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爱犯困“春困”这信号您懂吗?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须顺应自然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清阳上升,人若应之,清气升而浊气降,升降和调,则神清而气爽;若不能相应,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失其生发滋养之用,就会表现出“春困”征象。出现“春困”的原因是什么呢?
1、和冬天保养不够有关。冬天是封闭储存的季节,阳气深入体内。所以冬天要避寒,保暖,有意识,不要过度劳累,照顾好阳气,满足春天生活的需要。如果不注意损伤阳气,会导致春季阳气上升不足,从而导致春季嗜睡;
2、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我们都知道春天是由肝脏主宰的。只有保持肝气舒畅,阳气才能自然崛起。肝气不畅,会影响阳气的正常上升,从而引起春困;
3、脾运化异常。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脾虚或脾湿导致运化异常,清阳不升,导致春困,也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或腹泻。
解决方法:
1、调摄身心,疏肝解郁
春季与肝相通应,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畅达不易患病。肝主疏泄,有疏通、畅达全身气血津液的功能。其生理特性是主升发,若升发作用正常,则气血津液疏通和畅达。气血通畅,清阳得升,上荣于脑,脑得其滋养,就不会“春困”。反之,若是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则气机不畅,清阳被阻,“春困”就将不期而至。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要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需顺应肝的生理特性。故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忧郁伤肝。适当运动,如散步、郊游等,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做足浴,有助于阳气升发,畅通血脉,振奋精神,如此气血通畅,心旷神怡,就会精力蓬勃,远离“春困”。
2、调整饮食,谨和五味
“三月养生重在阳”。如阳气充实,气机升降和调,则神清脑明;若阳气亏虚,气机升降失调,则易产生疲惫感。春季阳气初生,为适应此特点,扶助阳气,饮食方面应遵照《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多吃辛甘发散、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香菜等。这类食物温补阳气,使人体阳气充实,且辛温发散有利于阳气升发。
3、祛“内湿”,防“外湿”
前几日“阳春”天气乍然一现,随后冷空气伴随着阴雨又“杀到”。这种冷暖寒湿的变化可以说把春天天气无常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偏于湿。一方面是内湿,另一方面则是外湿。内湿多因饮食不节制,或在冬季时吃多了肥甘厚腻的食物,让体内湿气内侵脾阳以至失运。而外湿是由于外界的湿气过多,容易让湿邪入侵。内外因相互影响,容易引发疾病。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