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平:继承先辈学术经验,渗透现代医学,兼收并蓄

5/30/2023 5:40:55 PM发布

作为一名学者,陈汉平教授善于思考、勤于思索。时刻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将身边发生的问题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又将自己的研究领域与世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他主张在认真继承中医针灸学传统的基础上。兼收并蓄,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努力把传统针灸学同中医相关临床学科以及现代生物学、医学有机地相互渗透。乃至在某些关键节点上相互融合。

 

陈教授认为,没有创造就没有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没有继承就不能创新发展,认真地继承先辈的学术经验,是针灸学术进步的原动力。即使是继承整理文献。对活的文献也必须进行再学习再实践。只有善于站在前人肩膀之上,才能攀上中医、针灸科学新的高峰。在祖先留下的伟大文明面前,光有自豪感是不够的,当然也不要妄自菲薄,把传统成就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强调,建立一个全新的概念,即针刺穴位可预防手术创痛及其诱发的生理扰乱效应。是迄今形成的可被后人所接受的学术传统。也是一种针灸学的新概念。

 

· 呼吁

陈教授呼吁学术界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观察和思考。首先是如何理解针灸现代化。他不认同针灸现代化就是把针灸纳入现代医学理论框架之中的见解。但他非常赞同,针灸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既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又充满现代科学内涵的现代针灸学的建立。

融合是目标

 

· 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标

陈教授把对针灸疗法改革创新的思考归纳为“结合·组合·融合”,结合是观念,组合是手段,而融合才是目标。在创新实践中,要善于思维,冲破习惯的思维定势,处理好科学研究中观念、思维、战略和实践的关系,注意对科学推断或假说的提炼.这样才可产生正确的研究思路或思路的合理转移。而组合式创新的前景广阔。电针、水针、穴位埋线疗法等均属组合式疗法。埋线疗法把穴位性能、穴位刺激技术与组织疗法等组合并融合为一体。融合后的疗法所含的各技术要素,均失去各自的自我。技术要素的组合、融合,是针灸疗法改革创新的途径.是继承传统又突破传统的结果。

 

近50年来,针灸学术的进步。是相互交融和碰撞的结果。在多极医学世界的环境里,由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研究思维方式、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实践基准,在互相争鸣、碰撞、借鉴、融合的氛围中产生新的理念。实际上,针灸学是自然科学中所有以生命为研究对象或研究材料的学科和交叉学科集中起来的大生物学家族中的一员.也是中医药学领域中。最先引进现代科技、最早同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开放格局的学科。开放和交叉渗透的结果,明显地推动针灸调节作用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近几年兴起的生命科学与非生命科学互相交叉渗透的研究,使参与针灸学研究的学科明显地扩容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3.对中医针灸学术的提高和走向世界的认识

陈汉平教授认为.针灸学是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基础研究的领域,探索性很强。基础研究是为临床服务的.临床研究可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两者不可分割。

 

他认为.当前在对针灸学术发展的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1)针灸学与针灸(疗法)既密切联系又明显区别,在学术深度和广度上均不相同。不少人把针灸同针灸学科等同看待。这是不确当的。还有人以为,针灸疗法无非是把毫针扎进若干常用穴位.对号入座地施行治疗的方法。这些认识的偏差。人为地导致了针灸学科目标的偏离.降低了对针灸学工作者学术的要求.丢弃了辨证施针灸的临床精华,从而在临床治疗和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某些做法.有违针灸学术发展规律。

 

(2)要从生命科学高度来思考针灸的调节作用。针灸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成果。已经并将继续充实生命科学的内容.针灸学应该是生命科学的组成之一。这是一个重要的但有待强化的学术观念。从这一角度来考察。先前问世的某些针灸专业教材,对针灸学的定义是失之偏颇的。人们的探索越深入越有利于针灸疗效的提高;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临床新现象的观察.则有利于促进生命科学研究思路的开拓。迄今这两方面互相脱节。

 

(3)民间经验应该是针灸疗法发展的源头活水。认为民间经验难登大雅之堂,也是认识的误区。有眼光的专家应该正确地对待民间经验。而不应轻视、排斥它,而应该进一步挖掘.科学地消化它、提炼它,进行再创造。关键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

 

(4)针灸学研究要赋予中医特色和时代气息。千百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其实是变异、创新的结果。一味地向后看,头脑就会被禁锢,手脚也会被束缚。敢于认识和挑战自己不足,决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民族虚无主义,也不能用老一辈的知识结构去硬性塑造新一代的学问框架。

 

(5)继续保持中国针灸学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针灸进一步走向世界要以学术进步为基础,而临床研究的发展对针灸学术进步尤为重要。由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制订的《针灸临床研究指南》,强调临床对照.尤其是“假针灸”对照试验的重要性。有鉴于此,应当按《指南》的要求,改善研究方法,加强临床对照研究,在积极接受世界同行与我传统针灸接轨的同时,努力使临床研究方法同世界医学科学进一步接轨,继续保持我国针灸学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1522.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