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先有鼻炎,流涕,咽痛,畏寒,发热,声嘶,肌肉痠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开始为干咳,胸部有刺痒及闷痛的感觉,过1~2天后有痰,初为粘液,以后为脓性粘痰。
慢性支气管炎常由急性支气管炎迁延而致。一般咳嗽、咯痰,一年中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两年如此,且排除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可确认为本病。部分患者伴有喘息,称为喘息型支气管炎。调理:各按急、慢性支气管炎常规灸法调理。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风门 | 54 | 25 | 双穴 |
阳陵泉 | 50 | 25 | 双穴 | |
第2天 | 天突 | 52 | 30 | 单穴 |
膻中 | 54 | 30 | 单穴 | |
巨阙 | 54 | 25 | 单穴 | |
中脘 | 54 | 30 | 单穴 | |
第3天 | 肺俞 | 54 | 25 | 双穴 |
尺泽 | 54 | 25 | 双穴 | |
第4天 | 中府 | 54 | 25 | 双穴 |
乳根 | 50 | 25 | 双穴 | |
第5天 | 膈俞 | 54 | 25 | 双穴 |
太渊 | 48 | 25 | 双穴 | |
第6天 | 中脘 | 54 | 30 | 单穴 |
足三里 | 54 | 30 | 双穴 | |
第7天 | 天突 | 52 | 30 | 单穴 |
膻中 | 54 | 30 | 单穴 | |
巨阙 | 54 | 30 | 单穴 | |
第8天 | 身柱 | 54 | 30 | 单穴 |
灵台 | 54 | 30 | 单穴 | |
太溪 | 48 | 25 | 双穴 | |
第9天 | 肺俞 | 54 | 30 | 双穴 |
尺泽 | 48 | 30 | 双穴 | |
第10天 | 膏肓 | 54 | 30 | 双穴 |
昆仑 | 48 | 25 | 双穴 | |
第11天 | 大杼 | 54 | 25 | 双穴 |
中府 | 54 | 25 | 双穴 | |
第12天 | 俞府 | 54 | 25 | 双穴 |
乳根 | 50 | 25 | 双穴 | |
第13天 | 肝俞 | 54 | 30 | 双穴 |
期门 | 54 | 30 | 双穴 | |
第14天 | 肾俞 | 54 | 30 | 双穴 |
上脘 | 54 | 30 | 单穴 | |
气海 | 54 | 30 | 双穴 |
注:1、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均可按此法调理。
2、喘息较重时可先灸身柱、灵台、太溪,也可酌情增加此组穴灸的次数。
3、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灸神阙穴30分钟。
【案例】
例1:李X,男性,35岁
病史及症状:患者于两个月前因劳累后汗出当风而致哮喘,多方医治不效。现咳嗽及喘严重,尤其仰卧时喘更明显,饮食减少,身体无力,病休在家。
诊断:支气管哮喘。
调理:处方:1日,灸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天突、膻中、巨阙各30分钟;3日,肺俞、尺泽各25分钟;4日,膏肓30分钟,昆仑25分钟;5日,俞府、中府各25分钟;6日,大杼,乳根各25分钟;7日,身柱、上脘各30分钟,膈俞25分钟;8日,肝俞25分钟,期门30分钟;9日,肾俞30分钟,太溪25分钟。
以上9日穴循环灸,每日灸神阙穴30分钟。
灸至9日后咳喘显著好转。灸至20日,咳喘已止,饮食增加,体力日增,只是有时感觉咽喉痒〔喘病尚未根除之故〕,共灸3个月,痊愈。
例2:云XX,男性,25岁
病史及症状:患者于08年9月底,劳累汗出,吃两个鸭梨解渴,当天晚上11点钟起,感觉咽喉部不适,随之咳嗽,一夜未得眠,次日即音哑,咽痛,第3日开始喘,此后间断喘息。此外,两腿由膝以下浮肿已6年,皮肤变暗黑色 (未确诊)。现咳喘严重,进食少,大便3~4次/日,失眠,乏力。
