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冯泉福,号雨田,北京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9年。其祖、父二代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冯氏幼承家学,20岁时随父学习捏积,为冯氏捏积术的传人。1959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顾问及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顾问,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等。
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肾纳元阴与元阳。督脉畅,阴阳调,则脏腑安,小儿不病。冯泉福的督脉肾俞思想,具体体现在独特的捏积手法中。他的捏积手法综合了按摩的推、捏、拿、按四种手法,即在推的过程中进行捏与拿,然后按肾俞穴。推,即用两手之食指抵于皮肤之上,稍着力于皮…
查看更多
捏积疗法是古代的一种民间疗法,也是中医独特疗法之一。冯泉福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套手法简便、疗效比较显著的捏积手法,通过“捏拿”患儿背部皮肉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主要治疗小儿“疳积”。他将小儿积证分为乳积、食积、痞积…
冯泉福,号雨田,北京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9年。其祖、父二代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冯氏幼承家学,20岁时随父学习捏积,为冯氏捏积术的传人。1959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顾问及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顾问,北京中医药研…
张慕岐
张慕岐,男,汉族 ,上海市嘉定县娄塘镇人。出身于清末秀才家庭。原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曾拜苏州名医胡一阉门下,擅长伤寒、湿温及女科,悬壶上海吴淞。在中医文献研究馆任职时,任中医文献丛刊主编,先后出版《癃闭专辑》 、 《哮喘专辑》 、 《肿胀专辑》 、 《…
徐右丞
徐右丞,名树弼,湖南省长沙人。北京中医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医学会顾问、文史馆馆员。其弟子于道济、谢海洲等,均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徐氏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刻苦钻研歧黄,精通医术。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并被聘为大元帅府医药顾问。民国初期来京,经政…
施启谟
施启谟,字赞堂,福建仙游鲤城镇柳坑街人。早年就读于仙游县格致学堂,后随其父经营“福安药铺”,临床诊病,常以验方治疗疑难重症见奇效。施启谟边学习陈修园医书边实践。进而研读《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王清任
王清任,清代具有革新精神的医家。字勋臣。直隶玉田(今河北玉田)鸦鸿桥人。出身武庠生,捐资得千总衔。精于医术,嘉庆、道光年间,名噪京师。他强调医学要了解人体脏腑,否则“本源一错,万虑皆失”。主张著书立说必亲临其症,反对脱离实际和徒具虚名。他发现古书记述的脏…
张家礼
张家礼,男,1941年生,四川省万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留校任教。 1976~1977年参加全国中医研究班学习,受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王文鼎、方药中的教诲,继又在全国知名《金匮》学家彭履样、李克光、王廷富的指导下,从事《金匮》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郭春霖
郭生白,名春霖,字润物,号生白。一九二七年农历三月初三生,出身中医世家,为第四代传人。四世祖承,六岁学医,四十岁著《伤寒论六经求真》,七十岁作《阴阳五行新解》,七十九岁著《本能论》。打成右派20多年,《伤寒六经求真》,右派期间,卫生部长崔月犁题写书名、签…
刘辅庭
刘辅庭,名沛卿,号爱生,男,江苏省沛县人,生于1884年,卒于1938年。幼时随父习医,25岁时挂牌行医,声名大噪。其父子英以医为业,青年时来到北京,看病之余教子习医,将《医宗金鉴 》中之歌诀删繁就简,并增添各家经验,改变为内容丰富而又实用的医书,名《重磨金鉴》…
许叔微
许叔微,字知可,宋真州(今江苏仪征市)白沙人,南宋医学家。曾为翰林学士,成年后发愤钻研医学,活人甚众。所著《普济本事方》又名《类证普济本事方》,书中共收录方剂三百余首,按病种分为二十五门。该书是许氏数十年医疗经验的结晶,采方简要,理论清晰,有较高的实用…
施杞
施杞,男,汉族,江苏省东台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3年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主编《病案学全书》、《实用中国养生全书》、《上海历代名…
何廉臣
何廉臣,男,出身于世医家庭,先后任中国医学会副会长,绍兴医学会会长,神州医学总会外埠评议员、评议长。1908年6月,何廉臣与绍兴医界同仁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任副主编。1929年,何廉臣去世,终年68岁。何廉臣一生著作甚丰,先后编辑出版《医药丛书》《国医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