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雷的学术思想

9/2/2022 4:43:17 PM发布

张山雷是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天资聪颖,自幼好学,19岁就考上了秀才,但后因为母亲久病不愈,张山雷受到了深深的刺激,自此走上了学医之路,悬壶济世,并且写了许多的著作,也提出了许多中医方面的学术思想。

 

· 融洽西中

张山雷虽强调“融洽西中”,但限于当时历史条件,张氏仍十分注重中医学术理论与临床的重要性。认为《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是中医学的基础,应当认真掌握。至于临床,虽有内、外、妇、儿科之不同,亦各自有其理论,而要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还应十分重视医案的学习。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只有多临床,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从中体会中医理论的应用,才能更好地掌握临床各科治病的实际能力。而医案中所载,都是前人治疗疾病的实际经验,反复揣摸,深入领悟,则有如病人在侧,可以从书本中继承与了解前人的经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张氏的这一观点,是有重要意义的。此外,张氏在学术上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中风病证的认识和治疗上。

 

融洽西中

· 历史背景

实际上,早在《素问》之中已经有了后世所说的中风病的内容,只不过不称之为中风而巳。《素问》中的“厥”病,张氏认为即后世所说的中风病。这种病非由外感风邪所致,而是由于肝火内盛,化生内风,激其血气,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知人,目眼歪斜,肢体不遂,语言不清等症。张氏明确指出,今之中风病“皆是肝胆火升,浮阳陡动,扰乱脑神经,或为暴仆,或为偏枯,或为眩晕昏厥,或为耳鸣耳聋,或更(目闰)动瘈疭,强直暴死,诸般病状,俱巳历历如绘,此皆近世之所谓中风病也。”张氏言中医中风病证,借助于西医脑神经之说。在病机探讨上,欲在使中西医理论结合,而在治疗上则无甚指导意义。盖中医辨证,主要在于五脏六腑,虽言脑神经受影响,但其治疗原则,或养阴,或化痰,或熄风,或开窍,或通络,又均于脑无关。所以这种中西医理论的结合,于中医学术的发展,意义不大。


本文章来源于轻壹健康,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cndoct.com/news/show-9952.html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