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概述】
肺气肿,古谓肺胀。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之晚期。老年患者为多,病程缠绵,根治颇难。
【症状】
发作时呼吸异常困难,稍稍动作便呼吸促迫。胸部、心窝、锁骨上窝皆平坦无凹陷之形,为本病之特征。全身皮肤苍白,频频咳嗽,喘促,咳出黏稠之泡沫液,常伴有形瘦神疲,汗出肢冷,腰膝酸软,面青唇紫等症状。病到晚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等。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r>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身柱 | 48-52 | 50-6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膻中 | 45-50 | 40-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肺俞 | 47-52 | 50 | 双穴 |
中府 | 45-52 | 50 | 双穴 | |
巨阙 | 45-50 | 5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俞府 | 45-50 | 50 | 双穴 |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吸烟者应先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
【案例】
林某,男,52岁。主诉: 间断性咳嗽、咳痰10余年,加重伴胸痛、气短10余天。患者10余天前因受凉病情加重,咳嗽、咳白痰、气短、喘息。查体:T:36.2℃,P:89次/分,Bp:125/80mmHg,神志清,精神差,桶状胸,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急促,肺底可闻及水泡音。舌胖苔白、脉浮滑。血常规示:白细胞:12.3×109/L,中性粒细胞:0.8。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中医辨证:寒燥犯肺,痰浊内阻。
治疗:1日,中脘、足三里、身柱各50分钟;2日,期门、太冲、膻中各40 分钟;3日,肺俞、中府、巨阙各50 分钟;4日,肾俞、俞府、关元各50分钟;每天加灸神阙60分钟。以上穴位4天循环灸。
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喘,痰多,呼吸困难,动则气短,以肃肺化痰,补肾纳气为主。
取穴: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天突,尺泽。痰多加丰隆,足三里,喘得厉害加鱼际和定哙穴,咳得厉害加列缺。
隔日一次,不留针。
【四子克喘场】
组方: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8克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莱藤子10克干姜10克细辛10克五味子6克川贝10克米壳6克
分量可根据季节、年龄、体质而定。此方药味一般情况下不随意变动,如麻黄,只有在血压过高纤颤或服后不能人睡者,可以酌情减量或易以香需;另如干姜,非在阳气过盛、热炽伤津症状明显者,不宜轻动。细辛的用量较大,但临床实践中不但无副作用,而且效果良好,少用则疗效差,万勿以“细辛不过钱”以讹传讹,而随意减量。
疗效:经多年验证,疗效满意。
来源:《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金梦贤。
祖传方:治远年喘急。
组方:桑木内蠹虫粪(炒)0克莱藤子(炒)45克杏仁(不去皮尖,炒)45克甘草(生)60克
用法:共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淡姜汤送下。
来源:《医学正传》卷二、虞持。
【哮喘缓解期方】
组方:紫河车60克蛤蚡粉45克地龙粉75克五味子24克苍耳子60克甘草30克
用法:研粉或密丸。每服9克,日服2次,早晚吞服。来源:《当代名医临证精华·咳喘专辑》张沛虬。
实证:
紫金丹:
治多年肺气喘息,咳嗽晨夕不得眠。
组方:信砒4.5克(研飞如粉)豆豉45克(好者,水略润,少时以纸挹干,研成膏)
用法: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九如麻子大。每服15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腊茶清极冷吞下,临卧以知为度。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二、许叔微。
自拟杏仁煎治疗反复咳喘,久而不愈者,多获良效。
组方:杏仁l0克瓜篓15克半夏l0克炙麻黄6克苏子l0克枳壳12克陈皮IO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枇杷叶12克贝母0克前胡12克白前12克
来源:《当代名医临证精吧宫 咳喘专辑》张建夫。
【肺气肿方1】
组方:红参、山萸肉、麦冬、构杞、胡桃肉怀牛滕、茯苓、法半夏各10克,补骨脂、生黄芪、冬虫夏草各15克,熟地黄12克,紫河车5克,五味子1.5克。
用法:水煎服,忌烟酒。备注:偏肺气虚型肺气肿。
【肺气肿秘方】
组方:蜜麻黄6克,杏仁5克,多甘草3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尊劳子6克,(布包)蜜款冬6克,蜜橘红5克,结茯10克,清半夏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备注:轻度肺气肿,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肺气肿秘方】
组方:紫苏子、白芬子、莱藤子各10克,山药60克,玄参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备注:肺气肿(痰涎盛型)。
【熟地治】
【配方】熟地、山萸肉、五味子各9克,肉桂2.5克,补骨脂、胡桃肉各9克。【用法】水煎服,日1剂,2次服。
【功效】本方补肾纳气,适用于肾衰所致的肺气肿者。
【苏子】
【配方】苏子10克,白芥子9克,莱藏子10克,山药60克,人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本方扶正祛邪,降气化痰,适用于痰诞壅盛所致的肺气肿。
【莱腋子粳米】
【配方】莱葳子适量,粳米100克。
【用法】将莱葳子炒熟后研末,每次取10~15克,同粳米煮粥。
【功效】本方化痰平喘,行气消食。适用于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之肺气肿。
【粳米川贝】
【配方】粳米60克,川贝5~10克,砂糖适量。
【用法】先以粳米60克,砂糖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调入川贝母极细粉末5~10克,再煮二三沸即可。温热服食。
【功效】润肺养胃,化痰止咳。治肺气肿、咳嗽气喘等症。
【鸡骨丹汤】
【配方】鸡骨丹(即紫玉簪花)茎、叶、花各9~15克。【用法】上药加水煎服。【功效】用治肺气肿、咳喘。
【南瓜治肺气肿】
【配方】南瓜3个,麦芽1000克,鲜姜汁50克。
【用法】南瓜去籽,切块,加水煮烂取汁,添入麦芽及生姜汁,文火熬成膏,日服70克,早、晚分服。
【功效】治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