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溜穴的作用

5/31/2021 4:23:26 PM发布

1、足跟痛

《陕西医学杂志》1981年第3期报道:复溜穴位注射治疗足跟痛19例。将0.25~0.5%普鲁卡因灭菌溶液2~3ml(或复方普鲁卡因1ml加注射用水1ml)注入复溜穴,疗效满意。

2、痛风

《浙江中医杂志》1997年第4期报道针刺五输穴治疗痛风32例。主穴:复溜、行间、商丘;配穴:太溪、三阴交等常规针刺,复溜穴用补法,行间、商丘泻法。结果:显效22例,好转8例,有效率94.7%。

63.jpg

3、腰痛

《中国针灸》2000年第4期报道:针刺复溜穴治疗腰痛2例。复溜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调节针感,得气后留针30分钟,10分钟时再捻转1次。结果:经1次治疗痊愈2例,2次治疗痊愈10例,3次治疗痊愈9例。

《河北中医》2001年第7期报道:针刺复溜穴治疗肾虚腰痛22例。取双侧复溜穴,毫针直刺0.5~1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1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再行补法1次。另设对照组21例,取肾俞、夹脊、命门、志室、委中、太溪等,常规针刺,肾俞、命门、志室、太溪用补法,其余平补平泻,得气后行捻转补法1分钟,留针30分钟。两组均每日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复溜组痊愈16例(72.7%),显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5.5%;对照组痊愈8例(38.1%),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4例,有效率81%。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汗证

《湖北中医杂志》1994年第4期报道:针刺复溜等穴治疗盗汗53例。取穴:复溜、通里(均双),常规针刺,复溜得气后麻感至足底;通里针感下行至手指,上行至上臂,留针30分钟。每日2次。结果:治疗1~3次盗汗消失30例,4~6次14例,7~9次7例,9次以上2例,全部有效。

《中国针灸》1995年第5期报道:针灸治疗汗证,常以复溜、合谷为主穴。用于发汗,通常是泻复溜、补合谷;用于止汗,通常是补复溜、泻合谷。治疗1例多汗证患者,取穴:复溜、合谷、尺泽、内庭、阴陵泉、肺俞,溜用补法,合谷用泻法。每日1次,10次1疗程。经治1周后,患者汗止身爽,诸症皆除。

64.jpg

5、水肿

《中国针灸》2002年第9期报道:针刺然谷穴治疗经行水肿39例。复溜直刺1寸许,得气后使针尖朝向膝关节方向,留针30分钟。于月经前8~10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5~7次,至月经来潮停止治疗。结果:痊愈21例(53.8%)好转18例(46.2%),全部有效。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2022.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