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镶云学术观点

1/5/2024 5:56:53 PM发布

历来伤寒学派持本寒而标热的论点,注重麻、桂、柴、葛的辛温,温热学派持本热而标寒的见解,注重桑菊、银翘的辛凉,两者之争,大有千古不易之势。张氏继承了张仲景及吴又可、叶天士诸家的理论和经验,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体会到伤寒与温病在源流上是一脉相承的,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派的理论和经验也全是《伤寒论》辨证论治具体运用的发展和补充;认为伤寒与温病之争是不可必要的。至于病源不同,治当有异,固未可厚非;然伤寒化热,温病化寒,寒热之间的传变转化,往往交互错杂,难以绝对划分界线,必须见微知著,通权达变,决不可胶柱鼓瑟。因此,张氏主张伤寒、温热应冶于一炉,融为一体。并认为属于伤寒范畴的热病,不外乎新感外袭和伏气内发二端。新感虽有寒温之分,但外邪的侵犯,由表入里,治疗只宜表散;伏气因新感引动,由里出表,治疗亦宜透达。除了里结阳明的府证可下夺而外,新感与伏气的出路同在肌表,故“表”与“透”实为伤寒临证治疗的中心环节,新感务求“表透”,勿使内入,伏气务求“透表”,促其外达。并发现豆豉一味兼擅“表”和“透”的功效。豆豉经麻黄水浸制,微苦微温,苦而不寒,温而不燥,既擅解表,又擅透达,发汗不伤阴,并能除烦化滞,且无凉遏之弊,乃治新感与伏气的至当不易之品。

 

张氏主张治疗伤寒热病以“表”与“透”为中心,提倡豆豉的“表”与“透”的作用,必须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卫气营血的病程传变,不同阶段,采用不同配伍,达到“表”或“透”的目的。如邪在卫分者,以葱豉汤加减。加南方多湿而无北地的寒邪阴凝,故卫分之邪偏于寒的,不必赖麻、桂的辛温,辛温反助邪热;偏于温的也不宜桑菊、银翘的辛凉,辛凉恐遏邪湿。此时,惟葱豉的微辛微湿,恰到好处。邪留气分者,从栀豉汤加减;邪入营分或血分者,从黑膏加减。三方都有豆豉,由于配伍的关系,葱豉着重于发汗解表,犹叶氏“在卫汗之可也”的原则;栀豉着重于轻清泄热,表里双解,犹叶氏“到气才可清气”的原则;黑膏着重于育阴达邪,犹叶氏“乍入营分,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原则。但邪未传入气分化热,决不轻予栀子的清泄,邪未传入营分或血分,劫烁津液,决不轻予地、斛的育阴生津。进一境始转一法,独豆豉的“表”与“透”则贯彻于整个病程的始终,打破了温热学派对汗禁的清规戒律。

 

张氏认为内伤杂病的治疗前提在扶正,所谓精气夺则虚;外感时气的治疗前提在祛邪,所谓邪气盛则实。新感非表不解,伏气非透不愈。救阴尚易,达邪最难,邪去则正安,热退则津还,与其养痈贻患,无如曲突徙薪。汗法的目的,重在祛邪,“表”与“透”均应隶属于汗法的范畴。然而“表”有发表,有解表,有育阴以滋发汗之源等等的区别;“透”有清透,有温透,有化湿以开达邪之路等等的异殊;为伤寒临床开辟了广阔的治疗途径。

 

至于具体运用汗法时,张氏一方面着重于掌握适度,既不失于表透,也不能过于表透,主张因势利导,以疏肌为主,取微微然自得汗,导邪外达,不用强责其汗之法,以防伤阴劫津之变,所谓邪去热自已,热退津自还;另一方面重视汗源的变化,凡邪热燔灼,伤阴耗液者,急当养阴增液,以滋化源,达邪外出,即使初露阴液耗损之象,如舌燥、尿少、烦热不寐等症,亦当防微杜渐,临床经验在于育阴而不滞邪,祛邪而不伤正。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2598.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