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冯泉福,号雨田,北京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9年。其祖、父二代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冯氏幼承家学,20岁时随父学习捏积,为冯氏捏积术的传人。1959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顾问及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顾问,北京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等。
因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肾纳元阴与元阳。督脉畅,阴阳调,则脏腑安,小儿不病。冯泉福的督脉肾俞思想,具体体现在独特的捏积手法中。他的捏积手法综合了按摩的推、捏、拿、按四种手法,即在推的过程中进行捏与拿,然后按肾俞穴。推,即用两手之食指抵于皮肤之上,稍着力于皮…
查看更多
捏积疗法是古代的一种民间疗法,也是中医独特疗法之一。冯泉福根据几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套手法简便、疗效比较显著的捏积手法,通过“捏拿”患儿背部皮肉而达到治疗目的。其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主要治疗小儿“疳积”。他将小儿积证分为乳积、食积、痞积…
冯泉福,号雨田,北京人,生于1902年,卒于1989年。其祖、父二代皆业医,精通小儿捏积术。冯氏幼承家学,20岁时随父学习捏积,为冯氏捏积术的传人。1959年,调入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工作。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顾问及儿科专业委员会理事、顾问,北京中医药研…
陈苏生
陈苏生,男,汉族。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先生经常向祝师质疑问难,探求医学之真谛,后将所录笔记仿《内经》问难的体裁,辑成《伤寒质难》一书,首创“五段八纲”学说。
朱瑞群
朱瑞群,男,汉族,江苏吴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五十余年。朱瑞群教授乃沪上名医朱少坡先生之子,祖上四代行医,皆以内儿科擅长。曾任上海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曙光医院儿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兼秘书。现为上海中…
方伯屏
方伯屏,名金城,山东省掖县人,生于1891年,卒于1948年。幼年随姑丈流落京师。幼年随父母在家务农,因家道中落,贫困无奈,随姑丈流落京师,时值晚清末世。初在东四南同和饭店当徒工,后受到太医院医官赵云卿的垂青,特许为门弟子。期间,还得到淡镜人教导,尽得其传。后…
朱南孙
朱南孙,汉族,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通,妇科专家,中医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截至2017年11月,朱南孙已主编专著、发表论文50余部,其主要著作有《朱南孙妇科临床秘验》《朱小南妇科经验选…
任应秋
任应秋,男,北京中医学院,中医学家,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市江津区),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间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季平。当时廖季平已年逾七旬,甚喜其聪敏好学,故悉心指点,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
唐容川
唐容川,清代医学家,即唐宗海。经方家也同时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唐宗海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唐氏虽然也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
颜正华
颜正华,男,1920年出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主任医师,终身教授,是国医大师荣誉称号的获得者。颜老从14岁起开始学医,拜师于名师戴雨三,20岁时就可以独立悬壶应诊,到了27岁考上了县中医状元,对于岐黄之术颇为精通。他从事中医药工作已有70多年,执教也将近有60年,是…
金明渊
金明渊,男,1917年出生,汉族,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金明渊幼承家学,侍诊祖父金百川,父亲金养田。1935年卒业,并领到中医证书和开业执照,悬壶沪上。1951年在华东卫生部中医处任职,1954年后先后在华东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
阮士怡
阮士怡(1917年2月-2020年2月5日),男,河北省丰南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第二届国医大师。著有《中医内科》,197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长寿大典》,1991年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临床中医内…
王修善
王修善,字至宝,出生在临县王家坪村一个中医世家。7岁入学就读,品学兼优。少年时代,看到清廷腐败,污吏横行,弃儒学医,立志救死扶伤。他在父亲王嘉宾的耳提面命下,精读中医经典,博览历代名医巨著,悉心综合研究临床经验。他19岁代父出诊,临床10年,名震乡里,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