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概述】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根据增生的部位不同,分为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导管的束性增生。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雌激素长期处于相对或绝对过剩状态所致。中医称为“乳癖”,一般由恚怒伤肝或思虑伤脾引起气滞痰凝,滞于乳络而致。
【症状】
在乳房部位可触及1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小者如砂粒,大者可超过3~4厘米。多位于外上象限,表面光滑活动,触压有轻微疼痛,与皮肤不粘连,表面无红肿热痛。做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及乳房B超检查,明确诊断。肝郁气滞型伴见乳内肿块随月经前后或情志波动而增大或缩小,多有经前乳胀,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精神郁闷,喜叹息,胸胁胀痛;痰气凝结型伴见乳内肿块形如鸡卵,坚实光滑,无明显胀痛,头晕,胸闷,痰多,胃纳欠佳。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r>第1天 | 乳房疼痛点 | 42-48 | 40-50 | |
背部疼痛点 | 47-52 | 50-70 | ||
肩井 | 45-50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至阳 | 47-52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食窦 | 42-48 | 50 | 双穴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膻中 | 45-50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天池 | 42-48 | 50 | 双穴 |
内关 | 42-47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章门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灸法治疗乳腺增生有一定效果。治疗期间应注意改变生活中的一些环境行为因素,从根本上防止乳腺增生病的进一步发展。如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各种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充足睡眠,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不吸烟、不喝酒;注意建立低脂饮食,多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防止乳房部的外伤等。
【案例】
袁某,女,43。
主诉:乳房肿块5个月。5个月前发现右侧乳房外上方轻微疼痛,乳内肿块随情绪波动而增大,并有乳房胀痛,月经先后不定期。医院检查示:乳腺小叶增生。
查体:右侧乳房外上象限有一约蚕豆大小肿块,压之微痛,活动不粘连,舌黯红,脉弦细。
艾灸:隔物灸仪施灸,处方见上。2个循环后肿块减小,6个循环后肿块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体针】
[取穴]
主穴:分2组。1、屋翳、足三里、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乳根。
配穴:分2组。1、减合谷,加太冲、侠溪膈俞、期门;2、减肝俞,加脾俞、三阴交、足三里。
[治法]
每次取主穴1组,交替轮用;据症酌加配穴。操作法为:屋翳穴针刺呈25度角,向外刺入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5寸,肩井穴针尖向前平刺1寸,天宗穴针尖呈25度角向外下方刺入1.5寸, 均以得气为度。其他穴位按腧穴一般操作法。获得针感后,用提插结合小捻转手法,用泻法及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分钟, 留针期间用同一手法行针2次。每日或隔日1次,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经期一般停针。
【耳针】
[取穴]
主穴:乳腺、内分泌。(乳腺穴位置:对耳轮部,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处下方。)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子宫。
[治法]
主穴皆取,配穴酌加。病变在单侧者,针1侧耳,两耳交替;病变在双侧者,两耳均取。耳穴探得敏感点后,即速刺入,待有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留针时间2~3小时。 亦可用耳穴压丸法,即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日按压3~4次,每次4~5分钟。 针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耳压于月经前15日开始治疗,每隔3日换贴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一般要1~4个疗程。
【电针】
[取穴]
主穴:分2组。1、屋翳、膻中、合谷;2、天宗、肩井、肝俞。
配穴:太冲、太溪、足三里、气海、三阴交、乳根。
[治法]
以主穴为主,二组穴位交替选用;据症酌加配穴。屋翳穴针体呈15度向外平刺1.5寸,膻中穴向下平刺1寸,肩井穴从后向前平刺1.5寸,天宗穴向外下方平刺1 .5寸,其他穴位均按常规刺法进行。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选连续波,频率60次/秒,电量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通电20~30分。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月经期停止治疗。
【肝有气滞型】
[症状]
多见于青春期或病程较短者,情绪郁闷,心烦善怒,两侧乳房刺痛或胀痛,乳房肿块随着情绪波动而增大或缩小,乳房胀痛也加重常常涉及胸胁部及肩背部。月经前期胀痛加重行经及经后期症状稍缓解。兼有胸闷嗳气,失眠多梦等,舌苔薄白,脉细涩。
[药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香附15克,橘叶10克,甘草6克,全瓜蒌20克,白芍15克,青陈皮各10克,法半夏15克。
[加减]
大便溏者去全瓜蒌加白术15克;乳房胀痛较甚者,合金铃子散。
[用法] 水煎服。
【肝郁化火型】
[症状]
多见于更年期妇女,或素体明虚火旺者证见形体消瘦,午后潮热精神不振,虚烦不寐,多梦或有头晕,,易于激动发怒口干,月经周期紊乱,乳房结块胀痛而感灼热,舌边尖红,苔少或薄黄,脉细弦带数。
[药方]
丹皮10克,山栀子10克,夏枯草3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青陈皮各10克,全瓜蒌20克,生牡蛎30克,玄参15克,大贝母10克,海藻昆布各20克。
[用法] 水煎服。
【冲任不调型】
[症状]
多见于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量少色淡,或已绝经闭经,或经事失调,错后者多,超前者少。均伴面色少华,心烦易怒,腰酸无力,精神呆倦失眠多梦乳房胀痛经临期尤重舌淡苔白,脉濡。
[药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10克,仙茅、仙灵脾各15克,巴戟天10克,菟丝子15克,潼蒺藜15克,制首乌30克,,益母草30克。
[用法] 水煎服。
以上三证,如肿块质地较硬者,宜加三棱,莪术,海藻,如乳头溢液者宜加丹皮栀子,旱莲草。
【萝卜公英地丁汁】
[食材]
白萝卜一根、蒲公英50克、紫花地丁50克。
[做法]
把三种中药全部洗净、捣烂,将获得的汁水倒入杯中,最后加入蜂蜜或白糖进行调味即可。轻度乳腺增生患者每日一杯即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适当增加用量,每日最多不超过三杯。另外取汁之后剩余的药渣也不要浪费,可以用作外敷。
【肉苁蓉归芍蜜饮】
[食材]
肉苁蓉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柴胡5克,金橘叶10克,半夏10克。
[做法]
将材料分别洗净,洗干净之后进行晾干,可以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之后再切成尽可能小的碎粒。全部材料都需要先进行浸泡,大约十分钟左右。泡软之后放入清水煎煮,小火半小时左右即可。用过滤纱布或其他过滤用品将药材过滤掉,待合适温度即可饮用。
【萝卜拌海蜇皮】
[食材]
白萝卜200克、海蜇皮100克、精盐2克、葱花3克、白糖5克、麻油10毫升、植物油50毫升。
[做法]
将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用精盐拌透。将海蜇皮切成丝,先用凉水冲洗,再用冷水漂清,挤干,与萝卜丝一起放碗内拌匀。炒锅上火,下植物油烧热,放入葱花炸香,趁热倒入碗内,加白糖、麻油拌匀即成。佐餐食用。
【豆木瓜肉片汤】
[食材]
猪肉50克,刀豆50克,木瓜100克,黄酒、精盐、淀粉、葱花、姜末适量。
[做法]
先将猪肉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精盐,湿淀粉,抓揉均匀,备用。将刀豆、木瓜洗净,木瓜切成片,与刀豆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后同入砂锅,视滤液量可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加入肉片,拌匀,倒入黄酒,再煮至沸,加葱花、姜末,并加少许精盐,拌匀即成。可当汤佐餐,当日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