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抽搐概述】
经行时发生四肢麻木、抽搐,经后即愈,呈周期性发作者,称为“经行抽搐”。经行抽搐应当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抽搐相区别。
【症状】
(l)血虚:经行肢体抽搐,程度较轻,伴有麻木,经后恢复正常,其月经量多,色淡,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弱或细滑无力。
(2)肝郁血虚:经期情绪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发作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乏力,肢软,大便秘结。舌质黯红或稍淡,苔少,脉细弦。
(3)风痰:经期胸闷恶心,头晕目眩,继而四肢抽搐,不省入事,舌苔白腻或薄腻,脉弦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血虚抽搐与肝郁血虚抽搐:前者系因素体血虚,加以经期失血,肝血益虚,筋失所养而致;而后者则缘于忧思抑郁,肝气郁滞,郁久伤及阴血,以致筋脉失养,发生抽搐。
辨证要点为:血虚抽搐,证见肢体抽搐,麻木,抽搐时间短暂,并兼见面色咣白,舌质淡,脉细软无力等血虚症状。肝郁气滞抽搐,一般在发病前多有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等,发病时四肢抽搐,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肢软,乏力,患者多有脏躁病史。
(2)风痰抽搐:多由素有风痰,经期正气较虚,风痰内扰,壅闭经络所致。证见经前胸闷恶心,头晕目眩,全身疲劳,继则四肢抽搐,不省入事,舌苔白腻,脉弦滑。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2天 | 后溪 | 48 | 30 | 双穴 |
阳陵泉 | 48 | 3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3天 | 中脘 | 54 | 50 | 单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膈俞 | 54 | 50 | 双穴 |
关元 | 54 | 60 | 单穴 | |
三阴交 | 48 | 30 | 双穴 | |
第5天 | 风府 | 52 | 30 | 单穴 |
外关 | 48 | 30 | 双穴 | |
丰隆 | 48 | 30 | 双穴 |
【艾灸体会】
经前和经期保持精神舒畅,注意经期休息,注意饮食调治。日常生活调理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使气血濡养筋脉。针灸治疗应在经前一周进行。
【体针】
[取穴]
主穴:合谷、太冲、阳陵泉、后溪。
配穴:血虚抽搐者加关元、膈俞、足三里;肝郁血虚者加肝俞、足三里、三阴交;风痰抽搐加丰隆、风府、外关。
[操作]
后溪透合谷泻法;阳陵泉直刺0.5~0.8寸,泻法;太冲直刺0.3~0.5寸,平补平泻。
[方义]
方中合谷、太冲开四关,解痉止抽;阳陵泉为筋会,疏筋通络;后溪通经络,利关节。配关元、膈俞、足三里以达补益气血之功;肝俞、足三里、三阴交以达疏肝解郁,补益气血的作用。丰隆、风府、外关祛风涤痰,解痉止抽。均宜在经前一周开始治疗。
【血虚】
[主要症候] 经行肢体抽搐,程度较轻,伴有麻木,经后恢复正常,其月经量多,色淡,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或细滑无力。
[病因] 素体血虚,加以经期失血,肝血益虚,筋失所养所致。
[治则] 补养阴血。
[方药] 八珍汤加磁石、龙齿,经后服十全大补丸调摄。
【肝郁血虚】
[主要症候] 经期情绪激动,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继而四肢抽搐,发作时间较长,发病后头晕乏力、肢软,大便多秘结,舌黯红或稍淡,苔少,脉细弦。
[病因] 忧思抑郁,肝气郁滞,郁久伤及阴血,以致筋脉失养,发生抽搐。
[治则] 解郁疏肝,扶脾养血。
[方药] 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枳实、丹参,经后用归脾丸调理。
【风痰】
[主要症候] 经期胸闷恶心,头晕目眩,继而四肢抽搐,不省人事,舌苔白腻或薄腻,脉弦滑。
[病因] 素有风痰,经期正气较虚,风痰内扰,壅塞经络所致。
[治则] 熄风涤痰,镇心开窍。
[方药] 定痫丸加胆星、清半夏、僵蚕、钩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