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痉概述】
产后发痉指新产后,发生手足抽搐,项背强直,甚至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
《妇女良方》说:“产后眼张口嘴,肢体强直,腰背反僵,言语错乱如痫者,此气虚风邪所伤而成痉也。”
现代医学的“产后破伤风”可参照治疗。
【症状】
(1)血虚:骤然口噤不开,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面色苍白。舌淡红苔少,脉细。
(2)风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重,无汗,继而四肢抽搐,项背强直。口噤角弓反张,苔薄白,脉浮弦。
(3)邪毒:初起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牙关紧闭,口角搐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或发热神昏,舌质青黯,苔薄白,脉弦紧。
【病因分析与鉴别】
(l)产后血虚发痉:多由产后出血过多,复大汗出,伤其津液,血少津枯,筋脉失养,肝风内动而致痉。辨证要点为:产后失血过多,并伴汗出,旋而出现四肢抽搐,项背强直与角弓反张。据此即可诊为产后血虚发痉。
(2)产后风寒发痉:乃因产后血虚感受风寒之邪听致。本症有明显的感受风寒史,初起必见表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身重,无汗等.继而出现四肢抽搐,项背强直,口噤,角弓反张等证,若无感受风寒史,则不宜诊为本症。
(3)产后邪毒发痉:乃因产创伤口不洁,感染邪毒,窜入经脉为患。辨证要点为:牙关紧闭,并呈苦笑面容,舌质青黯,脉弦有力。
产后发痉一症,总以血虚为本,风邪相搏为标。而风邪又有外风、内风之不同。所以治则不外养血祛风两途。关键在于早治,若延误时日,多至危候而难救。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大椎 | 52 | 40 | 单穴 |
曲池 | 48 | 30 | 双穴 | |
合谷 | 48 | 30 | 双穴 | |
第2天 | 大陵 | 48 | 30 | 双穴 |
劳宫 | 50 | 40 | 双穴 | |
太冲 | 48 | 30 | 双穴 | |
第3天 | 肾俞 | 54 | 60 | 双穴 |
太溪 | 48 | 30 | 双穴 | |
气海 | 54 | 60 | 单穴 | |
第4天 | 风池 | 52 | 30 | 双穴 |
足三里 | 48 | 40 | 双穴 | |
丰隆 | 48 | 30 | 双穴 |
【艾灸体会】
护理:患者应置于单人暗室,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一切外来刺激,防止受伤,有假牙者取出假牙,将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上下臼齿之间,同时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
【体针】
[取穴]
主穴:大陵、太冲、劳宫。
配穴:阴虚加肾俞、太溪;抽搐加人中、合谷;正气虚弱加足三里、气海;外感者加风池、合谷。
[操作] 足三里、气海用补法,余穴针用泻法。
[方义]
热入营血而发抽搐,病在心、肝两经,故取手足厥阴经的原穴大陵、太冲,荥穴劳宫以清心泻肝;肾俞、太溪滋阴补肾;人中、合谷祛风止痉;足三里、气海健脾益胃,补益气血;风池、合谷疏风鹪表,清热泻火。
【针刺】
[取穴]
大椎、百会、风府、承山、足三里、阳陵泉、昆仑、曲池、合谷。
[操作] 可轮换针刺,强刺激。
【阴血亏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失血过多,骤然发痉,头项强直,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虚细。
[治法] 育阴养血,柔肝熄风。
[代表方]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方药] 白芍、阿胶、龟甲、鳖甲、牡蛎、麦冬、干地黄、炙甘草、麻仁。
【感染邪毒证】
[主要证候] 产后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抽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黯红,苔薄白,脉弦大而浮。
[治法] 解毒镇痉,理血祛风。
[代表方] 玉真散(《外科正宗》)加僵蚕、蜈蚣。
[方药] 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