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位置
承光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2、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嵋脂肪和纤维束组成。在该层筋膜内,眶上神经伴行的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形成各自的神经、血管丛,左右侧均有广泛的吻合。帽状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厚而坚韧,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皮肤紧密相连。该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其下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膜下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的导血管和头皮的浅静脉、颅顶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均有广泛吻合。行针多在此层进行。
3、穴名释义
“承”,受也。“光”,亮也,阳也,热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如受之以热一般,故名“承光穴”。
4、功效
清热明目、祛风通窍。
5、主治
头痛目眩、呕吐、心烦、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
6、穴位配伍
① 配迎香、印堂、上星、头维、合谷、外关,针刺泻法,疏风通窍,治疗外感风邪之鼻塞多涕、头痛等。
② 配合谷、复溜、大椎、曲池,针补合谷,泻复溜,清热发汗,治疗热病无汗。
③ 配睛明、攒竹、光明、行间、太冲,针刺泻法,疏肝明目,治疗肝火上炎之目痛、目翳、视物不明等。
④ 配太冲、昆仑,针刺泻法,潜阳息风,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等。
⑤ 配公孙、内关、解溪,针刺平补平泻法,宽胸和胃,治疗太阴直中之呕吐、心烦等。
7、疗法
①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
②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承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头痛、目眩。
③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即呈45度角从前向后刮拭承光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鼻塞、视物不清等。
④ 刺灸疗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痛。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