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十分崇尚“五”,是因为人的手指是“五”个、足趾也是“五”个,“五”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定数。手指具有伟大的创造功能,人生活所需要而自然界没有的一切,都能通过手创造出来,手指的灵巧性和创造性,是任何东西都无可比拟的。“五”是生数中最大的数,成数全由它产生出来;同时,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产生了“五材”的观念;以自我的活动范围为中心,产生“五方”的观念;以生产活动的时间需要,产生了“五时”的观念等等,进而演进为“五行”的学说。
汉字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甲骨文是最早规范性的汉字,其中已有木、水、火、土四个字,均为象形字,“金“是后起字,它必须是在金属出现后的事情。凉山彝族历法也把“土、铜、水、木、火”这五个物质要素用于为季节的区分,但“金”比“铜”的抽象层次更高。“水”是一切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应该是人类最先重视的物质。“火”的重视,应该是伏羲发明钻木取火之后。木和土都离不开人类的生活。所以甲骨文创造了木、水、火、土这四个字。“五行”开初之名为“五材“,即五种物质材料。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史伯(西周末期,生卒年不详)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交媾、交合)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增加、增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杜预注 “五材”:“金,木,水,火,土也。”又《周礼·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辩民器。”郑玄注:“此五材,金,木,皮,玉,土。”西周末期思想家的史伯就把五材用来解释“和实生物”这个哲学问题,是把“五材”作为方法论的开始。
在《尚书》中首先把“五材”说成“五行”。《甘誓》篇中说,“有扈氏威侮五行”,《尚书正义》释为“五行之德”。今人顾宝田等说:“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的民生日用资料。威侮五行就是反对五行学说,轻慢利用各种自然物为民造福。”《庄子·说剑》说:“制以五行,论以刑德。”成玄英疏:“五行,金、木、水、火、土。”《尚书·周书·洪范》“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这里的五行,仍然指的五种材质,不同的是说明了五行的性质。水的性质“润下”,其味“咸”;火的性质“炎上”,其味“苦”;木的性质“曲直”,其味“酸”;金的性质“従革”,其味“辛”;土的性质 “稼穑”,其味“甘”。《尚书·洪范》篇,学术公认的是战国末期的伪作。
战国末期齐国阴阳家邹衍,《史记》载他著有《主运》、《始终》、《大圣》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全部失传。邹衍根据“深观五行消息”,提出“大九洲说“和“五德终始说”。他的“五德终始说”,是指五行之德,周而复始,循环运转,以此来解释历史的变迁、王朝的兴衰。为了论证“五德终始说”,邹衍提出“五德相胜”的理论,他说:“五德之次,从所不胜,故虞土、夏木、殷金、周水。”“五德”即五行。“相胜”,即木胜土,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土胜水。所以,“终始五德,从所不胜,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他认为,每一德都有胜衰之时,历史的变迁受五德的支配,其德兴盛时,它所对应的朝代就兴旺,其德衰败时,它对应的朝代就会衰亡。《吕氏春秋·世应》篇说,“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据考证《世应》篇为邹衍的佚文。根据上面所引用的佚文看,邹衍在五行学说方面的贡献是提出了“五德相胜”学说。
《管子》也讲五行,它用四时配五行、十干、五方;用五行配五灵、五音、五味、五色、五祀等。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是一部没有学派偏见的综合性著作,它引申发挥了《管子》中的五行学说,以十二纪首配以五行、五方、五色、五音、五祀等,但在理论上没有重大的建树。
汉初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主持撰写的《淮南子》,是一部以先秦道家思想为主,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的论文集。在其《天文训》中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子生母曰义,母生子曰保,子母相得曰专,母胜子曰制,子胜母曰困。”所谓“义”、“保”、“专”、“制”、“困”,占卜用语。东晋葛洪在《抱朴子·登陟篇》中解释说:“《灵宝经》曰:所谓宝(保)日者,谓支干上生下之日也。”“又谓义日者,支干下生上之日也。”“所谓制日者,支干上克下之日也。”“所谓伐(困)日者,支干下克上之日。”如“保日”,指甲午、乙已之日。“甲者,木也;午者,火也;乙者,木也;已者,火也,火生于木故也”。可见,“义”、“保”、“专”、“制”、“困”,是表达五行生克关系的概念。