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浮肿

所属科室:月经症状
所属部位:二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4:28:49 PM

【经行浮肿概述】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浮肿者,称经行浮肿、“经来浮肿”。 经行浮肿,古代文献少有专论。惟《叶氏女科证治》曾提示:“经来遍身浮肿.此乃脾土不能克化水变为肿。”并用木香调胃汤治疗。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

【症状】

(1)脾肾阳虚:经行面浮肢肿,按之凹陷不起,晨起头面肿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腹胀纳减,腰膝痠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2)气滞血瘀: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月经量少,色黯有块,脘闷胁胀,烦躁易怒或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

【病因分析与鉴别】

早在《内经》就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可见脾肾阳虚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脾肾阳虚之人,因经前、经行之时,气血下注胞宫,脾肾更虚,气化失司,水湿不运,遂生浮肿。另外,本病也有因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滞而作胀者。
(1)脾肾阳虚: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或房劳多产,伤及脾肾,经水将行,精血下注于胞中,脾肾益虚,气化不利,水湿不运,溢于肌肤引起浮肿。脾肾阳虚,经前及经期气血流注冲任,脾肾益虚,阳气不足,气化不利,水湿泛溢于肌肤,则见头面四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脾肾虚损,经血失约,则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脾失健运,故纳减腹胀,大便溏薄;肾虚则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均为阳虚之象。
(2)气滞血瘀: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经前、经时冲任气血壅盛,气滞更甚,血行不利;气滞血壅,水湿运化不利,水停气阻,发为浮肿,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又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盛,气滞血壅,水湿运化不利,水停气阻,则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气机阻滞,经血运行不畅,则月经量少,色黯有块;肝失疏泄,故脘闷胁胀,烦躁易怒或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涩,均为气滞血瘀之征。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关元5460单穴
曲骨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水分5450单穴
水道545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偏历4830双穴
复溜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4天小肠俞5440双穴
阳陵泉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5天大肠俞5440双穴
腹结54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艾灸体会】

经行浮肿的发生主要与脾、肾、肝三脏关系密切,根据浮肿按之凹陷不起或按之随手而起,以及伴随的临症表现辨其虚实,临床往往以虚证多见,治疗多以温补脾肾而取效,实证治宜行气活血,佐以化湿消肿。

主穴:三阴交、水分、三焦俞.

配穴;脾肾阳虚加脾俞、肾俞;气滞血瘀加肝俞、太冲.

操作:三阴交常规操作;水分直刺0.8~1.2寸平补平泻;三焦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5~0.8寸,平补平泻.脾肾阳虚针用补法或温针法以温补脾肾;气滞血瘀平补平泻或泻法.

方义:方中三阴交可以健脾化湿,养血调经{水分化湿利水;三焦俞调整三焦的气化功能,加强水液的气化.配脾俞、肾俞增强健脾利水之功;肝俞、太冲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1.脾肾阳虚

主要证候:经行面浮肢肿,晨起头面肿甚,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证候分析:脾肾阳虚,水湿泛溢,则见四肢浮肿。脾虚失运,则纳减腹胀,大便稀溏。腰为肾府,肾虚则腰膝酸软。脾肾虚损,经血失固,则经行量多,色淡红质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乃为阳虚不足之候。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代表方:肾气丸《金贵要略》合苓桂术甘汤。

方药: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甘草。

2.气滞血瘀

主要征候:经行肢体肿胀,按之随手而起,色黯有块,脘闷胁胀,善叹息,舌紫黯,苔薄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气滞血行不畅,则肢体肿胀;苔薄白,脉弦细,均为气滞血瘀之征。

治法:理气行滞,养血调经。

代表方:八物汤(《济阴纲目》加泽兰、茯苓皮。

方药: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延胡索、川楝子、炒木香、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