诊断:支气管哮喘,下肢浮肿。
调理:处方:同例1。
灸9日后,咳喘显著好转,大便已正常。灸至两个半月,咳喘均止,睡眠好,食量增加,体重增加了3千克,体力增强,只是腿仍有些肿。加灸膝以下腿内、外侧。每日灸25分钟,灸7天愈。
【艾灸体会】
艾灸调理咳喘效佳。特别对少数不能耐受艾灸烟味,嗅之咳喘加重的患者,用艾灸保健仪调理可避免艾烟引起咳喘患者气道过敏。
[取穴]
主穴:肺俞、风门、列缺、天突。
随证配穴:外感咳嗽伴发热配合谷、大椎。内伤咳嗽痰多配丰隆、足三里;气急、喘、咯血配尺泽、孔最。
[治法]
以宣肺利气化痰为法。取手太阴经、背俞穴为主,一般用泻法,慢性体弱者用补法。
[病理]
天突穴针从气管前、胸骨柄后刺入,反复捻转以加强针感,有降气、平喘作用,肺俞、风门、列缺均能宣肺降气,可随证选穴。针刺肺俞及其邻近穴,可使气道阻力减低,通气功能得到改善。外感咳嗽伴发热,取合谷、大椎以解表清热;兼有怕冷,背部痛者,可在上背部穴加拔火罐。丰隆为治痰之效穴,配足三里以健运脾胃而治痰湿。据报道,针刺足三里后可使通气量比针刺前增加。气急作喘,取定喘以利气平喘;热伤肺络,取尺泽、孔最以清泄肺热而止咯血。
【肺燥感寒】
[症状] 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药方] 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 水煎服。
【风热袭肺】
[症状] 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药方] 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 生川军后下。
【痰热雍肺】
[症状] 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药方] 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用法] 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痰湿化燥】
[症状] 咳嗽痰多,黄白相间,咽红微感不适,大便偏干,小便多,舌苔薄黄腻,脉滑数。
[药方] 冬瓜仁6克,杏仁6克,苡仁12克,苇根15克,茯苓皮6克,法夏6克,橘红3克,浙贝母4.5克,桑白皮4.5克,炒苏子3克,炒莱菔子3克,炒白芥子3克,炙枇杷叶6克。
[用法] 水煎服。
【阿胶酒】
[配方] 阿胶400克,黄酒1500毫升。
[用法] 阿胶文火酒煮,令其溶化,煎至1000毫升。分4次服,每日1次。
[功效] 辅助治疗肺阴虚型支气管炎,症见咳嗽痰多、畏风自汗、动则气短等。
【苦杏鸭梨饮】
[配方] 苦杏仁10克,大鸭梨1个,冰糖少许。
[用法] 先将杏仁去皮尖,打碎。鸭梨去核,切块,加适量水同煎。梨熟入冰糖令溶。代茶饮用,不拘时。
[功效] 辅助治疗燥热型急性气管炎。
【甜瓜茶】
[配方] 甜瓜250克,绿茶2克,冰糖25克。
[用法] 甜瓜去蒂后切片,与冰糖一起加水500毫升,煮沸3分钟,加入绿茶即可,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 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红颜酒】
[配方] 核桃仁(捣碎)、红枣(捣碎)各120克,杏仁(泡去皮尖煮4-5沸,晒干捣碎)30克,白蜜100克,酥油70克,白酒1000克。
[用法] 先将蜜、油溶于人酒,后将前3药人酒内浸7日即可。每早、晚空腹服2~3盅。
[功效] 本方具有补肾定喘之功,辅助治疗肾虚型支气管炎。
【桔梗甘草茶】
[配方] 桔梗、甘草各100克。
[用法] 桔梗、甘草共为粗末,和匀过筛,分包,每包10克。用时沸水冲泡每次1包,代茶饮。
[功效]辅助治疗支气管炎。
【燠梨方】
[配方] 黄梨1个,蜀椒、面粉各适量。
[用法] 将黄梨刺50个小孔,每孔放入蜀椒1粒,再以面粉裹梨,放在炉.灰中燠熟,空腹服。
[功效] 本方具有温肺化痰之功,辅助治疗寒痰型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