《淮南子·地形训》篇还说:“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此篇中还提出了五行“壮、老、生、囚、死”过程的理论。与此差不多同时的西汉大儒董仲舒(前179—前104)著《春秋繁露》,在其《五行相生》篇中说:“天有五行:一曰木,二曰火,三曰土,四曰金,五曰水。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还在《五行相胜》篇中说:“金胜木”、“水胜火”、“木胜土”、“火胜金”、“土胜水”等等。“胜”者,克制也。“五行相胜”即五行相克制的意思。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除论证五行相生相胜理论之外,还论述了“五行顺逆”、“治水五行”、“治乱五行”、“五行变救”、“五行五事”。董仲舒还总结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也。”东汉班固等人编纂的《白虎通义·五行篇》也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 “五行”就是五气相继连续的运行。由此可见,至西汉时五行生克学说已经系统化,标志着五行生克的学说的正式形成。
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与发展
以上只是对阴阳五行学说起源与形成的脉络进行了粗略的疏理,简要地说明其历史过程。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之后,在医学、天文、历法、数术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成了运用学科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阴阳五行学说,上述学科所建立起来的理论大厦就会全部坍塌。
阴阳五行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且加以了创造性的发展。如在 “阴阳”学说方面,认为“阴阳”是万事万物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源。如在《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还论证了阴阳是无限可分性和统一性,阴阳的对待、相互作用、平衡、消长和转化的规律以及在人体中具体运用。如在《金匮真言论》中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在“五行”方面:首先将五行运用到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中,将其内容扩展为“五脏”、“五体”、“五窍”、“五腑”、“五华”、“五声”、“五神”、“五志”等。还结合人体生命的具体情况,论述了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论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可见,《黄帝内经》对阴阳五行学说不只是一般的运用,为丰富、创造性地发展这一学说作出了重大意义的贡献。
西汉易学家京房(前77—前37年)首先运用五行解说《周易》,创立八宫卦说、纳甲说、世应说、五行爻位说、五行爻位生克说和五行生数说。他以五行配八宫卦,以干支配以五行再配八宫卦中的各爻。以八宫卦为母,以其爻位为子,按五行关系,母子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以解说卦爻象的吉凶。从八宫卦中引出世应说,从爻位地支的五行关系,看世应的生克,用于占卜。京房说:“生吉凶之义,始于五行。”还说:“阴阳运行,一寒一暑,五行互用,一吉一凶,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京氏易传》卷下)京房把五行的理论用于解《易》,由此而形成庞大的数术学体系。
此外还广泛运用于天文、历法、地学以及律学等学科中,使我国的天文、历法、以及许多科学技术领域,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随着五行学说的运用与发展,到了随代,萧吉著《五行大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我国历史上关于五行学说最为权威的著作。该书首先论述五行的名、体、性、数,生、生死所、四時休王、配支干、相杂(支干雜、方位雜),再论德、论合、论扶抑、论相克、论刑害、论冲破,进而论杂配就(五星、五色、 五音、五味、五藏、五常、五事)、论律吕、论七政,包括了五行与河洛,与纳甲、纳音,五行与干支等各方面系统理论,是全面了解五行学说的必读之书。
阴阳五行学说,是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方法论。阴阳学说是第一层次的理论,五行学说是从属于阴阳学说的,是运用于实用学科的次级范畴,它们对中国哲学、中国文化、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云南民族学院汪宁生教授则在“中华万年网”上发表《阴阳观念探秘》文中说:“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乃在其对宇宙万物的分类,曾对中国历史发生重大影响的‘天人感应’即以阴阳分类和五行分类为依据,而这些分类却是以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真实的联系,因而是非理性的、神秘主义的”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