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灸方案
- 针灸方案
- 中药方案
- 食疗方案
- 动静功法
- 相关文章
【艾灸取穴】
灸序 | 穴位名 | 参考温度(℃) | 参考时间(分钟) | 备注 |
---|---|---|---|---|
第1天 | 中脘 | 48-54 | 50-70 | 单穴 |
足三里 | 45-52 | 50-60 | 双穴 | |
三阴交 | 42-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2天 | 膈俞 | 47-53 | 50 | 双穴 |
血海 | 42-48 | 40-50 | 双穴 | |
中极 | 48-54 | 50-70 | 单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3天 | 肾俞 | 47-53 | 50-70 | 双穴 |
关元 | 48-54 | 50-70 | 单穴 | |
复溜 | 42-48 | 40-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
第4天 | 期门 | 45-50 | 50 | 双穴 |
太冲 | 45-48 | 50 | 双穴 | |
神阙 | 48-55 | 50-70 | 单穴 |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
【按语】
产妇生产以后不宜过食,过食最容易导致产后腹痛,应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品。
【案例】
刘某,女,26岁。
主诉:产后3天,小腹隐隐作痛,恶露量少,色淡无肿块,乳汁稀少,头晕耳鸣,食少纳呆,口淡不渴,小便正常,大便干。
刻诊:见面色苍白,唇爪少华,神疲倦怠,言语无力,两乳房柔软无胀感,腹软喜按,舌淡苔薄白,脉虚细。诊断为产后血虚腹痛。
治法:补益气血,调理冲任。取穴:足三里、三阴交、膈俞、合谷(均双侧)、关元、气海。灸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膈俞用隔物灸仪,各灸50分钟。气海用艾条悬灸30分钟。经治疗1次后,患者面色红润,始见笑容,腹部温暖,舒适,小腹疼痛消失。随访2个月,无复发。
【体针】
[血虚腹痛]
症状:小腹隐痛,腹软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耳鸣,大便燥结,舌苔淡薄,质淡红,脉虚细。
治则:补血益气,调理冲任。
取穴:关元、气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方义:关元、气海属任脉,通于三阴,配血会膈俞,有补养气血,调理冲任的作用;三阴交、足三里可调补脾胃,以益生化之源。如头晕加百会、四神聪,镇静开窍;大便燥结加照海,支沟。清热理肠以通便。
治法:针刺用补法,留针20~ 30分钟,痛甚用灸法,每次灸5 ~ 10分钟。
[寒凝腹痛]
症状: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稍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淡,苔白滑,脉沉紧。
治则:助阳散寒,温通胞脉。
取穴:关元、气海、肾俞、三阴交。
方义:灸关元、肾俞可助阳散寒,针气海、三阴交可调气活血,四穴相配有温通胞脉之功。如出现四肢厥冷重灸神阙、三阴交,以温阳救逆;腹痛剧烈加命门、次黪,以温阳调经。
治法:针灸并用。针用泻法,痛甚可留针1 ~ 2小时。关元、神阙可重灸。
[血瘀腹痛]
症状:小腹胀痛,痛连胸胁,或小腹可摸到硬块,恶露量少,涩滞不畅,其色紫黯夹有瘀块,舌质微紫,脉弦涩。
治则:行气化瘀,通络止痛。
取穴:中极、归来、膈俞、血海、太冲。
方义:中极、归来功能行气化瘀,太冲为肝经原穴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膈俞、血海活血通滞,四穴相合,可行气化瘀,通络止痛。如胸胁胀痛加期门、膻中,以平肝理气;恶露不下加气海、阴交,以行气调经。
治法:针刺用泻法,或灸。疼痛剧烈可留针1~ 2小时,甚至24小时。
【耳针】
[取穴] 子宫、肝、肾、神门、屏间、下脚端、下屏尖。
[治法] 剌法强刺激;每日1次,留针15~ 20分钟,亦可用耳穴埋针。
【血虚产后腹痛】
[治则] 养血补气止痛。
[方药] 肠宁汤加减。
[处方] 当归、熟地、党参、山药、续断、白芍、阿胶、苁蓉。
【寒凝产后腹痛】
[治则] 温经散寒止痛。
[方药] 香艾芎归饮或汤经汤。
[处方]
1方:香附15克,焦艾叶15克,玄胡15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
2方:党参、川牛膝、当归、川芎、白芍、桂心、莪术、丹皮、甘草。
【血淤产后腹痛】
[治则] 活血化淤止痛。
[方药] 生化汤合失笑散。
[处方] 当归15克,川芎10克,炮姜6克,炙甘草10克,玄胡15克,五灵脂10克,炒蒲黄10克,益母草30克,山楂30克。
【乌鸡参汤 】
[食材] 乌鸡1只,血参根30g,田七10g、生姜、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先将血参根和田七放入水中清洗,洗好之后,将其用纱布裹起来,之后用干净的线将其封口,之后将乌鸡宰杀,去除毛发和内脏,用清水将血水冲洗,再将其斩成块备用。然后将砂锅洗好,再将乌鸡和装着中药材的纱布袋放入锅里面,之后倒入适量的清水淹没材料,再用大火烧开。在等待汤汁烧开的过程中,将生姜处理好切成丝备用,等到汤水烧开之后,将姜丝和食盐一同放入砂锅中,用小火炖煮一个小时左右。最后,等到乌鸡肉熟透之后,下少量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 田七和血参根具有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再与滋补的乌鸡同炖喝汤食用,有助改善女人因为血瘀所致的产后腹痛。有肾病的产妇要少食,避免加重肾脏的负担。
【鸡血藤川穹鸡汤】
[食材] 鸡血藤和川穹各20g,200g的鸡肉(鸡腿肉最佳)、20g的生姜,食盐适量。
[做法] 先将生姜洗好切片备用,再将鸡血藤和川穹用清水洗干净备用。 之后将洗好锅,将鸡血藤和川穹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直至汤汁熬出后,取汁备用。在等待药汁熬煮的过程中,可以将鸡肉洗好,切成片备用,再将其放入开水中氽烫,差不多60秒后将其捞出来放碗中备用。所需材料准备就绪之后,将它们全部放入砂锅里面,之后用大火烧开,再转成小火炖煮约60分钟。最后将熬好的药汁倒入锅中,一起炖煮直至煮沸一两次就可以加盐起锅了。
[功效] 鸡血藤和川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搭配鸡肉炖汤食用,有助改善因为气滞血瘀所造成的产后腹痛问题。
【当归生姜羊肉汤 】
[食材] 当归5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食盐、酱油、大蒜各适量。
[做法] 先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氽去血水,捞出晾凉。 将当归、生姜用水洗净,顺切成大片。 取砂锅放放适量清水,将羊肉、当归、生姜放入,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即可食用。
[功效] 此汤是治疗产后腹痛的代表方,当归可补虚劳、化瘀血,生姜、羊肉可暖胞宫、散寒凝,可以很好的治疗产后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