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臭

所属科室:耳鼻喉科
所属部位:头部

更新时间 : 2/3/2021 5:51:34 PM

【鼻臭概述】
鼻孔呼吸有臭味,称之鼻臭。多见于鼻渊病,严重者可有恶臭,其臭味特殊,俗称“臭鼻症”。 可见于现代医学的萎缩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

【症状】

(1)肝胆湿热:鼻涕黄绿,有臭味,鼻塞头痛,嗅觉减退,鼻孔局部压痛,或有头晕,面红目赤,口干咽燥,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2)脾虚湿热:鼻有臭味,恶臭难闻,鼻孔内有黄绿干痂,嗅觉减退或不闻香臭,伴有脘闷腹胀,头痛思睡,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或黄燥,脉濡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1)肝胆湿热:为肝胆湿热郁结,循经上扰鼻窍所致。因湿蕴热蒸,化腐为脓,故脓有臭味。口苦、咽干,且伴胸胁苦满,舌质红,苔黄腻等为肝胆湿热之症。治宜清泄肝胆湿热,佐以解毒通窍。
(2)脾虚湿热:为脾虚失运,湿浊停聚,阻塞中焦,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成,湿浊郁久则化热,湿热互结,化腐成脓,其臭难闻,治当化湿清热。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穴位名参考温度(℃)参考时间(分钟)备注
第1天上星5030单穴
风池5230双穴
太冲4830双穴
第2天印堂4830单穴
阴陵泉4830双穴
内庭4830双穴


【艾灸体会】

经常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对于消除鼻臭有良好效果。加强营养,注意维生素的摄入,因为维生素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的缺乏,为鼻臭症的主要原因。


1、肺肾阴虚:鼻内干灼,嗅觉减退,鼻内粘膜萎缩,鼻甲缩小,鼻腔宽大,黄绿色痂皮多,或有少量鼻衄,常伴咽痒干咳、五心烦热、语言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肺肾阴虚证。其治疗宜用滋养肺肾,润燥通窍。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生地黄20g,熟地黄20g,麦冬15 g,白芍15g,玄参10g,当归10g,百合10g,川贝母10g,桔梗6g,甘草6g。若鼻内粘膜萎缩甚者,加天冬、黄精、阿胶。

2、脾虚湿蕴:鼻干涕臭,涕痂留于鼻腔,色微黄而绿,嗅觉减退或丧失。鼻甲萎缩较甚。常伴头昏头痛,乏力纳呆,舌淡脉缓弱等。其治法为健脾益气,化湿开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党参15g,山药12g,白术12g,茯苓15g,薏仁15g,扁豆15g,砂仁10g,陈皮10g ,桔梗10g。血虚者加熟地黄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12g。

3、阴虚肺燥:鼻干无涕,嗅觉减退,鼻粘膜色红干燥,轻度萎缩、渗血,鼻甲缩小,咽痒,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润肺,润燥荣鼻。

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2g,沙参15g,白芍12g,丹皮12g,川贝母12g,炙甘草6g。易衄,加白茅根15g。

4、阴虚瘀阻:鼻干,鼻塞、鼻粘膜极度萎缩,屡治不效,嗅觉失灵;舌暗红,有瘀点,少苔,脉细涩。治宜滋阴养血,祛瘀生新。

方药:归芍红花散加减:生地黄15g,熟地15g,山药12g,杞果12g,桃仁12g,红花10g,赤芍12g,当归15g,丹参15g,甘草6g。涕痂积留较多鼻气臭,加车前子15g,茯苓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