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概述】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或有低热、头痛,常易合并细菌感染。祖国医学称之为“伤风”。
由感受风邪所致的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发于春季,其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中医称“时行感冒”,是感受时邪而得。
【症状】
病邪有兼夹,病情有轻重。根据临床表现,凡外感以风邪为主的,称为伤风,症见头痛、鼻塞、流涕、怕风、其证较轻;夹寒邪的为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稀白、脉浮紧,舌苔薄白而润为主,夹热邪的为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头胀、咽喉肿痛、微渴欲饮、咳嗽、痰黄稠、汗出而不畅、脉浮数、舌苔薄黄为主;若兼夹时疫之邪,且发病急,病情比风热感冒严重,并有传染性,易引起暴发或大流行,故称为流行性感冒,即古称时行感冒。
-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r>第1天 | 肺俞 | 47-52 | 50 | 双穴 |
阳陵泉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大椎 | 47-52 | 50 | 单穴 |
合谷 | 45-48 | 40 | 双穴 | |
天突 | 45-48 | 4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风府 | 45-48 | 40 | 单穴 |
悬钟 | 45-48 | 4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1)以上穴位循环灸;
(2)小孩只灸身柱、神阙。
【按语】
感冒因其常见而又往往可自愈,故许多人不予重视,总喜欢扛一扛,实在不行了才去就医。其实,感冒的治疗并非小事。临床上常见五脏六腑的许多病证多由感冒而诱发,而各种慢性病多因感冒而致使病情反复、加重。艾灸治感冒效果好。但要越早灸效果越好,若初觉身体不适便施灸,往往一灸便愈。如感冒兼便秘,单灸感冒而大便不下,症状会有反复,所以应在灸感冒穴后随即加灸左大横、承山各30~40分钟以通便。
【案例】
孙X X,女性,34岁。
病史及症状:10天前患流感,发热,经药物治疗未效。现体温39℃,头痛、身痛、腹痛、咽不利,纳呆,大便7日未下,小便黄,面赤,倦怠欲卧。
调理:用隔物灸仪施灸。当天晚上先灸风门、阳陵泉各50分钟,神阙60分钟。然后灸左大横、承山各40分钟。灸后汗出安睡,次日大便下,体温已正常,痊愈。
主穴:合谷、曲池、外关
1.风寒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轻,恶寒重,鼻塞声重,流清涕,头疼身痛,四肢酸楚,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风池、风门、列缺
2.风热感冒
[诊断要点]发热重,微恶寒,头胀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苔薄微黄,脉浮数。
【处方】风池、大椎、尺泽
3.暑湿感冒
【诊断要点】见于夏季,恶寒发热或身热不扬,头昏头重,鼻寒流浊涕,胸闷泛恶,食欲减退,腹泻;苔黄腻,脉濡数。
【处方】足三里、中院
1、治疗感冒病人出现发热重、恶寒轻、流鼻涕、咽干口喝等症状,属风热感冒,可用薄荷粥治疗。
方法是:鲜薄荷15克切碎,加100毫升水捣烂,用纱布绞取汁液。粳米50克,置锅中,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入薄荷汁及白糖适量,再煮沸。调匀食用。每日2次,每次1碗。病愈即止。
2、绿豆15克,生姜3片,葱白1根,萝卜片30克,大枣4个。加水适量,煮至绿豆开花熟透,趁热服发汗,治愈为止。此方适用于风寒感冒。
3、净麻黄4.5,光杏仁9克,生石膏(先煎)24克,炙甘草3克,党参、熟附子、炙苏子各9克,开金锁、鱼腥草各30克,,防已12克,泽膝18克。水煎服。此方主治慢性气管炎继发感冒。
4、葱白2根,红糖30克,生姜15克。将葱白、生姜切小块,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再放入红糖,趁热饮服后上床盖被取汗。每日2次,病愈为止。此方对于风寒感冒轻症和老年体虚者,一般服药后得汗即愈,少数需服3-4次。
5、葛根12克,苏子、杏仁、芍药、川芎各3克,干姜、甘草各2克。加水煎煮2次,将药汁混匀,每日3次饮服。此方对流行性感冒初期疗效较好。
6、紫苏叶、生姜各30克,红糖15克。前2者洗净切碎,装入杯中,加入200-300毫升沸水,加盖浸泡10-15分钟后再放入红糖拌匀,趁热饮服。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烧伴恶心呕吐及哮喘者,并治鱼虾中毒有上述症状者。
7、绿豆50克,冰糖15克,青茶叶30克。将绿豆捣碎,加入冰糖、青茶叶,冲入沸水,浸泡15分钟后取汤代茶饮。此方对感冒的预防、治疗都有功效。
8、家庭普通食用醋一份,兑上两份凉开水,装入洁净的瓶中备用。在感冒初起时,用卫生棉球蘸醋点入两全鼻孔,在鼻孔内捻转或用鼻吸即可。(此时可能出现几个连续的喷嚏)
9、感冒当天取十滴水1瓶,开水冲服,促使全身微出汗,第二天服补中益气丸1-2丸(每次服1丸)。(尤宜老年人,对流感作用不大)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发热怕冷,恶风,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色,身痛无汗,苔薄白滑,脉浮紧有力。宜选用散寒祛风解表法进行治疗。
食疗方:
1.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加水500毫升,煮沸加红糖20克,趁热1次服下,盖被取微汗。
2.连须葱白30夜,淡豆豉10克,生姜3片,加水500毫升,煎成后再加黄酒30毫升煎煮,服后盖被取微汗。
3.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放入砂锅或搪瓷杯,加水500毫升煮沸,加入红糖20克,趁热服,每日2次。
4.大葱白3段,姜片5片,胡桃5个取肉,绿茶叶1小撮,绿豆30克,水煎服。每日服2次。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发热,怕风,咽干或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浓涕,出汗,苔薄黄舌尖红,脉浮数。治疗宜祛风清热解表。
食疗方:
1.桑叶、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混合后用滚水冲泡,代茶频饮。
2.白萝卜250克切片,加水3茶杯,煎成2茶杯,加适量白糖,趁热喝1杯,半小时后,温热再喝1杯。
3.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1次;
再加水煎熬1次;将2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每日3次或随时饮用。
4.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白糖,温服,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