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良方
倪海厦推荐药方
两性知识
性病知识
男性生殖
女性生殖
备孕知识
怀孕知识
产后护理
基础课程
针灸艾灸
推拿正骨
养生功法
其他课程
中医纪录片
古今医者
何世仁,清医家,字元长,晚年迁居青浦福泉山重固镇,因号福泉山人,为江南何氏医学世系第十九代医。
初嗜书画篆刻,后承家学业医,精望、闻术,善治伤寒。著有《伤寒类辨》、《重固三何医案》、《治医要言》、《福泉山房医案》、《何元长先生医案》等。子其伟,字书田,为当时吴下名医,曾受林则徐托研制十八味戒烟方,并著有《救迷良方》,有十六种刊本,盛行于江、浙、湘、鄂、粤、桂等地。
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下)
清代名医何元长医案(上)
叶天士曹仁伯何元长医案
张作舟
张作舟,原名希曾,男,1923年7月7日生,北京人。未及弱冠,拜京城外科名中医哈锐川门下,习学疮疡四载,为掌握中医丹膏及各种外用药炼熬调配的方法要略打下较深基础。与马连开大夫拜赵炳南老专家门下,主要担任继承总结赵老大夫临床经验的工作,共同编写了“赵炳南老大夫…
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相传为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燧人氏之子,相传其母华胥在雷泽踩了巨大的脚印而有孕,生伏羲于成纪,定都…
刘燕池
刘燕池,1937年生,河北定州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和职称主审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并参与全国统编五版和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编写工作,任协编和副…
宗维新
宗维新,字锡文,山东省历城县人。18岁随父宗世明学医,不久便名扬乡里。1963年任卫生部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擅治外感时病、脾胃病、妇科月经病、不孕症及小儿外感病。晚年从事血液病研究,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肾阴亏损、迫血外溢、肾阴不足、脾肾阳虚等型进行辨治,…
颜德馨
颜德馨,男,汉族,,江苏丹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上海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主任医师,中华中医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长春中医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他长期从事疑难病证的研究,学术上推…
肖进顺
肖进顺 男,1939年6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籍贯河北宣化,笔名:劲松。1985年,成都中医学院刊授大学。任中医主治医师,气功师。宣化县卫生工作者协会理事、中传委第五届全国委员、中国特效医术研究会首届国家级委员、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研究会传统国医咨询部顾问、中…
刘尚义
刘尚义,1942年12月生,汉族,贵州大方人,中共党员,中医内科临床与中医外伤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贵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刘尚义擅长治疗中医杂病、肾病、脾胃病、中医外伤疾患。截至2020年3月,刘尚义已撰写有“中国炼丹术史…
高学山
高学山,清代“绍派伤寒”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医术,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学颇多发明。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等书。
马培之
马培之,清代名医,字文植,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镇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他是现代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马万里的曾祖父。其祖上自明代马院判起即世代业医,培之自幼随其祖父名医马省三习医16年,尽得其学;后又博采王九峰、费伯雄等医…
林如高
林如高,福州人,生前曾任福建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和福建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中医学院骨伤顾问,福州市中医学会和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会长、院长。他曾替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和国家领导人王震、万里等人治愈骨伤,因此名噪…