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断前后诸症

所属科室:月经症状
所属部位:二阴部

更新时间 : 2/4/2021 4:33:55 PM

【经断前后诸症概述】
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心悸失眠,或腰背痠楚、面浮肢肿、纳呆便溏,或皮肤蚁行感、情志不宁等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诸证,亦称“绝经前后诸证”,也常称为“更年期综合征”。 西医学中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属本病范畴。双侧卵巢切除或放射治疗后,或早发绝经卵巢功能衰竭而致诸证,可参照本病调治。

【症状】

(l)肾阴虚:绝经前后,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量或少或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眩晕耳鸣,汗出,五心烦热,腰膝痠软,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2)肾阳虚: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多、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委靡,面色晦黯,畏寒肢冷,或面浮肢肿,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3)肾阴阳两虚:绝经前后,月经紊乱,量或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痠背痛,舌淡,苔薄,脉沉弱。

【病因分析与鉴别】

经断前后诸证是因绝经期机体肾虚,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相应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又因体质的不同而轻重不一,持续时间长短有异。本病的根本在于肾虚,其证型又有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之不同。阴虚者,多烘热汗出,五心烦热;阳虚者,多畏寒肢冷,腰背冷痛;若见乍寒乍热,烘热汗出者。则属阴阳两虚之候。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了女性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若绝经前后体质均好或调理得当,则绝经期“天癸竭”,经血渐止而无不适。而部分妇女由于平素和绝经前后的体质、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方面调理不当,伤及肾气,更遇绝经期肾气衰,任脉虚,天癸竭,使得阴阳平衡失调而导致本病。可见本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以肾虚为主,常见肾阴虚、肾阳虚和肾阴阳两虚二肾的阴阳失调,常涉及其他脏腑。其中主要影响心、肝、脾三脏。例如肾阴虚导致心肾不交,引起心火偏亢,肝肾同源,肾阴虚又可导致精亏不能化血,而引起肝肾阴虚,肝失柔养,肝阳上亢;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而导致脾肾阳虚。因而易出现由水湿、痰浊、瘀血、气郁或心脾两虚等所引起的证侯。
(1)肾阴虚与肾阳虚:肾阴虚素体阴虚,或多产房劳,忧虚劳倦者,年至肾阴不足、天癸渐竭的绝经期,肾阴更伤,脏腑失养,遂发经断前后诸证。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若肾阴亏虚则肝血不足,肝气偏旺,抑或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又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若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则心肾不交,倘若肾阴不足,精髓亏虚,不能上荣于脑可致髓失所养等。绝经前后,肾阴不足,冲任失调,故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量或少或多,或崩或漏;肾阴不足,脑位不充,故眩晕耳鸣;肾阴不足,阴不敛阳,虚阳上浮,则烘热汗出,虚热循经而散,则五心烦热;阴虚内热,则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肾虚筋骨失养,外府失荣,则腰膝痠软,足跟疼痛;阴虚血燥,故皮肤干燥或瘙痒。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之象。肾阳虚素体阳虚,或过用寒凉及过度贪凉,可致肾阳虚惫,正值天癸渐竭的绝经期,神阳益虚,脏腑失煦,可致经断前后诸证。若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可致脾肾阳虚;若脾肾阳虚,不能健运水湿,湿聚成痰,则造成痰湿内蕴,抑或阳气虚弱,气虚而血不行则成血瘀;因而出现经断前后诸证的复杂变化。绝经前后,肾阳渐衰,冲任不固,不能约制经血,则月经紊乱,量多、色淡黯,或崩中漏下;命门火衰,阳气不能外达,故面色晦黯,精神委靡;阳虚经脉失煦,则畏寒肢冷,腰背冷痛:肾阳不足,不能温化膀胱,则小便清长,夜尿多;水湿内停,故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均为肾阳虚衰之象。
(2)肾阴阳两虚:绝经之年,精血亏虚,肾之阴阳渐衰,或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真阴真阳不足,不能濡养、温煦脏腑,阴阳失调而致诸症丛生,绝经前后,肾阴阳俱虚,冲任失调,则月经紊乱,量或少或多,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则乍寒乍热,烘热汗出;肾精亏虚,脑失所养,故头晕耳鸣,健忘,肾虚外府失养,督脉失荣,则腰痠背痛,舌淡,苔薄,脉沉弱均为肾阴阳俱虚之征。
综上所述,妇女在绝经前后,机体由阴阳均衡向衰老过渡,随着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二脉虚衰,月经将断而至绝经,这是妇女正常的生理衰退变化。通过自身脏腑间的调节,多数妇女能顺利渡过这一时期,但部分妇女由于体质虚弱,肾虚天癸竭的过程相对较剧或较甚,或因工作、生活的不同境遇,以及外界的各种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自身调节,使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影响至心、肝、脾脏,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因而出现围绕绝经前后诸多证候,其致病机制主要是肾虚。但因妇女经、孕,产、乳,屡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所以经断前后诸症.临床相对以肾阴虚居多。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中脘5450单穴
足三里484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2天期门524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神阙5460单穴
第3天肾俞5460双穴
关元5460单穴
照海4830双穴
第4天心俞5450双穴
内关4830双穴
神门4830双穴
第5天脾俞5450双穴
气海5460单穴
三阴交4830双穴
第6天命门5460单穴
腰阳关5460单穴
涌泉5260双穴
第7天风池5230双穴
百会5230单穴
曲池4830双穴


