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生粉刺概述】
面生粉刺简称粉刺。又名痤疮、青春痘。本病多发生于男女青春期,尤以颜面部为多,亦可见于胸背上部及肩胛部。临床尤以女性为多。多因肺热或血热郁滞肌肤所致。或过食膏粱厚味,脾胃积热上蕴皮肤;或因腠理不密,外涂化妆品刺激或沥青粘着皮肤等因素所致。
【症状】
初起为疙瘩,形如粟米,多呈分散与毛孔一致的小丘疹或黑头丘疹,周围色赤肿痛,用手挤压,有米粒样白色粉汁,有的顶部发生小脓疱,有的可形成脂瘤或疖肿。病程缠绵,此愈彼起。一般在28~30岁自然消失。因此,化妆品等引起的即停用3个月可渐渐消失。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肺俞 | 47-52 | 50 | 双穴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脾俞 | 48-52 | 60 | 双穴 |
丰隆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支沟 | 42-48 | 50 | 双穴 |
天枢 | 48-52 | 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先背部走罐,再用梅花针叩刺大椎、肺俞、膈俞,定罐后放血,然后艾灸。
【按语】
艾灸治疗粉刺有效.同时配合在背部走罐,然后用梅花针在大椎、肺俞、膈俞点刺然后定罐放血效果更为显著。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要注意生活起居,经常用温水硫磺皂洗涤颜面,保持面部清洁卫生。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吸烟,在粉刺初起时,禁止用手挤压,防止感染和遗留疤痕。
【案例】
何某,女,27岁。
主诉:面部痤疮5年余,加重1年。曾用多种中、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刻诊:面部密集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及结节性皮疹,油脂分泌增多,心理压力大,影响学习及社交。查体: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滑数。诊断:面生粉刺。
治疗:先背部走罐,再用梅花针叩刺大椎、肺俞、膈俞,定罐后放血。然后予以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肺俞、合谷、大椎各50分钟;2日,灸膈俞、血海各50分钟;3日,灸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4日,灸脾俞、丰隆各50分钟;5日,灸支沟、天枢个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一个半月后病情明显减轻,2月后病情基本痊愈,无新发痤疮皮损,仅留少数痘印。
【肺经风热型】
[症状] 颜面潮红,粉刺焮热,疼痛,或有脓疱,舌红苔薄黄,脉数而浮。
[取穴] 尽泽、合谷、大椎、肺俞。
[治法] 尽当、合谷、 大椎均用毫针泻法。肺俞先用三棱针点刺,然后再拔火罐。达到疏风清热宣肺目的。
【肠胃湿热型】
[症状] 皮疹红肿疼痛,伴有便秘 ,尿黄,纳呆,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取穴] 曲池、上巨墟、天枢、阴陵泉。
[治法] 以上穴位均用毫针泻法。达到清热化湿通腑的目的。
【脾失健运型】
[症状] 皮疹色红不鲜 ,反复发作,或伴纳呆、便溏、神疲、舌苔薄白,脉濡数。
[取穴] 三阴交、足三里、合谷、脾俞。
[治法] 采用毫针补法, 可灸。达到健脾化湿的目的。
【瘀血阻滞型】
[症状] 粉刺日久不愈,皮疹暗黑,有结节,舌暗苔薄白,脉弦。
[取穴] 膈俞、内关、四关穴、血海 、肺俞。
[治法] 除肺俞、膈俞刺络拔罐处,其余各穴均用毫针泻法。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肝肾不足型】
[症状] 粉刺鲜红,伴有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
[取穴] 太溪、三阴交、曲泉、肝俞、肾俞。
[治法] 以上穴位均用毫针补法。达到补益肝肾的目的。
【方一】
[方剂] 枇杷叶6~12g,黄柏6g,黄连6g,人参6~8g,甘草6g,桑白皮8~10g,连翘8g,白芷10g,当归10g。
[制用法] 凉水先下枇杷叶、桑白皮、黄柏、黄连、人参、甘草,煮开后文火煮30分钟,再下连翘、白芷、当归煮2~4分钟,清出。添开水再煮15分钟,清出。两次对匀,早晚各半温服。连服12~22剂后停服,20~40天即可痊愈。
【方二】
[方剂] 黄连四份、黄芩四份、大黄四份,硫黄粉一份,五倍子两份、红花两份。
[制用法] 药材清洗干净之后捣碎成粉,放入密封瓶子。每次可以取一点的药粉,加水调成糊状,直接敷在粉刺上,一天可以使用2-3次,连续1-2个星期即可。
【方三】
[方剂] 苦参适量、生何首乌适量、白醋500毫升、当归50克。
[制用法] 以上材料清洗干净之后煮6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汤,每天早晚分2次用来外擦粉刺,20天为一个疗程,一共要使用2~3个疗程。
【绿豆薏苡仁汤】
[原料] 绿豆25克、薏苡仁25克、山楂10克。
[制法] 绿豆、薏仁、山楂清洗干净,备用;将绿豆等食材一块放入砂锅中,加入适星的清水后煮开,煮沸几分钟后即停火,再焖15分钟即可。
【果菜绿豆饮】
[原料] 小白菜、芹菜、苦瓜、柿子椒、柠檬、苹果、绿豆。
[制法] 绿豆放清水中浸泡半小时,备用;芹菜等蔬菜清洗干净,切小块榨汁备用;在榨好的蔬果汁中滴入柠檬汁,接着再放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后即可饮用。达到清热、解毒、杀菌的功效。
【海滞绿豆汤】
[原料] 海带15克、绿豆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
[制法] 玫瑰花用布包好,备用;绿豆的、海带清洗干净,备用;将玫瑰花包与各药同煮后,最后去玫瑰花并且放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
【枸杞消炎粥】
[原料] 枸杞子30克、白鸽肉100克、粳米100克,细盐、味精、香油各适量。
[制法] 洗净白鸽肉、剁成肉泥;洗净枸杞子和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鸽肉泥及适量水,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细盐、味精、香油,拌匀。每日1剂,分2次食用,5~8剂为一个疗程,达到脱毒排邪、养阴润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