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概述】
雀斑是一种黑色素增多,在鼻面部形成褐色斑点为特征的皮肤病。形如雀卵上的斑点,故名雀斑。本病多见于青春期少女,儿童亦有之。且女性多于男性。 多因肾虚而不能荣华于面;或虚火上炎,日晒热毒内郁蕴结为斑;或腠理不密,外卫不固,风邪外袭,肌肤失润所致。
【症状】
鼻面部可见针尖到米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斑点,数目不一,散在或密集,对称分布,互不融合,无鳞屑和渗出,无自觉症状。且夏季加重,冬季则减轻。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太溪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太阳 | 42-48 | 40 | 双穴 |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5天 | 肺俞 | 47-52 | 50 | 双穴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
曲池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艾灸能够有效缓解、淡化雀斑,阻止其加重,减轻症状。施灸时,面部斑点处,隔艾绒片灸,温度不超过45℃,以红润为度,千万别起泡。避免阳光曝晒。不宜乱用药或化妆品 。
【案例】
李某,女,18岁。
主诉:8岁开始出现皮损症状,近期加重。
刻诊:面色无华,皮疹呈淡黑色,点状对称分布于鼻、面颊。颜面、手背部亦可见,自述日晒或夏季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略数。诊断:雀斑。
治疗:予以隔物灸仪施灸。处方:1日,灸中脘、足三里各50分钟;2日,灸期门、太冲、三阴交各50分钟;3日,灸肾俞、关元、太溪各50分钟;4日,灸大椎、太阳、合谷各50分钟;5日,灸肺俞、膈俞、曲池各50分钟。以上穴循环灸,每日加灸神阙穴60分钟。灸2月后雀斑悉数消失。
【针刺法】
[取穴]
主穴:皮损部位、三阴交、曲池、合谷、足三里。
配穴:肾水不足证配肝俞、肾俞、脾俞、太溪;风邪外蕴证配风池、膈俞、血海。
[治法] 皮损部位常规消毒,面部使用特制美容针,其它部位使用常规毫针,每次选择颜色最深的斑点作为针刺点,直刺进针;曲池、合谷、风池、血海常规针刺,行泻法;其它穴位常规针刺,行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10天。
【点灼法】
[取穴] 面部颜色深的大斑点作为穴位
[治法] 根据雀斑大小,选用适当型号的点灼针,根据雀斑多少分批治疗,一般每次选用穴位在10个以内。穴区常规消毒后,选择与斑点大小相适合的针具,将其前端置于酒精灯上烧红,然后用针尖快速而准确地点烫穴位表皮,即浅烧灼,以表皮变白、破损,雀斑消失为度。7~10天后,点灼部位皮肤结痂脱落,可进行下一次治疗。
【针灸】
[取穴]
主穴:三阴交、曲池、足三里。
配穴: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血海、大椎、命门等。
[治法] 施以平补平泻手法。
【火针】
[治法] 患者仰卧,患处常规消毒,可先表面局麻。视雀斑色素浅、斑点大小,分别选用不同的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针头要红 时,对准斑点点刺,动作要轻、快、准。斑点变灰白色后结痂, 过1〜2周后结痂脱落,斑点消失,不留斑痕。20〜30天后再对个别遗留的斑点进行补刺。
[备注] 注意针具消毒要严格,不宜刺得过深,针后保护疮口,勿沾水及手抓。结痂期间和痂皮刚脱落时不用化妆品。
【方一】
[药方] 牵牛(生)120克,铂芷、甘松香(去土)各15克, 零陵香30克,瓜姜根21克,川芎15克,细辛阿胶(炮)各7.5克,猪牙皂角30克,香15克,楮桃儿60克,藁本15克。
[用法] 将上述药物研极细末,每次用5克洗脸时置盆内,和匀后洗面,早晚各1次。
【方二】
[药方] 白附子、白芷、杜若、石脂、白石脂、杏仁(去皮尖)、 桃花、瓜子、牛膝、鸡矢白、玉竹远志(去心)各10克。
[用法] 将上述药物, 捣筛为末,以人乳汁、白蜜各100毫升,空腹服7丸,日3次。
【方三】
[药方] 冬瓜仁五两、莲子粉五钱、白芷粉三钱。
[用法] 合研为细粉,每日饭后用开水冲服一汤匙。
【方四】
[药方] 糯米30粒,生石灰半酒杯,碱面6克。
[用法] 先将碱用温水溶化,然后倒入石灰内拌匀成泥状,再倒入另一稍大的杯中,将糯米扎人石灰泥内l/2 ,把石灰泥杯覆盖在潮湿地上,12小时后,糯米已熟,将上半部熟米调匀成膏。用时针挑此膏点涂在雀斑上。涂后稍有痒痛感,约10分钟可消失。
【绿豆百合汤】
[食材] 绿豆、百合、赤小豆适量
[做法] 将材料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煮沸之后,再用小火进行炖煮,最后加入食盐或者白糖调味。
【黄瓜粥】
[食材] 大米100克、嫩黄瓜300克、盐2克,生姜10克。
[做法] 将黄瓜洗净,去皮去心切成薄片。大米淘洗干净,生姜洗净拍碎。锅内加水约1000毫升,置火上,下大米、生姜,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慢煮至米烂时下入黄瓜片,再煮至汤稠,入精盐调味即可。一日二次温服。
【黑木耳红枣汤】
[食材] 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
[做法] 将黑木耳洗净,红枣去核,加水适量,煮半个小时左右。每日早、晚餐后各一次。
【胡萝卜汁】
[食材] 胡萝卜
[做法] 将新鲜胡萝卜研碎挤汁,取10~30毫升,每日早晚洗完脸后,以鲜汁拍脸,待干后用涂有植物油的手轻拍面部。此外,每日喝1杯胡萝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