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草,中药名。为松节藻科植物海人草Digenea simplex (Wulf.) C. Ag. 的藻体。分布于台湾兰屿岛域及东沙群岛等沿海。具有驱蛔之功效。常用于蛔虫症。
——入药部位
藻体。
——性味
味咸,性平。
——功效
驱蛔。
——主治
用于蛔虫症。
——相关配伍
1、驱蛔虫:①海人草8g,番泻叶20g。水煎,和糖少许,顿服。②海人草8g,大黄6.5g,甘草3g。水煎顿服。(《现代实用中药》)
2、治蛔虫疳眼:海人草、黑丑、苦薏、大黄、甘草。水煎服。(《眼科锦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采集加工
3-8月采收,洗净晒干。
——性状鉴别
藻体灰绿色,微带棕色。枝圆柱形,不规则叉状分枝,全体密被毛茸状的小枝,形似狐尾,但基部小枝脱落而裸露。质韧。气腥,味咸,有粘性。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