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是一种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那么具体都有哪些传播途径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登革热病的传播途径
1.蚊传播
主要媒介:登革热主要由伊蚊叮咬传播,特别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虫在叮咬感染登革病毒的人或动物后,会携带病毒,并通过再次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
传播特点: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
2.血液传播
登革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因此,通过输血或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也可能导致病毒传播。虽然这是登革热的一种传播方式,但相比蚊传播,其发生概率较低。
3.母婴传播
孕妇如果感染登革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时的血液接触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因而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防蚊,避免感染登革热病毒。
4.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登革热患者的尿液、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也有登革热病毒,如果健康人群接触此类物质,也有一定概率会患有登革热。此外,如果健康人群接触被登革热病毒污染的用品,也可能会感染登革热病毒。
5.性传播
和登革热患者进行性行为,会接触患者的体液,因此也有较大的概率会患病。
以上就是对登革热病的传播途径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登革热病对人体各方面的影响还是较多的,大家在平时还需多多注意,若是出现了此病症状则需立刻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对自身造成较多的损伤。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