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1月14日早上,《黄帝内经》的朗诵声,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内回荡。
“正气”,就是人们熟知的“免疫力”。流传2000余年的中医药文化,拥有着只有国人知晓的浪漫,从历史长河中,延续至今。
浪漫之外,更是予人新生的力量。
时值深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林荫道上,落叶遍地,凉风萧瑟。在门诊室6楼14诊室,国医大师刘祖贻,正在把脉问诊。绣口一吐,便是救命金方。
新生,在一剂剂良方中孕育。
传承十代的刘氏医学,在三百多年间,救下的生命多不胜数。即便年过八旬,退休二十余年,刘祖贻仍是坚持每周四上午坐诊。
国医大师,是我国给予中医医师的最高礼遇,致敬的是一场场新生,亦是对中医药人济世救人的赞许。
60余载光阴,与每一剂良方的相会,在刘祖贻看来,方剂不只是方剂,更是生命。
刘氏医学“儒医结合”的传统,让刘祖贻博览群书。
· 国医
湖南,中医药资源大省,拥有国家重点品种居全国第二。雪峰山脉,资水流经处,湖南省安化县金门山,古老而神秘的梅山文化在此发祥。1937年7月,刘祖贻便在这里出生。
延医求治者接踵,拜师求学者甚众。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家自康熙年间起便以行医为业,至今已有300余年,刘祖贻由此成为刘氏医学第九代传人。
虽隅居安化山区,但“刘氏中医”之名,响彻邻县的桃江、桃源等地,刘祖贻的多个先辈,因医术高超而在县志上留名,父亲刘永康便是一代名医。
8岁跟随父亲习医,15岁出师独立应诊,刘祖贻一生都在与“医”为伴。“家族三百多年的历史沉淀,坚定了我学中医的想法,这也是我先天得天独厚的地方。”
刘祖贻回忆到,自己学医,从诵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四言药性》《汤头歌诀》《濒湖脉诀》)开始,继而精读《内经知要》《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等经典名著,由此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除了学习家学,刘祖贻也接受了学院式教育。1957年,刘祖贻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中医进修学院。1年后,刘祖贻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进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并成为全国名中医、“湖南中医五老”之首李聪甫的助手。此时的刘祖贻,只有21岁。
家学渊博,又遇名师口传心授,还经常与一起共事的刘炳凡、欧阳锜等老中医切磋医理,研究学术,刘祖贻的中医水平迅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渐至成为一代名医。
“私人教育模式和学院式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才能培养出一名中医。”刘祖贻总结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始终坚守着古来的中医传承,但又在继承与变革中,让中医药学不断进步发展。
70年代,刘祖贻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认识到中药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认为无论是扶正,还是祛邪的中药都能提高免疫力或抑制免疫。多年探究温病的发展,刘祖贻成为中国最早的中医免疫学研究者之一,这对推动中医免疫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成就显著,但刘祖贻并不止步于此,他还对内、妇、儿科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辨治颇有心得,提出以六辨七治为主体的脑病辨治体系,并擅长从肝肾论治脑病。
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绵延了千古,在年华的作用下,中医人又让它犹如新生。
1991年,54的刘祖贻成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500名导师中最年轻的一位,中医界由此称赞他“年纪轻、辈分高”。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4年,刘祖贻被评为国医大师,也是湖南省首位国医大师。
“继岐黄道统,开现代新风。”短短十字,刘祖贻用一生来践行。女儿刘芳也跟随着父亲的脚步,成为刘氏医学第十代传承人,继续用年华来和中医药相守。
· 国学
“纳凉桐影里,扇摇意从容。清风生袖底,明月落怀中。”70年前的一个夏夜,在金门山的一家私塾旁,十多名师生正在乘凉。月送清辉,老师轻摇蒲扇,心有所感,命学生即景作诗。当时最小的12岁学生,便作出这首绝句,他就是刘祖贻。
5岁开始学习国学,8岁学习“四书”“五经”,虽出生于中医世家,但刘祖贻却是以国学开蒙。
“我家是医学世家,也是书香门第。”刘祖贻介绍,300多年前,先祖刘继黄本就是当地有名的大儒,后师从名医,医术益精,走上一条由儒而医的道路。
自此之后,“儒医结合”成为刘家人学医的传统。刘祖贻说,国学与中医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医是生长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而且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华文化。
文是阶梯医是楼,扎实的国学根底,让刘祖贻学起中医来事半功倍。回忆学习历程,刘祖贻感慨道:“现在看来,学好国学,学好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必由之路”。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现在,我国有两种主流医学,即西医学和中医学。刘祖贻认为,西医不能取代中医,中医也不能取代中医,两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形态,这是由他们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模式决定的,也是由中西文化的不用决定的。
中医源于中华文化,是整体论的思维;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分析哲学基础上的还原论的思维。一分一合,区别立现。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是中华文化最高的宇宙观,反映到中医上有体用合一、形神合一。
正是中华文化整体论的影响,中医看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中医用整体思维,在生命层次用系统论的思维、用生命系统来分析病情,从相互联系中看整体反映的状态。
数十年后,有感于家学渊源对自己从医打下的良好基础,刘祖贻深情赋诗一首:“束发承庭训,藜阁书香浓;薪传历十代,医学境无穷;纸上得来浅,实践始能通;春回生意满,花映杏林红。”
· 国计
祛瘟疫,除绝症,焕新生。中医药学,最伟大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个集千年用药经验于大成的宝库。
2002年,一种世界首次发现的烈性传染病突然袭击广东,这种疫病后来被定名为“非典型性肺炎”,英文简称SARS。
湖南,毗邻广东,不少本地人南下打工。不久后,湖南也遭受“非典”袭击。中国人,有着几千年与传染病抗争的经验,中医也因此介入“非典”的抗击战。
彼时的刘祖贻,已是66岁。在抗“非典”期间,他以近古稀之龄主持湖南省中医专家组工作,并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刘祖贻坚信,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古典智慧,能够在当代换取更多生的希望。
6人感染,5人康复。身处疫病旁侧,中医筑起一道抗击长城,为赢下这一仗做出巨大贡献。
刘祖贻说,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整体论的思维模式,对于疾病,中医调理着重在人,而不是着重在病。换言之,中医是帮助你解决问题,不是代替你解决问题。
“世界上很多的传统医学都中断了,唯一没有中断的,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对于中医药学,刘祖贻始终满怀信心。“中医两千多年前就成为体系,如果不发展,没有生命力,就不可能传下来,他一直都在发展。”
对于不少人把西医叫做现代医学,中医叫做传统医学,刘祖贻始终不赞成。“中医发展至今,早已不是《黄帝内经》那个时代,它也在发展,只是以另外一种文化,另外一种医学形态,发展得不一样而已。”
在刘祖贻看来,中医不仅不是传统医学,在有些方面,还是超现代医学。刘祖贻称其为后现代主义、后科学化的医学。
从建国初期的中西结合,到如今的中西并重,中医药学正在复兴之路上,大步向前。
文章来源:人民网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