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Tags标签:中药共有199条记录
  • 1
    点击
    48
    相传古时候有个村庄闹痢疾,死了不少人。村里有个白发老翁,心地善良,见百姓受苦,便独自进山寻药。 老翁在山中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一处悬崖边发现一种开着紫色花朵的野草。他尝了尝,发现根部苦涩异常,便采回来煎汤给村民服用。没想到这药效果奇佳,很快就治好了大家…
    8/12/2025 4:59:08 PM 查看详情
  • 2
    点击
    68
    从前,一个叫郑江仙的女孩,在中国第一个人神恋故事发生地黄天台白鹤镇的旷陌里,种下第一棵象征爱与坚强的“牛奶荡”,从此开始了的天台山的传奇,经守候多年,她终于培育出了与龙树根齐名的覆盆子。 覆盆子不仅养生保健功效神奇,其名字来源同样充满传奇, 趣味无穷。覆…
    8/12/2025 4:58:23 PM 查看详情
  • 3
    点击
    51
    女贞是一种树。其树木姿容秉性可以用《本草纲目》中的一句话以蔽之:“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传说是古代鲁国一位女子的名字。因其“负霜葱翠,振柯凌风,而贞女慕其名,或树之于云堂,或植之于阶庭”,故名。中国明朝浙江都司徐司马,下令杭州城居民…
    8/12/2025 4:48:49 PM 查看详情
  • 4
    点击
    85
    传说王不留行这种药是药王邳彤发现的,经试验,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的作用,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邳彤想起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他家乡的事。 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
    8/12/2025 4:46:24 PM 查看详情
  • 5
    点击
    40
    唐朝时,终南山脚下有个药农名叫杜仲,他自幼随父采药,深谙草木之性,却因常年攀岩涉水,腰腿落下了顽疾,每逢阴雨便酸痛难忍,连弯腰拾柴都困难。一日,他忍着剧痛进山寻药,行至一处悬崖时,忽见一只老猿蹲坐在岩缝间,正啃食一株树皮斑驳的老树。那老猿须发皆白,却行…
    8/8/2025 2:17:30 PM 查看详情
  • 6
    点击
    46
    唐朝时,四川青城山下有个樵夫叫何田儿,自幼体弱多病,年过五十仍驼背白发,孤身一人,被村民唤作“何白翁”。 一日,他进山砍柴时体力不支晕倒在溪边,恍惚间梦见两位白发老者对坐弈棋,其中一人指着溪边一株紫藤道:“此物名‘交藤’,吸千年古树之精气,食其根可返老…
    8/8/2025 2:16:58 PM 查看详情
  • 7
    点击
    53
    话说赵匡胤大权在握,终日饮酒作乐,以致酒色伤身。经不少御医诊治,总是难以治愈。一日,徐长卿看见宋太祖脸色异常,手顶胃区,甚感痛苦,忙前去探问。一问才知道皇上酗酒伤胃,老胃痛病又复发了。徐长卿从小学过医道,略懂一些中医药知识。于是,去野外采集一味草药,煎…
    8/8/2025 2:16:21 PM 查看详情
  • 8
    点击
    74
    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
    8/8/2025 2:09:05 PM 查看详情
  • 9
    点击
    51
    壁虎,中药名。为壁虎科动物无疣壁虎或无蹼壁虎或多痣壁虎的全体。分布于我国东南一带,无蹼壁虎产于东北与华北。具有祛风,活络,散结之功效。常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食管癌,肺癌,原发性肝癌,肠癌等。 ——性味归经味咸,性寒。归肾、肝经…
    8/7/2025 3:12:48 PM 查看详情
  • 10
    点击
    65
    蟾蜍,中药材名,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性味归经辛…
    8/7/2025 3:10:45 PM 查看详情
  • 11
    点击
    76
    全蝎,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性味辛,平。 ——归经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主治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
    8/7/2025 3:09:08 PM 查看详情
  • 12
    点击
    66
    蜈蚣,中药名。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 ——生理特性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
    8/7/2025 3:08:10 PM 查看详情
  • 13
    点击
    135
    血余炭,中药名。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主治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 ——相关配伍…
    8/6/2025 3:46:54 PM 查看详情
  • 14
    点击
    138
    夜明砂,中药名。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大耳蝠、华南大棕蝠、蹄蝠科动物大马蹄蝠及菊头蝠科动物马铁菊头蝠等的粪便。蝙蝠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大管鼻蝠分布于吉林、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普通伏翼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8/6/2025 3:45:12 PM 查看详情
  • 15
    点击
    173
    (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使用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禁止自己购买使用)人中白,中药名。为人科健康人尿自然沉淀的固体物。遍及全国。具有清热降火,止血化瘀之功效。常用于肺痿劳热,吐血,衄血,喉痹,牙疳,口舌生疮,诸湿溃烂,烫火伤。 ——入药部位健康人尿自然…
    8/1/2025 11:22:31 AM 查看详情
1234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