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并无心肌梗死这个病名,从临床症状表现上,心肌梗死可归于中医学上的“胸痹”,“厥心痛”以及“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除了借助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标准诊断心肌梗死外,还有自己的独特的辨证方式。
“心肌梗死”的中医辨证要点
一、借助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标准
中医学没有心肌梗死的病名,所以在诊断上必须借助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标准,对疑似患者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即有否出现异常Q波及或ST-T符合心肌梗死的进行性衍变,血清酶有否增高,血沉有否加速且又符合本病的发病过程。
二、参考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
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所以凡是中老年人出现突发的不明原因心前区剧痛,不明原因的晕厥,不明原因的呕吐,胸闷或突发性,持续性肩壁局部痛,下颌痛,甚至牙周痛并伴不同程度的大汗岀,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虽无心前区痛,亦要注意本病的可能性。
三、辨证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
1.辨虚实
真心痛属本虚标实之证。一般说来,刺痛、绞痛、闷痛、灼痛为实,而心痛隐隐属虚。但由于老年人反应能力差,不少老年人常以晕厥起病,随后才见心痛。故临床上需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及伴随症状,辨明虚实。
2.辨疼痛性质
心胸痛如绞,遇寒而作,得冷则剧,兼见肢冷,舌淡,苔白滑,脉紧,多属寒凝心脉所致。
心胸灼痛,伴心烦易怒,舌红苔黄,为火邪热结。
心胸窒闷疼痛或闷重而疼轻,兼见痰多,口黏,苔腻,多属痰浊内阻为患。
心胸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兼见舌紫暗或瘀斑,多为瘀血阻滞心脉。
心胸隐痛,兼见面色白,气短懒言,舌淡暗,苔薄白,多由心气不足所致。
3.辨顺逆
真心痛无论属阴虚或阳虚,皆可发生厥脱之变,但阳虚比阴虚更易发生厥脱的变化。
真心痛常见有精神萎靡和烦躁的精神表现,如精神症状加重,应引起注意,若出现神志不清,则病已危重。
真心痛多有气短见症,若气短之症有渐重趋势,应提高警惕;若见喘促,不能平卧,则病情严重。
自汗或动则汗出亦为真心痛常见症状,如汗出过多,大汗淋漓,应防止厥脱之变。
真心痛伴见手足温度逐渐下降,应充分重视,若四肢厥冷过肘膝而青紫者,表明病已危重。
真心痛若出现下列脉象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如脉濡弱、釜沸、弦紧、结代、躁疾、散涩、迟虚、弦曳,表明正气虚弱,心气严重不足。
四、辨证脉象
1.顺脉
心梗患者的脉象,一般都有“涩”的存在,以每分钟60~90次为度,若无结代、虚数、急促、迟涩等不正常脉出现者为顺脉。
2.虚数脉
每分钟在100~150次的范围内,重按无力者为“虚数脉”。多为阴虚阳浮或气阴两虚的表现。心电图属异性心动过速的范围,心功能较差。此时要注意患者呼吸是否急促,是否有喘息不得卧表现,唇舌、指甲、面色无力暗晦,青紫。听诊有无发现舒张期奔马律或第三心音,双肺底是否有湿性啰音,心电图的P波终末电势如何,血压怎样,有早期左心衰表象的可作血流动力学监测。
3.结脉
指脉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示心气衰败,伴气结,痰滞,血淤。
属被动性异位搏动或心律。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所致的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所致的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自搏性交界性心律、自搏性室性心律。
4.代脉
是指脉未动而中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乃气结痰滞血淤所致,心气虚衰不如结脉严重,属主动性异位搏动或心律。多见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等,且成联律者,结脉与代脉可在同一病人身上出现,故称为结代脉。急性心梗病人若出现结脉,代脉或结代脉,均提示病人有恶化趋势,应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
5.迟涩脉
“迟脉”指一息不足四至,亦即每分钟小于60次,主寒证或阳虚涩脉”指往来艰涩,迟钝不畅,如轻刀刮竹,主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迟涩脉同时出现是心梗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是心肌抑制性增高的表现,严重者如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出现心跳骤停,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6.疾脱脉
脉搏跳动极快,一息七至以上,脉性极短,时限缩窄,如豆粒转动来去极速,甚至快速不可数,不论其脉或细或弦,均作疾脱脉论。心电图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快速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后者实为本病的极危表现,是虚阳上浮,阴阳离决,即将变为室颤而至心跳骤停。
心肌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危险的疾病,其中多发人群是中老年人,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发病的年龄却正逐渐年轻化,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40岁以下发病人群超过了18%,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在了解“心肌梗死”的中医辨证要点后,我们也要从自身的生活方式上预防心肌梗死,远离心肌梗死。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