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字宇泰,号念西居士,明代金坛(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故又被后世尊称为王金坛。王肯堂亦儒亦医,建树颇丰,撰有《证治准绳》《古今医统正脉全书》《郁冈斋医学笔尘》《灵兰要览》《胤产全书》《肯堂医论》《医镜》《药镜》等著作。
王肯堂身兼医者和儒士,这与他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王肯堂的父亲王樵是明嘉靖年间的进士,历任刑部员外郎、右都御史等职,王肯堂从小便对出世为政的儒学家风耳濡目染。在少年及青年时期,王肯堂刻苦攻读文史经典,立志考取功名,直到有一次,王肯堂的母亲病危,家人四处求医,幸得高手挽救,才转危为安。自此,王肯堂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废寝忘食地攻读医书。
王肯堂的医术不断精进,其父却害怕他荒废儒业,下令禁止他继续学医。王肯堂拗不过父亲,不得不私下里偷偷习医。
王肯堂直到40岁才得以考中进士,在他为官期间正值日本侵略朝鲜,并意图染指中国。王肯堂就此事上书十条,言辞激烈恳切,但却被当朝批评“浮躁从事”,提议不予采用。官场上的失意让王肯堂深觉仕途的坎坷艰辛,这时先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教诲在他脑海中响起,不久他就借生病之由辞官归家。回到家乡之后,王肯堂便潜心钻研医术,成为一名儒医。
王肯堂在医学方面独有一番见地,他是现存古文献中最早发现色盲症的医家,在他编纂的《证治准绳·杂病》中对此进行了阐述:“视赤如白证,谓视物却非本色也。因物着形之病,与视瞻有色,空中气色不同。”时至今日,他的学术观点仍对后人有所启发。
在行医生涯中,儒家仁爱济世的思想深深影响着王肯堂,他在所著医书中专门提出“医家五戒”“医家十要”,强调医者应以惠民济世为本,不应谋求私利。
王肯堂涉猎广泛,除医学之外,还精于书法、鉴赏等,有《郁冈斋墨妙》《郁冈斋帖》等书法作品流传于世。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