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穴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2、穴名解说
(1)别名:阴关穴。
(2)出处:《针灸甲乙经》:“膝关,在犊鼻下二寸陷者中,足厥阴脉气所发。刺入四分,灸五壮。”
(3)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
(4)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6)运行规律: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小部分水气吸热后横向飘行于曲泉穴。
3、功效:降浊升清。
4、主治
膝痛,脚气,鹤膝风,咽喉痛;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5、穴位配伍
(1)膝关穴配足三里穴、血海穴、阴市穴、阳陵泉穴、髀关穴、伏兔穴、丰隆穴: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
(2)膝关穴配委中穴、足三里穴:治两膝红肿疼痛。
6、疗法
(1)治法原则: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2)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2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