖尿病性胃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