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r>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下脘 | 47-53 | 50 | 单穴 |
天枢 | 48-52 | 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曲骨 | 42-48 | 50 | 单穴 |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照海 | 42-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6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通里 | 42-47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7天 | 肝俞 | 45-52 | 40-50 | 双穴 |
章门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8天 | 命门 | 45-53 | 50-70 | 单穴 |
巨阙 | 45-50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9天 | 志室 | 45-52 | 50 | 双穴 |
归来 | 45-52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艾灸对不孕症有效,但治疗前必须先明确诊断,以排除男方及生理因素造成的不孕,必要时作有关辅助检查,以便针对原因选择不同治疗方法。
【案例】
李小姐,女性,25岁。
病史及症状:月经不调将近10年,结婚5年未孕,近3年乳房渐缩小,平素感觉小腹冷,时常腹胀。
艾灸:处方:1日,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2日,期门40分钟,太冲40分钟;3日,关元、三阴交各50分钟;4日,肾俞60分钟,照海40分钟;5日,天枢、三阴交各50分钟,6日,血海、太溪各40分钟。
以上6日灸穴循环灸,每日灸神阙穴70分钟。
灸至2个月,腹胀消失,感觉小腹内温暖舒服,余症如前。加灸水道、中极各50分钟,与前穴循环灸,灸至4个月诸症愈,尚未怀孕,灸至5个月时终于怀孕,次年7月生一女孩。
【针刺】
[取穴]
主穴:关元、三阴交、大赫、肾俞、次髎、足三里。
配穴:
肾虚:1、阳虚。气海、中极、命门;2、阴虚。太溪(双)、照海(双)。
脾虚:手三里(双)、脾俞(双)、中脘、天枢(双);夹湿,加丰隆(双)、阴陵泉(双)。
肝气郁结:阳陵泉(双)、太冲(双)、内关(双)、合谷(双)。
血瘀:上髎(双)、血海(双)、肝俞(双)。
湿热:阴陵泉(双)、丰隆(双)、内庭(双)、行间(双)。
虚热内扰:太溪(双)、照海(双)。
[治法] 要求针刺有酸麻胀痛的感觉, "得气即可”,但不强求针感传到会阴部。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留针一次25分钟,一周2次。
【体针】
[取穴] 主穴:中极、子宫。配穴:三阴交、太冲。
[治法] 取仰卧位,用亳针直刺1~ 1.5寸,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电针】
[取穴]
主穴:中极、元、子宫、三阴交。配穴:大赫、血海、地机、足三里。
[治法] 每次取常用穴2~ 3穴,备用穴1 ~2穴。在月经周期第12~ 14天开始电针(闭经者在气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完毕后1个月),每日1次,连针3天。进针得气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60~ 120次/分,电流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舒适为度,留针30分钟,2~ 7个周期为一疗程。如效不显,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脾肾阳虚型】
[症状] 经期紊乱、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畏寒肢冷、腰酸膝软、腹部有阴冷感、大便稀溏、舌淡苔胖,脉迟沉等症。
[治则] 健脾温肾、养血调经,
[药方] 鹿角霜10克(包熬)、制何首乌12克、 当归10克、肉苁蓉10克、菟丝子10克、炙甘草8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肝肾阴虚型】
[症状] 月经紊乱、少,色紫或闭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多梦、腰酸肢软、咽喉干痛、口苦口麻,手足心热、红少苔、脉沉细等症。
[治则] 第一阶段:滋补肝肾,养血调经;第二阶段:先用上药调服至月经正常、症状改善。
[药方]
第一阶段:丹参10克、赤药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黄精12克、沙参10克、麦冬10克、广巴戟9克、肉苁蓉12克、枣皮12克、炙甘草8克。
第二阶段:熟地12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覆盆子12克、广巴戟12克、肉苁蓉12克、鹿角胶12克(兑服)、龟板10克、 仙灵脾12克、益母草20克,紫石英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血虚不孕型】
[症状] 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形体衰弱、神疲体倦、皮肤不润、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舌苔淡白、脉虚细无力。
[治则] 滋补阴血、补益肝肾。
[药方] 党参10克、黄芪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菟丝子10克、桂园肉10克、酸枣仁10克、远志6克、广木香6克、熟地10克、制何首乌12克、阿胶10克(兑服)、生地12克、 旱莲草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山萸肉12克、枸杞子12克、甘草8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肝郁不孕型】
[症状] 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延期,量时多时少,两乳胀痛或情志不舒,胸胁不畅,抑郁不乐,小腹胀痛,性欲减退,舌红苔白,脉细弦。
[治则] 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药方] 当归10克、白芍10克、香附9克、白术10克、丹皮9克、茯苓12克、天花粉12克、柴胡9克、橘核15克、牛膝6克、益母草20克、炙坩草5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注湿热下型】
