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挫伤概述】
扭挫伤是指任何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的活动时,引起关节周围的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肉过度牵拉而造成部分或全部的撕裂或移位。挫伤是指跌仆撞击、重物挤压等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的闭合性损伤。如登山、上下石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走踩空时,引起膝部和踝部扭伤,若摔倒时手部着地,还可并发腕部扭伤。中医认为气血瘀阻经络,不通则痛。
【症状】
有明显的外伤史。受伤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皮肤青紫或淤斑,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等。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局部疼痛点及周边邻近穴位 | 48-48 | 40-5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疼痛点 | 48-48 | 40-5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肝俞 | 45-52 | 40-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疼痛点 | 48-48 | 40-50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艾灸对扭挫伤有一定疗效。受伤部位尽量减少活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组织修复。
【案例】
刘某、男、58岁。
主诉:2天前晚上外出,下楼梯不慎踏空跌倒,右踝受伤,当时不能行走,家人背回家。经服中药剂外用活络油等,痛稍有减轻,但入夜痛甚。摄X线片未见骨折。
刻诊:右踝关节大片青紫、肿胀,压痛明显,右踝背伸受限。
艾灸:隔物灸仪施灸,处方见上表。当天灸完后疼痛减轻。3天后肿胀全消,踝关节活动略受限,已可自己行走。按上法再灸3天,7日后复诊,已无不适。
【舒活汤】
【功能主治】
功能舒筋活血,凉血散察,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软组织伤。
【处方组成】
柴胡9克、红花9克、赤芍9克、桃仁9克、血闷6克、甘草6克、山甲 12克、瓜委根12克、大贫15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积血不散者加乳香、没药、皂刺;局部红、肿、热、痛加银花、连翘。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早期闭合性软组织损伤32例,均取得显奢疗效。
【处方来源】
四川省开县人民医院孙明等。
【按语】
损伤一症,气滞血察乃鴈必然,方中柴胡、赤芍、红花、桃仁、血竭疏肝行气活血止痛;山甲、花粉、大贫凉血散蔡,通经活络,故治之有效。(朱钢)
【活血散】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散瘀,温经通络,舒筋止痛。主治软组织扭伤。
【处方组成】
乳香15克、没药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香附15克、炒甲珠15克、自然铜15克、木瓜15克、当归15克、续断15克、桂枝10克、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白芷 10克、苏木10克、小茴香10克、细辛6克,研成细末,过筛混匀。用生菜油将上药调匀,以压痛点为中心,局部外敷包扎,用量10-20克,一般以敷盖瘀血面为宜。3天为1疗程,大部分病例6天可获愈。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软组织扭伤,其中痊愈74例,显效23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7%。
【处方来源】
四川省南充绸厂医院贾志清等。
【按语】
方中乳香、没药、当归、自然铜活血散瘀;香附、苏木、小茴香理气止痛;羌活、独活、川乌、草乌、白芷、桂枝、细辛温经通络;木瓜、甲珠、续断舒筋活络。(朱钢)
【新伤方】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凉血,化瘀止痛。主治急性软组织损伤。
【处方组成】
乳香300克、我术300克、川芎300克、没药300克、红花400克、孩儿茶300克、栀子200克,将以上各药置于80度以上温度烘干,碾成细末和匀,每次2-3克,日3次。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40例,其中用药2次痊愈者21人;3次痊愈者13人;4次痊愈者4人:5次痊愈者2人。
【处方来源】
四川省军区门诊部孔令刚等。
【按语】
方中乳香、下术、川芎,没药、红花功擅治跌打损伤;栀子凉血散瘀;孩儿茶生肌止血,诸药合用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疗效。(朱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