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妊娠恶阻)概述】
妇女受孕后约40天左右,出现头晕厌食,恶心呕吐恶闻食气,或食人即吐,体倦懈怠,嗜食酸咸等症者,称为妊娠恶阻或妊娠呕吐,又名子病、病食。西医称为妊娠反应。轻者仅为恶心欲吐,为一般生理反应,只需从饮食起居加以调护即可。此病若出现停食过久,久吐不止,若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使胎萎不长,重则可危及生命。
现代医学认为妊娠呕吐发病原因甚多,主要和精神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有关。中医认为产生恶阻的主要机制是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所致。
【症状】
一般在受孕40余天后,出现形寒、体倦,嗜酸,恶心呕吐,甚则入食即吐,不能饮食,多日不愈,呈现全身性虚弱状态,是妊娠早期出现的妊娠反应。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内关 | 42-47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食窦 | 42-48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妊娠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病,与早孕反应只有症状轻重程度的不同。如反复呕吐不止,必然影响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艾灸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对于孕妇来说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但艾灸时应尽量避开腰骶部和下腹部。
【案例】
陈某,女,28岁,已婚。
主诉:停经50天后出现频繁呕吐,时而吐出黄色苦水,不能饮水和进食,食后即吐,中西医多次用药无效。
刻诊:检查为早孕,患者表情痛苦,精神紧张。
治法:取中脘、天突、内关、巨阙、神门、足三里,点燃艾条对准选定的穴位。距皮肤1寸上下熏灼,直到所灸穴位皮肤呈潮红色为止,每日1次。除上述方法外,未做其他辅治治疗。在上述穴位灸治2次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4次后,仅有轻微恶心。治疗7次后症状消失。后足月娩出一3600克健康男婴。
【针刺】
1.[取穴] 内关(双)、 足三里(双)。
[治法] 补法,留针10~15分钟。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2.[取穴] 内关(双)、足三里(双)、太冲(双)。
[治法] 泻法,不留针。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3.[取穴] 内关(双)、 足三里(双)、丰隆(双)、公孙(双)。
[治法] 捻转泻法,刺激强度不宜过大。适用于痰湿阻滞证。
【脾胃虚弱】
[症状] 孕后恶心呕吐不食,口淡或呕吐清水痰涎,神疲思睡,舌毯查白润,脉缓滑无力。
[治则]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0g,白术15g,茯苓10g,甘草10g,半夏10g,陈皮15g,木香5g,砂仁5g,生姜3片,大枣5枚。
【肝胃不和】
[症状] 孕后呕吐酸水、苦水,胸满胁痛,嗳气善太息,头胀而晕,烦渴口苦,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滑。
[治则] 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 苏叶黄连汤加味。苏叶15g,黄连5g,半夏10g,陈皮10g,竹茹10g,乌梅15g。
[加减] 若呕甚伤津者加石斛、沙参。若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加重,出现气阴两虚时则以生脉散(人参、冬五味于)合增液汤(玄参、 冬生地)加陈皮、竹茹、天花粉水煎服。
【肝气犯胃】
[症状] 干呕,头晕少有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郁闷不舒,烦躁易怒或悲伤欲泣,胸胁胀满,胃脘不适,舌淡苔薄或薄腻,脉弦。
[治则] 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 四逆散加减(枳实改为陈皮)。如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石决明、天麻。
【痰湿阻滞】
[症状] 头晕,恶心欲呕,泛吐痰涎,胸脘满闷,口淡或腻,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则] 化痰除湿止呕。
[方药] 小半夏加茯苓汤加白术、砂仁、陈皮。
【胃阴不足】
[症状] 频频呕吐,发热口渴,心烦嘈杂,面色潮红,尿少便秘,舌红,苔黄少津或光剥,脉细滑数。
[治则] 养阴生津止呕。
[方药] 橘皮竹茹汤加减。
【气阴两亏】
[症状] 呕吐粘涎,或呕咖啡色粘涎中带血样物,精神菱靡,形体消瘦,发热口渴,尿少便秘,舌红少津,苍黄干或光剥,脉细数无力。
[治则] 益气养阴。
[方药] 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
【方一】
[食材] 白术10克, 鲫鱼30~ 60克,粳米30克。
[功效] 健脾止呕。 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恶阻。
[做法] 将鲫鱼去鳞甲及内脏,白术洗净先煎取汁100毫升,然后将鱼与粳米煮粥,粥成入药汁和匀,根据患者口味放盐或糖。食粥, 每日1剂。
[疗程] 连服3 ~ 5天为1个疗程。
【方二】
[食材] 砂仁5克, 新鲜鲫鱼250克,油盐适量。
[功效] 健脾开胃,利湿止呕,安胎利水。适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做法] 砂仁研末,与油盐拌匀塞入鲜鲫鱼腹内,蒸熟食用。
[服法] 佐餐食用。
【方三】
[食材] 鲜麦冬汁50克,鲜生地汁50克,生姜10克,慧米15克,粳米50~ 100克。
[做法] 先将薏米、粳米及生姜煮熟,再下麦冬与生地汁,调匀,煮成稀粥。空腹食。每日2次。
[功效] 安胎,降逆,止呕。适用于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