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之,名文植,字培之,晚年号退叟,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卒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武进孟河人,清末著名医家,是“孟河医派四大家”之一,著有《医略存真》《外科传薪集》《马评外科症治全生集》等。马培之家族世代业医,其随祖父马省三学医十六年,尽得其传,精通内、外、喉诸科,尤以外科见长。其在中医外科领域,推崇王氏“全生派”,同时亦能吸收“正宗派”“心得派”之精华而发明之。他强调外证不能仅着眼于局部,要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内治法之外,还应结合刀针治疗,内外并举,故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马培之生于1820年,60岁时因治愈慈禧的疾病而成名,时值光绪六年(1880)。正是西方医学涌人中国之际。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后,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临床诊断学为特征的西方医学,显然对以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为理论基础的中医学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学者们便开始起来探讨中国的医学向何处去的问题。这就引爆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中医存废之争。马培之坚持中医理论并屡治顽疾,名扬天下,行医苏锡,著书立说,在马氏家族中造诣最深、医术最精、影响最广。
马培之出身于世医之家,祖从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祖父马省三,字吾庵,清嘉庆、道光年间的孟河名医,精内、外科,享盛名。其《论症十六则》收载于马培之《医略存真》之中,因无子,复以女婿蒋汉儒(名玉山,后更名为马伯闲)为嗣。马伯闲(即马培之的父亲).精医学,以医闻名于当时。光绪九年( 1883),马培之13岁时,其父暴病而亡,由祖父马省三抚养,后随祖父学医十六年,尽得其传,同时,还师从于中医名家费伯雄。费伯雄独子费应兰,娶马培之妹妹为妻,两家建立了更为亲近的娴亲关系。马培之既从嗣祖学,尽得外科家传,又旁及王九峰、费伯雄之学,存真务实,独出手眼,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其精通内、外、喉三科,并于治疗伤寒有突破,可谓卓有建树和成就。
光绪六年( 1880),马培之60岁,被苏州巡抚举荐进京为慈禧太后治病,治疾著效,被慈禧御赐匾额“福”和“务求精要”两幅,并御赐“徵君”之名,遂名声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说法,甚至马培之的竞争对手薛福辰亦称其为“天下名医”。
马培之回乡之后,仍治病济世,名声益显。 1889年,马培之著《纪恩录》一册,以木刻本刊行,俞樾作序。此书为马培之在京为慈禧诊病的诊疗日记,间有王公大臣诊病的记录,从中可见北京当时的医疗水平及其积习。如热性病不顾护津液,杂病偏用补剂,燥邪不注意室内火盆等,马培之一一指出,实足发人深省。其后,马培之去苏州,比邻俞樾,开设门诊,后整条街取名为马医科巷。晚年去无锡行医,与邓星伯朝夕相见,方开始留心于著作。
他在家撰写医著与医案的同时,还传授了许多弟子。其中,邓星伯、沈奉江、马伯藩、丁甘仁、贺季衡、巢渭芳、吴庚生等均为名医,此外还有金宝之、贾幼山、毛善山等90多名。马派后世子孙有马均之、马日初、马洛川、马希融、马继昌、马伯藩、马书常,马良伯、马际周、马泽人、马寿南、马惠卿、马际卿、马笃卿、马心厚、马冀良、马嘉生、马书坤和马黛云等19人之多。著名的再传弟子有颜亦鲁、张泽生等。上海同济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颜德馨,即颜亦鲁哲嗣。国医大师朱良春,是马培之侄孙马惠卿的人室弟子。他们均得马派门人的真传。马培之有许多著名的再传弟子,后来发展到全国各地,可谓“孟河医派传承弟子遍天下”,现在许多孟河医派再传弟子的门人,已成为中国现代著名的中医药专家。
马培之共有五子(继昌、继承、继祖、继传、继辉),没有一个专业行医的。长子马继昌,是民国时期安徽省凤阳县县长,业余时间行医。四子马继传,时任浙江省奉化县县长。马培之的侄子马希融、孙子马伯藩,以及马家门人继承了马派医学,都以地方名医闻世。马派的医学思想和诊治技术代代相传,世家医学源远流长。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0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