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敏所撰《串雅》,是历史上第一部有关民间走方医的专著,揭开了走方医的千古之秘。书中记录了走方医常用的治病手段,揭示了走方医所用的简便治法和药物炮制、作伪的内幕。这些内容不仅为研究走方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也为中医药学提供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
《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为了弥补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而作的本草学著作。本书不仅纠正了《本草纲目》一书中的部分内容,而且大量增加了新的药物,为我国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该书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在中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受海内外学者的重视。此外,本书还是我国第一部将刀创水(碘酒)、冲鼻水(嗅剂)等国外药物编进其中的古籍。
赵学敏的父亲晚年连得二子,长子赵学敏,次子赵学楷。赵父让赵学敏习儒,走科举的道路;让赵学楷学医,以济世人。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赵父专门聘请了当地的名儒来教导他们,并在养素园中收藏了大量的书籍,又专门开辟一块土地作为栽药圃,让兄弟俩终年吃住在园中,接受儒学和医学的教育。
赵学敏虽被指定为学儒,但他的兴趣却集中在医药方面。他博览群书,对各类医学书籍多有涉猎。闲暇时,便与学楷就以默写“针灸铜人图”作为游戏。乾隆二十一年,因长期的过度用眼,赵学敏患上了眼疾。后来,经过六个月的闭目养息,才算恢复正常。但是他的眼疾刚好,就凭借着自身的体会,写下了一本眼科专著《囊露集》。赵学敏对此书甚为得意,认为可以超过前人所有的眼科书。只可惜这本书最后没有流传下来。
赵学敏一方面不断广读前人医著,另一方面又注重吸收民间医药知识。民间医药向来不被人重视,那些走方医虽身有绝招,但却有些江湖气息,好像登不上大雅之堂。而赵学敏遵循“不悖于古,而利于今”的原则,搜集大量的民间秘方和验方,结合自己丰富的医药知识与实践经验,编著《串雅》,主要是对走方医理论进行系统总结,使其不致为庸俗所诋毁,这是中国医药史上第一部民间医学的专著。
此外,在当时《本草纲目》已经成为医家必学的教材,但是距离李时珍所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0多年,而医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赵学敏发现《本草纲目》已经有所不足,便决定将此书重新修订。在历经数十年的收集、走访后,结合自己多年的用药经验,编成了著名的《本草纲目拾遗》,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中医事业。
-
赵学敏串俗成雅惠苍生
古时候有许多走方医,“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治好了许多人的疾病,但也有一些走方医打着治病的旗号招摇蒙骗,因此走方医的社会地位较低。走方医虽然在民间长期大量存在,但一直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及著作,这种情况直到清朝中期才有了改变。改变这种现状的人是…
-
清代名医赵学敏与他的两部巨著
赵学敏 ,字恕轩,号依吉,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赵学敏一生博览群书,对天文、理发、术数、医药等各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猎,他还写过许多的医药书籍,如今仅存的只有《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两本,这两本著作都对后世产生了许多的影响。…
-
赵学敏—少年玩命学习,终成名医
在中国几千年的医学史上,有名的中医数不胜数,他们在中医的各个专门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很难找到一位在中医各个领域成就都非常高的医者,除了清代的赵学敏。他对医药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的研究非常深,成就也非常全面,是一个在中医上集大成的大师。 赵学敏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