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何世仁,清医家,字元长,晚年迁居青浦福泉山重固镇,因号福泉山人,为江南何氏医学世系第十九代医。
初嗜书画篆刻,后承家学业医,精望、闻术,善治伤寒。著有《伤寒类辨》、《重固三何医案》、《治医要言》、《福泉山房医案》、《何元长先生医案》等。子其伟,字书田,为当时吴下名医,曾受林则徐托研制十八味戒烟方,并著有《救迷良方》,有十六种刊本,盛行于江、浙、湘、鄂、粤、桂等地。
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下)
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
叶天士曹仁伯何元长医案
薛伯寿
薛伯寿,1936年8月生,汉族,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中医临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薛伯寿精于内妇儿科,尤其擅治热病。据2023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网站显示,薛伯寿已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编著有《蒲辅周医案》《蒲…
宗维新
宗维新,字锡文,山东省历城县人。18岁随父宗世明学医,不久便名扬乡里。1963年任卫生部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擅治外感时病、脾胃病、妇科月经病、不孕症及小儿外感病。晚年从事血液病研究,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肾阴亏损、迫血外溢、肾阴不足、脾肾阳虚等型进行辨治,…
张赞臣
张赞臣,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世操医业,家学渊博,幼承庭训,受其父伯熙公教诲,在医学方面奠定了基础。精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以外、喉科见长。创制“金灯山根汤”、“养阴利喉汤”、“前胡玉屏汤”及外用“喉科牛黄散”、“银硼嗽口液”…
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后退隐休儒,醉心于道学,愈发崇尚超然隐逸的生活。王冰年轻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好研《黄帝内经》,尤以对《素问》更有深研。自天宝九年(750)至宝应元年(…
朱良春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他主要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医学微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中国…
沈明宗
沈明宗,字目南,号秋湄,清代擕李(今浙江嘉兴人县)人。少攻举子业,旋即潜心禅宗,旁通及医典,为清初名医石楷之高弟。少失偶,不复娶,客游燕都,后至邗江(今属江苏),姻缘缔合,遂止禅心,专攻医术,颇有声名,抱病求治者踵接。暇则与其弟子专论医宗,凡20余年。精…
邹润安
邹润安,名澍,字润安,江苏武进人,清代医药学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於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他从事本草著述,编成《本经疏证》(内含《本经疏证》12卷、…
吴鞠通
吴鞠通(1758--1836),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享年79岁。他是一位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程莘农
程莘农,原名希伊,号莘农,江苏省淮安市人,中医、针灸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程莘农长期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
胡荫培
胡荫培,字少衡,河北省清苑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考入华北国医学院研究生班。1938年毕业后,师从京师名医施今墨先生学习中医内科。以家传针灸并施门弟子问世。有“毫发金针”之誉称,在当时针灸界与王乐亭齐名,享有“南王(乐亭)”、“北胡(荫培)”的盛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