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载伤寒难读并宜补大旨、伤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发是伤寒正病、水气凌心即是三焦伤、伤寒杂病皆有之等论;下卷载伤寒读法十四条,南北伤寒异治、男妇伤寒温病舌黑异治、牢脉病机、发汗别法等论。认为伤于寒者皆可谓伤寒,因四时气候变化而有夹湿、夹燥、夹风之异,又因本体阴阳虚实之不同、治疗之得当与否而出现诸多复杂证候,故治伤寒不能专读伤寒一书。周氏宗《伤寒例》“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病”的观点,结合其临证心得,对伤寒、温病、疟、痢等病,予以阐发和补充,而不为六经辨证所囿,对《伤寒论》研究及外感病临床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