[症状] 经闭不行或月经失调、经前乳胀、性感不敏、形体肥胖、肢体多毛、面肢浮肿、胸脘满闷、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红,苔白腻,脉濡滑。
[治则] 清热利湿、理气调经。
[药方] 苍术10克、香附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枳壳10克、制半夏10克、胆南星8克、炙甘草3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覆盆子10克、广巴戟10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加减] 如腰痛怕冷,四肢不温者加仙灵脾、杜仲各10克;如月经后期或闭经者加红花10克、血竭粉6克(兑服)、鹿角胶10克、(烊化) 等。
【痰湿内阻型】
[症状] 见婚久孕、肥胖多痰、经闭不行或月经失调、带下量多、白如涕、性欲减退、胸脘满闷、面肢浮肿、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濡。
[治则] 燥湿化痰、疏肝通络。
[药方] 木香12克、白蔻5克、佩兰5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赤芍12克、 蒲公英12克、红藤12克、柴胡10克、延胡索10克、郁金12克、白术12克、大枣15克、黄柏8克、当归12克、川楝子9克、知母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瘀血阻滞型】
[症状] 月经后期量少色紫黑有血块、行经腹痛、坠胀拒按或乳房胀痛、性欲减退、交接作痛、面色萎黄、形体衰弱、神疲肢倦、头晕目眩、舌黯或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治则] 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药方] 小茴香15克、延胡索12克、五灵脂12克、没药10克、当归12克、广巴戟12克、干姜10克、药12克肉桂12克、 艾叶20克、川芎12克,甘草8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宫寒不孕型】
[症状] 少腹发凉、经期错后、经色紫黑有块、经行少腹冷痛、得温则减、胃纳减退、腰酸膝软、肢冷畏寒、白带质稀、便溏尿清、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沉。
[治则] 暖宫散寒,活血行经。
[药方] 桑寄生20克、川断12克、白芍12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墓京子12克、丹皮12克、桃仁10克、干姜10克、 川芎6克、柴胡6克、桂枝6克、当归15克、桑螵蛸12克、巴戟天12克、炙坩草5克。
[用法] 水煎服,1日1剂,连服7~15天。
【脾肾阳虚型】
[胶鹿参芎汤]
食材:鹌鹑1只,阿胶、鹿角胶各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5克,艾叶30克,川芎10克,
做法:先将鹌鹑去毛和内脏备用,再将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250亳升,后将鹌鹑和药汁放入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早晚各一次, 连服10天。
[益母归附蛋]
食材:益母草30克、当归15克、附子10克、鸡蛋2个。
做法:将益母草、当归、附子水煎去渣取汁250毫升,鸡蛋煮熟去壳后,用针插小孔数个,再用药汁煮5分钟,吃蛋饮汁, 7天为一疗程。
【肝肾阴虚型】
[韭菜妙鲜虾]
食材:鲜韭菜200克、鲜虾250克,
做法:韭菜切段,油煸炒虾,入调料再加韭菜炒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服7天。
[苁蓉归地粥]
食材: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枸杞15克、粳米150克。
做法:将上述药材共煎去渣,取汁加粳米同煮至粥稠时调味食,每日1次,连服7天。
【血虚不孕型】
[参芪归苓煨乌鸡]
食材:乌骨鸡肉50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熟地20克、 当归20克、茯苓20克、大枣20克、何首乌20克、枸杞子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乌骨鸡杀后去毛剖腹除脏,入沸水中煮五分钟取出,将再上述药物装入鸡腹中加清水少许,放入蒸锅内隔水至烂熟,阿胶烊化并以姜未精盐少量调味食用。每日1次,连服7天。
【肝郁不孕型】
[佛菊合欢拌猪肝]
食材:佛手10克、菊花10克、桔皮6克、丝瓜络20克、合欢花10克、山楂10克、新鲜猪肝150克。
做法:将佛手、合欢花、丝瓜络、菊花、桔皮、山楂放入碗中加水浸泡1小时捞出,猪肝切片,共放入蒸碗内,再放少许精盐、料酒、姜、葱和清水,隔水蒸熟时取出,加香油少许调匀食用。
【注湿热下型】
[芡苓白术枣参粥]
食材:芡实、茯苓、白术、大枣、党参各15克,大米250克。
做法:将上药装入纱布袋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半小时前煮后去药包,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煮粥,分餐食用。
【痰湿内阻型】
[班茯苓炖乌鸡]
食材:鸟鸡肉250克,莲米、白果仁(去皮芯)各30克、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花生仁20克、大枣15克、冰糖适量。
做法:上述食材一同放入蒸碗内,隔水蒸烂熟,食肉药饮汤。
【瘀血阻滞型】
[红花归芍粥]
食材:川红花5克,肉桂5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生地12克,粳米200克。
做法:上述药材一同水煎去渣取汁适量备用,煮粥熟后,再放入药汁拌合、每天早晚食用一碗,连服7天。
【宫寒不孕型】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当归20克、生姜15克、 附片10克、熟地15克、羊肉250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与诸药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置,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煨至羊肉烂熟,放入精盐、葱、大蒜、味精、胡椒调味,食肉药饮汤,隔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