【艾灸体会】

经断前后诸证是妇女在50岁左右,肾气渐衰,天癸渐竭,冲任虚衰,经水将断之时,若平素体虚或房劳多产,又值这一时期难以适应外界各种因素的刺激,使肾之阴阳失衡,并影响到其他脏腑气血失调,因而出现一系列证候。可见发病的根本主要在肾,所累及的脏腑主要是心、肝、脾。所表现的证候就有偏于肾阴虚、肾阳虚以及阴阳两虚的不同,且可兼挟痰湿、瘀血、气郁等。治疗上要在补益肾之阴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证候辨证施治,而且不论是中药治疗或是针灸治疗,在治疗期间均应对患者加以心理治疗,如精神安慰,使患者乐观、开朗,并嘱其劳逸结合,做好绝经前后的保健。

【体针】

[治法] 益肾宁心,调理冲任。取任脉、足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取穴]

主穴:关元、气海、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

配穴:肝阳上亢配百会、风池、太冲。脾肾阳虚配足三里、命门。心肾不交配心俞、神门、内关。

[操作]

主穴用毫针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方义] 

关元、气海属任脉,可补益元气,调和冲任。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健脾、疏肝、益肾。肝俞、脾俞、肾俞调补肝、脾、肾三脏。

【肾阴虚】

[主要症候] 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经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头部面颊阵发性烘热汗出,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足跟疼痛,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养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 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川牛膝、菟丝子、鹿胶、旱莲草、女贞子、制首乌、龟甲。

[加减] 若出现双目干涩等肝肾阴虚证时,宜滋肾养肝,平肝潜阳,加枸杞子、杭菊花、沙苑子;若头痛、眩晕较甚者,加天麻、钩藤、珍珠母以增平肝息风镇潜之效;若心肾不交,并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甚至情志异常,舌红少苔或薄苔,脉细数,治宜滋肾宁心安神,方用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加减。

【肾阳虛】

[主要症候] 经断前后,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精神萎靡,面色晦暗,腰背冷痛,小便清长,夜尿频数,或面浮肢肿,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 温肾扶阳。

[方药] 右归丸加减。

[组成]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肾阴阳俱虚】

[主要症候] 经断前后,月经紊乱,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 阴阳双补。

[方药] 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合二至丸加减。

[组成] 仙茅、仙灵脾、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等。

【合欢甘麦大枣粥】

[食材] 合欢皮15g,小麦50g,大枣7枚,炙甘草10g,粳米50g,蜂蜜适量。

[做法] 先将合欢皮、甘草先煎去渣,后入粳米、小麦、大枣同煮为粥。每日2次,空腹食用。

[功效] 宁心安神,柔肝缓急,解郁除烦。

【龙眼枣仁粥】

[食材] 龙眼肉25~50g,炒酸枣仁15~30g,粳米50g。

[做法] 将酸枣仁水煎取汁,与龙眼肉、粳米共煮成粥。

[功效] 养血宁心安神。

【熟地枸杞甲鱼汤】

[食材] 熟地15g,枸杞30g,甲鱼1只。

[做法] 将甲鱼放人沸水中烫死,剁去头足,揭去鳖甲,掏去内脏,切成小块,与熟地、枸杞一起加水适量,炖熟即可服用。

[功效] 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核桃栗子粥】

[食材] 核桃仁30g,栗子5~10粒,粳米50~100g,白糖适量。

[做法] 将栗子去硬壳,捣碎与核桃仁、粳米一同放人砂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调白糖食用。

[功效] 补肾强腰,健脾养胃。

【八宝养心粥】

[食材] 洋参5~10g,桂圆肉25~50g,莲子10~15粒,薏苡仁20~30g,扁豆l0g,淮山20g,红枣7枚,百合20g,糯米l00g,冰糖适量。

[做法] 先将莲子、淮山、百合、扁豆、薏苡仁用清水浸泡15分钟,红枣去核,洋参切片与糯米、桂圆一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熬煮成粥,调冰糖食用,分2~3次服。

[功效] 补气血,养心脾,定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